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今天的餐桌上有什麼?
-
【小令專欄|喝茶與讀書】14.原葉茶就像手沖相片——讀《小廖與阿美的沖印歲月,還有攝影家三叔公》
作者:小令 /2025-07-11 瀏覽次數(985)
原葉茶或手沖相片,都值得細細品味;茶包或數位相片,則像是迅速體驗大致的感受。然而,新增的原葉茶包選項,則像是把數位檔掃描後,列印成實體照片;提醒自己,隨時可以慢下來,喝杯好茶緩...
-
【日常的講究】一杯黃澄澄的誘惑──自家釀義大利檸檬酒
作者:比才 /2025-07-09 瀏覽次數(4007)
台北市一家我很喜歡的義大利餐廳,除了餐點美味氣氛自在外,餐後常常會請客人喝自家釀的檸檬酒,通常到了深夜還坐在店裡沒離開的人,都會得到一杯,有的時候店家沒有主動端出來,我還會厚臉...
-
【小令專欄|喝茶與讀書】13.小葉種紅茶——淺談製茶差異
作者:小令 /2025-06-26 瀏覽次數(1626)
「茶」字看似簡單,然而實體的茶,要能從茶園的樹上,到成為手中的一杯茶湯,著實可貴。一年四季所需經歷的工序無限輪迴,從春茶、夏茶、秋茶、冬茶,皆需與生態環境平衡運作,包含近年顯著...
-
【李巧于專欄|一個人,認真吃飯】中野小酒館的毛豆奶酪
作者:李巧于 /2025-05-30 瀏覽次數(2542)
毛豆奶酪的製作非常簡單。因為追求能嚐到毛豆本身的清淡草香,所以不加入太多其他的東西,只用毛豆、牛奶、砂糖、一點點鮮奶油、吉利丁做成。最重要的步驟,大概就只有,水煮後的毛豆除了剝...
-
【小令專欄|喝茶與讀書】12.綠茶——習慣在茶湯中尋找安放身心的感覺
作者:小令 /2025-05-29 瀏覽次數(1777)
我習慣在茶湯中,尋找一個安放身心的感覺,有時,喝到一款茶,會覺得,自己似乎正在穩穩地被放好、收好。 有時,不一定是一瞬間就能達到的結果,必須是充分相處過後,有足夠的熟悉感,堆疊...
-
【李巧于專欄|一個人,認真吃飯】自製義大利麵的誠意
作者:李巧于 /2025-05-14 瀏覽次數(2489)
雖然常做麵,但我沒有買壓麵機,而是手擀。其實壓麵機可以製作出更均勻的麵體,也很省力氣和時間,但因為佔空間——以及,好像是有點奢侈的購物——所以一直用桿麵棍。雖然稍微費力,但是將麵團...
-
【小令專欄|喝茶與讀書】11.高山烏龍茶——讀木下諄一《日本人的台灣美味》幽默與溫情
作者:小令 /2025-05-07 瀏覽次數(4729)
高山茶為人所知的花香與氣韻,除了產地或區域,球狀的外觀也是其中一項重要因素。球狀烏龍茶需藉由機器團揉,重複多次,直到茶葉外型緊結成球狀;更利於包裝、存放及運輸。且在沖泡過程中,...
-
周項萱/原來馬鈴薯和番茄是親戚?在《蔬食料理聖經》中挖掘蔬菜的可能性
作者:周項萱 Hsiang 內容提供:日出出版 /2025-05-06 瀏覽次數(1575)
相較於肉類、海鮮,我始終認為蔬菜在烹飪上是更有潛力的食材,能透過不同技法與調味,變幻出無窮風味。從身心平衡的角度來看,久沒吃肉,還不致於感覺不對勁;但若幾餐少了蔬菜,便覺身體沉...
-
【李巧于專欄|一個人,認真吃飯】魚的西京燒
作者:李巧于 /2025-05-02 瀏覽次數(2347)
魚的西京燒,最理想的吃法是一碗白飯、一碗味噌湯、加上一小碟蔬菜漬物。西京味噌的甜感和合わせ味噌煮成的味噌湯毫不衝突,而能品盡日式發酵食品之王的滋味,感覺對身體很好,所以也許可以...
-
【日常的講究】不是韓國人也絕對能做的春日黃瓜泡菜
作者:比才 /2025-04-29 瀏覽次數(3201)
說來慚愧,我直到最近才知道,對韓國人而言,大部分菜都可以做成泡菜,甚至可以說是所有蔬菜都能做。 Netflix上有一系列韓國飲食文化節目,非常好看,其中一個主題是泡菜,看了真是讓我大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