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今天的餐桌上有什麼?

【日常的講究】煮一鍋白粥

  • 字級


雨天吃粥,感覺天經地義,鍋裡或窗外都是一片水汪汪。

不算夏季午后陣雨的話,最近雨天不多,大概就是不久前颱風那天,下了半天多,向來喜歡在雨天吃粥的我,趕緊把握機會拿出黑色小土鍋,洗米煮粥。

兩人家庭煮白飯常常一次吃不完,我會分裝成小份冷凍,臨時煮粥非常方便,只要將冷凍的白飯放入鍋中,加水慢熬就成,比較省時。但時間充裕的時候,我還是喜歡從生米煮起。

洗好的米放進土鍋裡,倒入大量的清水,因為是生米,水一定要足,讓米粒有足夠的空間慢慢開花。一開始點中火,不用蓋,待水滾後轉小火,以木匙攪拌,這時候米粒最容易黏鍋底,所以一定要翻拌。翻拌後將火轉得越小越好,放上蓋子但不蓋緊,中間留一道縫隙讓水氣散出。

土鍋其實是非常容易噗鍋的鍋種,雖然蓋上有孔,但要是蓋子緊閉,水氣一時無路可出,一定會從蓋緣鍋邊冒出,所以千萬要小心。就算留了一道縫,也要隨時察看,注意火與鍋內狀況,再加上粥本來就容易沾黏,攪拌時,將鍋底快要黏住的米粒翻起是不能少的動作。放個音樂吧,最好是悠長慵懶的爵士樂,聽著音樂一邊顧著爐上的粥,挺好。

生米煮起,加大量的水。

煮滾後轉小火,鍋蓋要留一道縫。


說到顧爐火這事,在所有烹飪廚事中,大家最不喜歡的步驟好像是顧爐火。守著一鍋小火,時不時的攪拌防沾底,要是哪道菜標榜非得這樣做不可,那大家一定敬而遠之,因為太麻煩太費時。所以各種現代廚具不論烤箱、壓力鍋、控溫IH鍋,無一不強調「把食材放入後就可以不管它,去忙其他的事」「時間到了,菜就煮好了」,為大家排除所有烹飪中不確定、不安的成份與程序,化繁為簡,但某種程度上也排除了料理真正的樂趣。

雖然我自己的食譜書中,也為讀者簡化程序,想辦法不必長時間待在廚房,但若問我真正的想法,我實在很喜歡顧爐火,甚至覺得那是做菜裡最療癒最能讓心情平靜的一件事。望著爐上先是大火,接著開始冒煙,隨著白煙,鍋中湯水漸漸起泡、沸騰,一邊小心攪拌一邊轉小火,耐心地撈去浮泡,蓋上鍋蓋,將火轉到最小,但還是不能走遠,得隨時看著,偶爾攪拌。

這整個過程,雖然花時間,但由於不能走開,只能心無旁騖對付這鍋粥,專心拿著木杓攪拌,此刻不論你心裡有什麼事,都在緩慢的攪拌與燉煮過程中煮去,煩躁也靜了下來,一切化整為零回歸眼前這鍋粥。

所以我喜歡顧爐火,看似沒有在思考的大腦,其實正透過單一純粹的手部活動,重新理了理思路,心中無法歸位的疙瘩也順了。

粥煮到米粒軟化、膨脹的狀態時,我會加一點點鹽,非常少,不算是為了調味,因為實際上吃不大出來鹹味,但是它能讓白粥的甘甜更明顯、更有滋味。有時候粥裡的水份已蒸發大半,但米粒還沒到達我想要程度時,我會補一點水繼續煮,煮到滿意為止。粥當然是可稠可稀,因人而異,我偏好稠一點,有時甚至煮到用筷子都能夾得起來的程度,但這反正就是個人喜好,沒有絕對。

不時以木匙攪拌。

煮到想要的稠度。

煮到米粒略透明,加一點鹽。


我喜歡白粥,只用水與米煮成,除了一指尖的鹽,不加任何配料,不需多餘調味,滋味純淨,白粥的香氣濃,打開鍋蓋的瞬間,有時甚至比白米飯更香更迷人。所以對我來說,白粥與有加配料的鹹粥其實是完全不同的東西,鹹粥當然也愛,只是真的不能相提並論。

白粥可以單吃,也可以配菜。

許多人可能覺得單吃白粥一定淡而無味,其實並不然。我有時會在不太餓的工作日中午,煮一小鍋白粥吃。第一碗刻意什麼也不配,直接單吃,感受純粹的米水香。現代飲食多元而複雜,不論是什麼菜色,幾乎都加了各式調味,平日口味吃得越華麗,反而更顯得這樣一碗白粥的珍貴。第一口淨化味蕾,第二口後就滿是甜了。

第一碗下肚,第二碗起才配菜。想要很簡單的時候,就舀一勺自家製的海苔醬,加上一顆飽滿圓潤的溫泉蛋。溫泉蛋的蛋黃是流動的,盛好粥,先放一匙海苔醬,再將溫泉蛋整顆連同醬汁一起堆在白粥上方。輕輕劃開蛋黃,汁液汩汩,以湯匙舀著粥、海苔醬與蛋三位一體一同入口,濃稠的蛋黃、濃稠的海苔醬、濃稠的粥,濃稠的風味。

有時候也會特別為白粥準備配菜,除了冰箱裡常備的醬菜、梅干、豆腐乳外,燙青菜、各種蛋料理、煮豆腐都適合,再更豐富一點甚至燉菜滷肉烤魚都能上場。配白粥的菜與配白飯同樣概念,要有淡有鹹,重口味的如梅干與腐乳,不用多,一小碟即可,提味用;但青菜豆腐肉類則是補足單吃白粥不夠的食物營養與份量,所以常是一大盤。

把溫泉蛋與海苔醬直接鋪在粥上。

白粥與簡單的小菜。


大家都說吃粥容易餓,或是吃不飽,因為湯湯水水。但我總覺得那是因為配菜不夠,一般常用花生米、鹹蛋、肉鬆、醬菜、麵筋這類小菜來配粥,說起來份量真的不足,營養也不均衡。其實粥吃了兩、三碗,也差不多有白米飯接近一碗的份量了,所以問題並不在粥而是菜吧。如果擔心吃不飽,不如就多備點配菜,只要別讓菜搶了粥的鋒芒,千萬記得,第一碗粥,先吃原味,你會得到無盡的甘美。

寫到這裡,我爐上的粥煮滾了,得去顧爐火了。



• 粥之友──昆布金針菇佃煮 •



各種佃煮類的食物都很適合配粥,口味略重,一點點就能吃一大口粥,所以我常會煮一、兩樣放在冰箱,少一樣小菜時就拿出來裝盤,非常便利。

以金針菇做的小菜在我的兩本書中都有出現,《家酒場》中是加了日式梅干,《小聚會》是加了明太子,這兩款都很適合配粥,這裡再介紹一樣更簡單的昆布金針菇佃煮,零技術需求,大家務必試試。

【材料】

  1. 金針菇 一包
  2. 昆布 5x8公分一片
  3. 清水 100ml
  4. 醬油 20ml
  5. 味醂 20ml
  6. 高湯醬油 10ml

 【做法】

  1. 將金針菇底部切掉,切成適口小段;昆布剪成細絲。
  2. 在小鍋中放入金針菇、昆布絲與所有醬油,先開中大火,煮滾後轉小小火,煮到差不多收汁即可熄火。
  3. 放涼,裝入密封盒或罐子裡冷藏,可保存一星期。

金針菇與所有醬料、昆布絲一起下鍋。

煮滾轉小火,煮到收汁即可。

昆布金針菇佃煮成品。

 

 


\\ 看更多比才日常的講究 //
↓↓點擊追蹤比才,更新不漏接(須登入)↓!

作者簡介

比家的日式餐桌主人,本業是出版社編輯,副業是業餘料理人。愛吃愛煮,愛讀與吃有關的書,愛看與吃有關的節目,愛蒐集古老食器餐具,熱愛研究食譜與飲食文化歷史的書籍,旅行的目的也是為了吃到更多美好的食物,或與特別的食材相遇。著有:家.酒場:67道下酒菜,在家舒服喝一杯(或很多杯)小聚會:68道宴客菜,與朋友在家輕鬆喝很多杯(一杯怎麼夠)

比家的日式餐桌(西式的也有啦):www.facebook.com/bizetstable

OKAPI專訪:夜深了好想來一杯?兩道菜讓你隨時開啟「家‧酒場」模式——比家的日式餐桌(西式的也有啦)的溏心蛋與醬燒牡蠣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你有多久沒說母語了?莫讓母語成為「第三外語」

    你的母語是什麼?在臺灣,以華語為主要溝通語言的環境再配合長年英文作為競爭指標的風氣下,人們若還對語言學習有興趣,多半會考慮影視大夯的日韓文或浪漫的歐洲語系,那何時才會理所當然地談起母語呢?難道母語得排到「第三外語」?甚或更後?來看如何找回母語力

    2687 1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你有多久沒說母語了?莫讓母語成為「第三外語」

你的母語是什麼?在臺灣,以華語為主要溝通語言的環境再配合長年英文作為競爭指標的風氣下,人們若還對語言學習有興趣,多半會考慮影視大夯的日韓文或浪漫的歐洲語系,那何時才會理所當然地談起母語呢?難道母語得排到「第三外語」?甚或更後?來看如何找回母語力

268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