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一起看圖文

令人不舒服,卻又無法移開目光──讀Pam Pam的《瘋人院之旅》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前陣子精神疾病很紅。或者說,精神疾病這回事,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引起一波不算是討論的討論。批評精神疾病患者和同情精神疾病患者的人各執一方,各自表述,無法真正了解對方在想什麼,更遑論同理對方。即使有較為持平的文章試圖理解精神疾病是怎麼一回事,談論如何去污名化、幫助患者及患者親友、支持醫護和社福人員、建立社會安全網讓大眾安心,也多半淹沒在各種謾罵叫囂或情感抒發中,鮮少見到理性的討論。然後過沒多久,這一切討論又有如啤酒泡沫人間蒸發,留待下一次再度浮現。

精神疾病這個議題太大,牽涉的層面太廣,人們對精神疾病的不了解和恐懼又太多,很少人能把這個議題談得犀利見骨又溫柔同理。不過,我們還是有許多勇敢、誠懇、從個人經驗、心理治療或社會支持層面出發的好作品。比如,談思覺失調的《當天使穿著黑衣出現》、談憂鬱症的《晚安,憂鬱:我在藍色風暴中》、談憂鬱/自殘/社交障礙的《我可以被擁抱嗎?因為太過寂寞而叫了蕾絲邊應召》《一人交換日記》、談繭居族的《滌這個不正常的人》、談邊緣人格的《愛你,想你,恨你:走進邊緣人格的世界》《親密的陌生人:給邊緣人格親友的實用指南》⋯⋯這些作品,讓我們能跨越藩籬,離那未知的迷霧更近一步。

當天使穿著黑衣出現

當天使穿著黑衣出現

晚安,憂鬱-我在藍色風暴中(增訂版)

晚安,憂鬱-我在藍色風暴中(增訂版)

我可以被擁抱嗎?因為太過寂寞而叫了蕾絲邊應召

我可以被擁抱嗎?因為太過寂寞而叫了蕾絲邊應召

一人交換日記(限)

一人交換日記(限)

滌這個不正常的人

滌這個不正常的人

愛你,想你,恨你:走進邊緣人格的世界

愛你,想你,恨你:走進邊緣人格的世界

親密的陌生人:給邊緣人格親友的實用指南

親密的陌生人:給邊緣人格親友的實用指南

Pam Pam的漫畫《瘋人院之旅》也是往前跨越的嘗試。書名叫《瘋人院之旅》而不是叫比較政治正確的《精神病院之旅》,似乎暗示了這本漫畫在面對這個議題時,直白、不美化、不掩飾的作風。雖然畫風樸實可愛(樸實可愛到我差點以為在醫院椅子上等待要進入精神病院的主角是去醫院陪產的),但整本書的基調是令人不安、不舒服的。我一直在想那種「不舒服」的感覺是什麼,來自哪裡?或許是,《瘋人院之旅》很真實又殘酷吧。它沒有像某些受歡迎的溫情言論,說精神疾病患者都很可憐、都是受害者、都有童年創傷,而是毫不留情地描繪了主角討人厭的一面(雖然《瘋人院之旅》最後也透露了主角的童年創傷)。

瘋人院之旅:整個世界就是你的精神病院 (電子書)

瘋人院之旅:整個世界就是你的精神病院 (電子書)

進入瘋人院的主角是個什麼樣的人?從某個角度來說,他就像刻板印象中的精神疾病患者,會有妄想和幻覺,對人有攻擊性,還崇拜希特勒。雖然深受被人歧視之苦,但主角也會歧視其他病患,覺得他們都有病。總而言之,不是一個討人喜歡、讓人可以同理的主角。如果在現實生活中遇到這樣的人,我八成也會覺得很討厭吧。

不過,討厭歸討厭,好像沒辦法完全痛恨他。因為他被這個世界傷害是真的,他的孤獨、絕望、不被了解的痛苦也是真的。雖然腦袋一團混亂,在虛實之間顛簸,他也會渴望愛,也有欲望,也有珍視的朋友(一隻小雞)。他可憐又可惡,令人害怕、厭惡又讓人不忍,讓人無法理解但又無法移開目光——就像十年前的我,以及我在強制入院那幾天在精神病院見到的人,或許,也像這個對「不一樣的人」不友善的世界。

《瘋人院之旅》的主角可憐又可惡,令人害怕、厭惡卻又不忍。(圖/《瘋人院之旅》內頁)


直視,甚至逼視令人討厭、無法理解甚至噁心的事物,也是一項重要的能力。如果我們看到自己不喜歡的事物就轉身離去,假裝它不存在,那麼對話與溝通就永遠不可能,我們也走不出同溫層。不過,直視令人討厭的東西是很困難的,這些東西之所以會令人討厭,部分原因也是它令人恐懼。

癌症好朋友

癌症好朋友

看了《瘋人院之旅》後,我對Pam Pam這個作者感興趣,於是去找了她上一本書《癌症好朋友》來看。雖然也是在講沉重的主題(罹癌的媽媽和披上「孝女床單」的女兒、不負責任的弟弟和爸爸之間愛恨糾葛的關係),但是《癌症好朋友》比《瘋人院之旅》容易進入多了,可以輕鬆愉快、笑中帶淚地看完。看完後,我有一個反思:是啊,為什麼癌症可以輕鬆看完,精神病卻不行呢?是不是,曾經深受精神疾病所苦的我,對精神疾病也有一些尚未破除的成見和迷思?是不是,我也認為糖尿病、心臟病、癌症是人畜無害的病,「得了不是患者的錯」,而精神疾病則是危險、「患者也要負責」的病,所以才會對《瘋人院之旅》的主角有反感呢?

或許,要破除這些成見和迷思,我們需要的是更多的書寫。家屬的、精神病患的、醫師的、護士的、社工的、法界人士的、社會大眾的⋯⋯各種不堪、尷尬、疲累、厭憎、同理、溫柔、包容,各種不知如何訴說(甚至不知是否能訴說)的感覺,都需要被說出來。這樣子,或許我們才能卸下禮貌或冷漠,真正誠實坦然地面對這個議題——就像做心理治療一樣。

說出來是需要勇氣的,我很高興《瘋人院之旅》有這樣的勇氣。

如果自己不喜歡就轉身離去,假裝它不存在,對話就永遠不可能。(圖/《瘋人院之旅》內頁)


《瘋人院之旅》還有一個我很欣賞的地方,就是作者有在裡面描繪「兒童的視角」。一直以來,在精神疾病的書寫中,兒童的視角和他們觀點、感覺(恐懼、擔心、不安)是被忽略的,寫給兒童看的精神疾病相關繪本/小說也不是那麼多(而且題材有侷限性,多半在談ADHD、亞斯伯格、自閉症,偶爾會談到憂鬱症、強迫症、自殘,但幾乎沒有談思覺失調、人格障礙等疾病)。彷彿,大人認為不必和兒童談精神疾病。但是,和兒童談這件事是多麼重要啊,他們可能會從新聞中聽到關於精神疾病的事,大人可能會在他們面前下評語,影響他們的價值觀,兒童之間也可能會罵彼此「神經病」,無意中就對精神疾病有了歧視,更不用說,兒童本身也可能會得精神疾病。

雖然《瘋人院之旅》目前還不太適合給我的小孩看(他們還太小了),不過等他們長大,或許可以看?或許,那時候Pam Pam會畫一本和精神疾病有關的兒童繪本?我真期待啊。


瘋人院之旅:整個世界就是你的精神病院

瘋人院之旅:整個世界就是你的精神病院



作者簡介

1982 年生,臺北人。多年來致力在華語界推廣波蘭文學,於2013 年獲得波蘭文化部頒發波蘭文化功勳獎章,是首位獲得此項殊榮的臺灣人。著有憤世媽媽》《我媽媽的寄生蟲》《易鄉人》《回家好難》《遜媽咪交換日記》《自己和不是自己的房間》譯有《鱷魚街》《給我的詩:辛波絲卡詩選1957–2012》《黑色的歌》《跳舞的熊》等。

OKAPI專訪:倖存者的自白──林蔚昀《我媽媽的寄生蟲》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談「台灣新電影」,一定要提到無限的「愛、勇氣、希望」?

    既然我們都愛新電影,那為何我聽到新電影40,就像聽到民歌50一樣,只覺得有完沒完?我後來才搞懂,我真正厭倦的,從來不是新電影,而是後來的我們,怎麼「老是這樣討論」新電影的那種舊方式。新電影還可以怎麼談、怎麼理解後產生新的嘗試與解讀?

    796 0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談「台灣新電影」,一定要提到無限的「愛、勇氣、希望」?

既然我們都愛新電影,那為何我聽到新電影40,就像聽到民歌50一樣,只覺得有完沒完?我後來才搞懂,我真正厭倦的,從來不是新電影,而是後來的我們,怎麼「老是這樣討論」新電影的那種舊方式。新電影還可以怎麼談、怎麼理解後產生新的嘗試與解讀?

79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