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這本書很有事
-
沒有冒險,就不會看見新的道路 ——全新文化媒體《VERSE》的誕生與展望
作者:張鐵志,黃銘彰 /2020-07-27 瀏覽次數(6183)
疫情期間,電影院、書店、美術館空空蕩蕩,展覽和演出停擺了,舞蹈和搖滾樂靜止了。這段期間,可能是我們這世代一生所遇過最灰暗的時光。 然而,黑暗的時局日漸褪去,創作者開始再次為這個...
-
我希望手工廠的阿姨們,是這個作品的一份子:BIOS monthly ╳ 劉克韋《野 yeah》設計解剖
作者:溫若涵 攝影:王晨熙 hellohenryboy /2019-12-31 瀏覽次數(4952)
都說做雜誌燒錢,每年還是有各種大小、主題、趣味的紙本刊物誕生。線上藝文平台 BIOS monthly 經營八年多後首次發行紙本《野 yeah》,承繼平台對新銳創作者的關注、也希望傳達屬於新世代觀點...
-
這本關於台北萬華的雜誌,拿下了2019年度最佳獨立雜誌!跟著來自柏林的《漫遊者》(Flaneur)漫遊康定路、萬大路
作者:郭光宇 /2019-12-27 瀏覽次數(13932)
2013年創刊的獨立雜誌《漫遊者》來自德國柏林,每期只聚焦於一條街,以零碎而游擊的觀點看地,看人,看世界。編輯團隊會到當地蹲點一段時間,一邊漫遊踏查,一邊尋覓當地的藝術家和作家當撰...
-
用更美的封面,說服作者放下堅持──《茉莉人生:我在伊朗長大》封面設計幕後
作者:莊靜君 /2019-10-02 瀏覽次數(5778)
在北京書展的一個餐會,認識了專門出版漫畫和圖畫書的英國出版社。我提到了最近愛米粒出版的《茉莉人生:我在伊朗長大》,然後把封面秀給他看。他說:「這封面太好看了,而且跟其他國家的封...
-
地方採集最難的是什麼?「找出令當地人也認同的平凡魅力。」——專訪《本地 The Place》桃園、台南、屏東、台東四地主編
作者:OKAPI閱讀生活誌 攝影:陳怡絜 /2019-06-06 瀏覽次數(12332)
剛落幕的2019年的臺灣文博會以《Culture On the Move》為題延伸不同展覽,展現台灣文化各面向魅力,其中「編輯地方」單元除了邀請不同策展人針對桃園、台南、屏東、台東四個城市,透過強調五...
-
【設計閱讀與閱讀設計|印製現場特別講座】從2D圖稿到3D書籍,那些你從未想過的印製眉角與意外
特別企劃:OKAPI閱讀生活誌 /2019-02-02 瀏覽次數(8376)
印刷裝幀的學問博大精深,沒有碰過的製作手法,再資深的設計師或是印務都可能遇上無法掌握的情況,一樣的設計需求,可能可以透過不同印製手法來達成,印務在現場是如何和設計師合作溝通,製...
-
【設計閱讀與閱讀設計|設計現場工作坊】從抽象到具象,靈感與素材碰撞的過程
特別企劃:OKAPI閱讀生活誌 攝影:陳怡絜 /2019-02-02 瀏覽次數(10980)
書籍設計師如何發想素材,如何尋找或創作素材?在與編輯、企劃或是印務討論的過程中,又會經歷哪些拉扯、妥協或是磨合?OKAPI編輯室特別整理了於2018年底舉辦的設計師工作坊對談菁華,請看參...
-
為什麼讀者需要《熱帶季風》?黃珮珊:「讓亞洲當代漫畫家用紀實漫畫說出屬於我們的故事。」
作者:黃珮珊 採訪整理:OKAPI閱讀生活誌 攝影:張志偉 /2018-11-15 瀏覽次數(7557)
2017年起,慢工出版社推出《熱帶季風》刊物,目前已出版第二期。每期包含三大單元──亞洲原創漫畫作品、國際漫畫作品介紹及轉載、創作者談紀實工作經驗,希望透過這個刊物,持續而穩定地為亞...
-
這張珍貴的照片,在空白處加印總比整個重印好──《人物風流:鄭問的世界與足跡》編輯幕後
作者:洪雅雯 /2018-07-24 瀏覽次數(12441)
2017年3月26日漫畫家鄭問過世,留給喜愛他的讀者們無限唏噓,大家開始追憶起跟鄭問的相遇,以及作品帶給他們的感動,涓滴勾勒出他極少為人知的一面,渴望理解鄭問、想知道他怎麼開始創作、如...
-
圖像小說的中文化過程原來是這樣!《歡樂之家/我和母親之間》的4個編輯細節魔鬼
編輯整理:OKAPI閱讀生活誌 /2018-02-22 瀏覽次數(11656)
歡樂之家/我和母親之間:圖像小說X同志文學跨界經典,「悲喜交家」完整典藏套書(二冊) 近日接連有許多精美的圖像劇情著作推出了中文版,讓更多讀者能夠感受不同畫面表現和敘事帶來的閱讀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