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指長者,「川柳」是日本傳統的短詩。這系列共三冊的《銀髮川柳》,結集來自日本民眾的投稿,抒發他們對老年生活的感想。當中有不甘也有幸福,時而錯愕,時而無奈,雖然笑點都有點地獄,這份幽默卻正好舒緩年華不再的無力感。
其實不只老人才能體會「老去」,人生每個階段的轉變,都可能帶來老去的感受。那是個人認知的剎那覺醒,忽然與歲月的腳步對齊。這些領悟,通常有點衝擊,失笑的同時,也有幽微的失落,比如:
去掃墓時 / 竟有人問我 /「是來事先選地的嗎?」
雖然是老太太了 / 聽到有人叫「美女」/ 我還是會回頭
踏入老年階段,就像兒童進入青春期、青年步入中年,需要過渡期來適應是很正常的。新的現實,很多時候是某種「不再」,例如身體機能不如以往:
不小心跌倒了 / 仔細一看 / 地板也沒有不平呀
然而,偶爾也有可喜的「不再」。例如女人發現孩子離巢、老公離世後,她的青春終於來臨。或是男人退休後,發現終於可以實話實說。許多的「終於」,都是長期吞忍壓抑後的大解放。包括這首像震憾彈的小詩,讓我想到「用三句話說一個悲傷故事」的寫作遊戲:
已經撐到極限了 / 妻子這樣說 / 我們還是解散吧
有些內容是老男人很不客氣地批評妻子,於是當讀到愛惜伴侶的情詩,便倍感溫馨。亦教人感觸,最後讓自己置身怎麼樣的關係,絕對影響老年的生活品質。砧板上的切痕 / 是妻子 / 辛勞的證據
「人」這個字 / 就是和老伴 / 靠在一起的象形字呀
有關長者跟孫子互動的作品,讓人看到老人家與小孩子的相似,他們都百無禁忌,因而產生笑料。孩子的直白出於天真,老年人則大概因為看透世情,豁出去了。
看我拿掉假牙 / 孫子還要我把 / 眼睛也拿下來
孫子稱讚我 / 腦袋裡的皺紋 / 都長到臉上了
「我先去睡了」 / 妻子卻回答 /「請安息吧」
更現實的共通點,是老人與孩子通常都被排除在權力核心之外。小孩是還沒有機會掌權,長輩卻是本來擁有,卻逐漸失勢。有老人家夢見家裡政權交接;另一個說自己的駕照被家人吊銷了。他們都得適應權力的轉移,最有趣(或心酸)是發現自己在老伴眼中的地位,遠遠比不上寵物:
食物過期了 / 老婆說不能給狗狗吃 / 所以叫我吃掉
家中地位排序 / 妻子,狗狗 / 金魚,我
晚年剩下的時日變短,但又感到每天漫長得不得了。早上開開心心起床,卻想起直到晚上睡覺前,都無事可做。發現自己和老伴都洗好澡了,怎麼才傍晚六點?這便考驗到一個人為自己創造樂趣的想像力。於是有人養成買彩券的習慣,好讓自己有動力活到開獎;老婆婆將日間照護中心的行程,視為參加閨蜜聚會。
老人站在死亡的搖滾區,自嘲起來特別擲地有聲。他們自己也困惑,嘴巴說著「我活夠了」,卻還是定期看醫生;自覺對世間已無留戀,地震來時還是第一個逃跑⋯⋯各種口裡說不,身體卻很誠實。當中有多少出於對求存的慣性,多少來自心底的留戀或恐懼?要了解自己,恐怕是一輩子的功課。
這些短詩不只是有點好笑的金句,也呈現人生百態。有人到了晚年,仍有耿耿於懷看不開的事情。一些是個人的遺憾,比如慨嘆自己到老仍單身。另一些則牽涉對他人的期望,例如抱怨兒子沒有娶妻,讓他無法達成三代同堂的理想。承認失望的勇氣有了,接下來,便得慢慢消化事與願違的事實。
退休後的夢想 / 直到現在 / 依然只是夢啊
辛苦半輩子 / 買下的家 / 最後還是只有自己住
這系列徵稿之所以大受歡迎,我想是因為就算青年或中年人,讀著都能秒懂。我們知道人老了會耳背,但由老人現身說法,說自己聽力差到讓電話詐騙的人也無計可施,便感覺特別精闢。我認為某些作品最出色之處,是翏翏三句已包含起承轉合,開頭有舖陳,結尾有驚喜、有餘韻,一針見血道破現實的矛盾和荒謬。
計步器上 / 一半的步數 / 都是在找東西
吹生日蠟燭 / 低血壓的我吹到 / 頭昏眼花
腿和腰的復健 / 太賣力了 / 現在膝蓋痛
這套詩集給我的意外的啟發,是窺見有些長輩流露嫌自己老,也嫌棄別人老的心態。仔細一想,這不僅是個人的觀念而已,它是社會集體對青春崇拜,和對年老排斥的結果。老後,很多客觀條件或許無法逆轉,那麼個人的心境便更顯重要。但願無論到了什麼年紀和狀態,大家都能不亢不卑,不必感到羞恥或遺憾,不嫌人也不嫌己。
男女混浴裡 / 擠滿了 / 晚來幾十年的人
異性看著的時候 / 我可不想 / 拿出我的敬老卡
看起來真年輕呢 / 被這樣稱讚後 / 真不敢摘掉帽子
讀完全套《銀髮川柳》,會更明白幽默的力量,好像人生沒有什麼不能變成笑話的。最後,很想再引用一首短詩:
拍遺照時 / 笑得太開心 / 結果不能用
我想說拜托,就給他用吧!人出生的時候哭著來,離去的時候笑著走,不是很美滿嗎?
作者簡介
延伸閱讀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