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浪女》,打從書名就啟人疑竇,都已經要當浪女了,還主打道德?
有些人可能已經開始質疑,這豈不是又想當婊子又想立貞節牌坊?再看封底介紹:渣有渣道、婊亦有道,讓我們一同誠實且道德地放浪!讓人再度愕然,除了道德之外還得誠實?這樣子如何浪得痛快?但在仔細翻讀這本自稱「多重關係、開放關係與其他冒險的實用指南」後,不得不心悅誠服地說,是的,《道德浪女》確實指出了一條既痛且快,且鮮少人造訪的小徑。
兩位作者Dossie Easton與 Janet W. Hardy(以下沿用書中的稱呼,朵思與珍妮)都具有溝通的高超天賦及扎實的技巧養成,他們的幽默更是讓這本書難以輕易割捨的主因,你不一定認同他們的每一個想法,但還是會忍不住想看看「他們到底是怎麼搞這議題的」。先讓我摘錄張娟芬(同時為本書譯者)的推薦序做為讀者們對「開放式關係」的切入點:
事情常常是這樣發生的,你可以想像也許你一輩子總共喜歡了十個人,可是其中有兩、三個時序錯亂了,你的第五任情人還等不及你跟第四任分手,他就已經冒出來了。每一個人都是你真心喜歡的⋯⋯
試想,這種「舊的還沒去,新的就來」的情節,在電視電影小說中,我們都見識過,從百年以前的《安娜・卡列尼娜》至晚近的《畫皮》、《晝顏》、《獨自在夜晚的海邊》,這多麽弔詭,我們一方面擁抱了「真愛,沒有無條件」的說詞,一方面卻也承認「順序」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我們都接受外遇的不堪,但在觀看的當下,我們卻也被其中牽扯的真摯情感所動容。《道德浪女》基本上就是在這兩者之間挖掘出一條中道,讓順序不失其意義,而真愛你也能追求。
▌開放式關係的前提:承認沒有人能夠「擁有」別人
第10章〈界線〉開宗明義介紹了「開放式關係」的前提:沒有人能夠擁有別人。交往,或者結為婚配,都不表示我們能夠徹底地「擁有」一個人,(相較於此,我們更熟悉的是另一組模式:在關係裡,我們能夠擁有一個人。這也是為什麼一旦情人對我們表達出心有他屬時,「毀了他」的選項會不由自主地躍上我們的心頭。「情殺」也是一種暴力,我們卻往往因為裡頭的「情」字而輕忽、甚至容忍這種暴力,一個人被陌生人殺害,以及一個人被前伴侶殺害,世人對於前者的同情遠高於後者。在第15章〈嫉妒地圖〉中,作者們交出了精彩的辯證,讓我們意識到,我們該正視「嫉妒」是如何主導我們的感情文化),在這個前提下,「界線」是相當重要的。
讀者們可能會發現這本書提到「你應該」、「你不應」以及「清楚的界線」的頻率,遠超過市面上任何一本靜思語或者修身寶典。你可能會跟我一樣,一度產生質疑,心想,我的天,都要浪了,還得浪得如此有倫理?但,誠如我某位高中時屢屢挑戰學校服儀檢查的友人所言:「活在體制外的人,往往比體制內的人更清楚界線在哪。」
▌道德浪女──浪必有方,不接受鑽漏洞的玩家
誠然,要浪出名堂,也必須有方。讀者們很快會察覺到,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成為浪女,道阻且長,且滿是前人的斑斑血淚,因此,朵思與珍妮建立與介紹了一些江湖上的規矩,方便讀者試圖讓一段關係對外開放時,做為參考依據。這些規矩不僅能夠降低衝擊,以及,更重要地──提醒你,當關係開放後,自己還握有什麼可能性?不過,要遵守這些規矩,成為一位「上道」的浪女並不容易。
例如兩位作者的三令五申:「讓對方在知情的狀況下,取得同意」是這場冒險的重要前提,偷偷摸摸地騙人上船可不是浪女們所樂見的。兩位作者對「同意」的理解是:「為了所有相關人士的快感與健康著想,而主動合作」,為了避免有人故意學壞,作者們特地列出幾個負面案例:「某人在壓力之下表示同意」、「先斬後奏」、「鑽漏洞」等。多說無益,直接看他們是如何闡釋的:
我們認識一對情侶,他們協議說如果一方要跟別人做愛的話,必須在24小時內告訴另一方。於是一方從另外一座城市打電話回來,跟她說他昨天晚上跟別人上床了。「但是你答應過會給我24小時的緩衝!」她生氣地哭叫。他說:「我又沒有說是提前24小時告訴你」。這種「鑽法律漏洞」的行為使得雙方都覺得:協議根本沒有用。也給我們啟示:講清楚,說明白。最重要的是要有誠信:這已經不再是偷情的問題了。
是的,作者們並不打算為「偷吃」這件事說情。若有人以為開放式關係代表著「放縱」與「不把別人的感受視為一回事」,大錯特錯,浪女取之有道。在實踐上,他們想得深邃多了。朵思跟珍妮不僅要求「探尋內心每一種情緒的來源」,同時也希望你把連結中的他人的感受給納入考量。你愈是看他們所扔出的「行規」,就愈能明白過往我們對於「開放式關係」有多大的誤解。他們無意為那些「劈腿又振振有詞」的人辯護,因為道德浪女並不歡迎有人既不誠信、又忽略別人的感受,最糟糕的是,還沒有溝通的誠意。
同理可證,若有人打著開放式關係的名義試著說服你進入一段關係,也歡迎你拿這本書的幾個標準去衡量或打臉,對方到底是有心實踐一段同樂的關係,還是他只想自己爽又懶得照顧你的情緒。
除此之外,朵思與珍妮也相當理解開放式關係實踐上的艱難,為了避免你搞砸或不得其門而入,他們提供了非常大量的練習與「案例觀摩」,看前人摸著石頭過河時,摔得多慘,或者是玩得多爽,都能夠增加我們看待事物的彈性,並且容忍自己並沒有「第一次就上手」的無助感。
▌《道德浪女》:即使無法取法其上,亦不失得乎其中的快樂
即使是深信「一生一世永不分離」的讀者,也能從這本書學習到許多實際的溝通技巧,我尤其喜歡作者們誘哄讀者嘗試溝通的這一段:
妳一定不喜歡談這些,尤其不想跟新的情人談。它使人沮喪害怕,肯定一點也不性感,有時候還使人尷尬到不行。但請容我們向妳保證:第一次是最糟的。熟能生巧,當妳經歷了幾次醜陋、毀滅性的經驗以後,妳就不會再那麼脆弱易感。
在社群媒體中,能見到網友寫了一兩千字的感情細項,底下不乏有人回覆:「嘿,你寫了這麼多,為什麼不直接把這篇文章貼給你的伴侶看?」不過,問題往往來自於此,我們有辦法跟陌生人闡釋我們對於一段關係的感受,卻不確定如何跟自己的伴侶打開天窗說亮話。我們成天強調溝通的重要性,卻鮮少付出行動,漸漸稀釋了這兩個字的意義,取其骨架卻避其筋絡,也許我們需要的就是這臨門一腳,有人跟你擔保,對,你很可能會出糗或覺得尷尬,還會有幾次毀滅性的經驗,但,你不是唯一的,有不少人也經歷過了這煎熬的階段,他們也撐下來了。《道德浪女》的存在,讓我們不再對於一段感情所產生的負面情緒一籌莫展。透過朵思與珍妮的經驗談,我們能產生策略,來阻止這些毀滅性的感覺主導我們的思緒、阻止它們一再攻擊自己的尊嚴、或說服我們去攻擊別人。
最後,這更是一本性教育之書,兩位作者把「性快感」這個字從污名裡打撈出來,悉心地洗刷上頭沾黏的沉默與羞恥,你很難不被他們的真心與決意所打動。朵思與珍妮花了大量篇幅在討論不同形式的性與性別、性快感之間的關係,使得這本書儼然有百科之姿,讀者們能夠從中閱讀到他們的誠摯祝福:希望所有人都能學著取悅、照顧、欣賞自己的身體,以及對別人的身體也這麼做。
浪女一定有風險,道德有賺有賠,實踐前請詳閱《道德浪女》說明書。
延伸閱讀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