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作家專業書評

沒有打光的偉大雕像的背面──讀《永遠的蘇珊:回憶蘇珊.桑塔格》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每一次,當我與同好討論起「蘇珊.桑塔格」時,不管叫她全名、或者稱她桑塔格,都幾乎帶著一種與名字相生而起的敬意,穿越時地,蘇珊.桑塔格總以她的文學成就,成為了許多人心中的「那個蘇珊」與「那個桑塔格」。

雖然我們都曾經聽說,真實人生裡她與病相伴,與兒子的關係親暱而後疏離,甚至與哪些文豪名士有過一段、又一段⋯⋯傳聞她既做作又衝突,與她有關的書籍與電影更有許多,就如同另一本她的傳記《桑塔格》的作者班傑明.莫瑟(Benjamin Moser)所說:「(傳記)就像是一張相片──許多人都拍過她的相片,呈現不同的面貌。你必須尋找自己看見她的方式。而這就是我看待她的方式。

《永遠的蘇珊:回憶蘇珊.桑塔格》與其說是傳記,不如說是蘇珊(書裡如此稱呼她)的貼身寫真,由蘇珊的密友、兒子大衛的女友、更是以小說《摯友》得到2018年美國國家圖書獎的西格麗德.努涅斯(Sigrid Nunez),她作為室友、朋友、晚輩、學生與寫作同儕等不同身分,以記憶攝錄下的蘇珊(私人)相冊。這本書並不意在褒貶,就像你也讀得出來,它不揭露過多隱私,雖然許多傳聞軼事也在這本書中被證實、被推翻。像是書中寫到,某一次作家研討會後,蘇珊被一名女讀者追問她是否是尚-保羅.沙特的「情婦」,並強調這個身分與提問其實是「稱讚」。努涅斯對於這個比蘇珊還老28歲(而且比蘇珊矮上一呎)的男性怎麼與蘇珊傳出這些軼聞,不只在書中還原現場否認,更進一步表達出她比蘇珊更加困惑與不以為然。

桑塔格

桑塔格

永遠的蘇珊:回憶蘇珊.桑塔格

永遠的蘇珊:回憶蘇珊.桑塔格

相比於街談巷聞中性格鮮明的她,以及文字中思辨深刻卻節制的她,努涅斯為我們提供的蘇珊身影,帶著極強烈的矛盾感,從她最標誌性的那撮白髮說起,其實是她長年精心的維持;或是,她總提醒努涅斯要儘可能少教書,最好是完全不教書,因為「我見過我這一代的許多頂尖作家都給教書毀了。」但努涅斯覺得奇怪——蘇珊其實有教書,無論是在她們認識之前還是之後。在所有矛盾中,更以蘇珊的創作觀最為深刻,許多人深深信服她對藝術和創作的評論觀點,然而隨著她年歲愈長,她更常與身邊人說起:「後悔把心力投注於評論,而沒有花更多時間進行創作——另外讓她感到後悔的是,因為強烈的道德責任感,她花了許多時間為了正義奮鬥。」努涅斯也坦言:「我本人也以為《反詮釋》是她的第一本書(這是廣泛存在且持久不衰的一項迷思,就連她的出版社在她死後出了兩本書時,都還在作者簡介中複製了這個迷思)。」從《論攝影》《疾病的隱喻》《旁觀他人之痛苦》的巨大成功,反照出蘇珊小說作品的相對安靜,努涅斯說:「而且就像她的許多其他讀者一樣,我覺得文集中的文章很迷人,但小說卻很不好讀。

蘇珊自己心中,也有她應該成為、卻無法成為的理想樣貌,努涅斯聽著、理解著,還原了蘇珊的想望:「(她應該)花更多心力當個藝術家,而非評論家;花更多心力成為創作者,而非社會運動參與者。而此時的她也明白,她對旅行過於深沉的執念也讓她無法專注於寫作。

即使蘇珊後來以《火山情人》(1992)成為暢銷小說家,以《在美國》(2000)獲得美國國家書卷獎,對她來說終究是晚了些。努涅斯寫下當時所見:「她開始打趣地說自己大器晚成——或許不是真的在打趣。不過說到底,她自己也很清楚,她的文學名聲仍主要奠基於最好的那些評論文章,而且是很久以前寫的那些。要是她沒有等那麼久就好了;要是她更早開始追隨內心的渴望就好了。」畢竟那些聞名世界的評論集,全都是蘇珊在1980年之前就完成的作品。

許多時候,當我讀著蘇珊的作品,不論是小說、評論集、或是如同此書一般的傳記時,都覺得不再那麼寂寞、那麼脆弱。每個人成長過程中,都曾找尋過與自己同一天生日的名人,我與蘇珊共享同一個日期;因此我總試圖在前行的巨人身影裡,找尋無數問題的解答。在她的文字中,我錨定到了語言與一個人可以多麼「強悍」,比如她堅定地喜歡著巴爾札克(Honoré de Balzac)《幻滅》與愛著貝克特(Samuel Beckett),甚至經常以此為行事準則,說道:「貝克特才不會這樣幹。」(甚至最後她也埋骨巴黎,和貝克特同一座墓園)她更直白表示欣賞不來瑞蒙.卡佛(Raymond Carver),因為她對「寫作跟說話一樣」的作家提不起興致。而藉由她身後,許多人寫下、補上的傳記寫真裡,我看到她的矛盾與虛弱、對自我尤其明顯的挑惕和嚴厲,這些或許對她身邊的人是壓力,但於讀者、於其他寫者而言,更是一種寬慰——蘇珊也有寫不出來、為了旅行、為了食物都好,忽視了寫的時候。

她一生中的幾次罹癌、她對兒子及愛人的大方,即使遇上衝突與困頓,她依然如火般旺盛的活著、給予著與感受著。就如同這本傳記的命名,對家人與讀者而言,在母親、老師、妻子與情人的身分之前,她是「永遠的蘇珊」,努涅斯在書中說的「永遠」,使用的詞彙是「sempre」,出自義大利文,在音樂術語中,也代表「自始至終」與「持續」。

蘇珊總持續寫著,從小說到評論、再回到小說;也持續愛著,從男人、女人到兒子與兒子的情人;因為持續,所以永遠,因此,就連永遠也是一個過程,也如同她對女性、對寫作的看法一般。她其實一直反對吳爾芙認定文學中有「女性語言」的想法,書中這樣寫著:「她甚至無法容忍這世上有所謂的女性觀點。」但她卻同時相信,女人被社會養成了受虐狂,所以女性必須努力反抗,即使她認定自己跟大多數女性不同,卻也承認她性格中一樣有受虐狂傾向:「比如我會難堪地纏著那些不要我的人,多可笑。

不論如何,對努涅斯來說、對我這樣的讀者而言,蘇珊永遠是一個最好的老師。不論是否為她兒子的女友,她永遠對所有作品真心,就像即使不再聊天、見面,她依然第一時間讀完努涅斯的書稿,依然熱心提供她心中所有美的清單,甚至以自己的性別,給予他人忠告,她告訴努涅斯:「小心群聚效應。抵抗將自己視為女性作家的壓力。

即使我們永遠無法與世界上任何一個人擁有相同的品味,不管他是大師或是文豪都一樣。但蘇珊,抱歉,請讓我在最後以我更習慣稱呼她的方式叫她:「桑塔格」,但桑塔格總是以自己的人生經驗、讀物、旅行、生育、情愛與一切經驗告訴她身邊在乎的人們:「別活得那麼卑微。」(因此有時遲到也很合理)、將自己摯愛的作品不藏私分享(像是小津安二郎的《東京物語》、溫弗里德.格奧爾格.澤巴爾德的《移民》等等),有些一擊命中、有些換來不以為然。

不論好壞,不論貴賤,桑塔格真的一直都存在,直到死亡將我們與她分開。但或許,死亡在「永遠」這個過程中,不過是必經的最後一段;不經過死亡,誰都抵達不了永遠。努涅斯將她生命中真正的摯友與知音,曾送給她的文學與生命禮物,轉送給了讀者;也許你認識蘇珊.桑塔格,或如同我總習慣稱她的姓氏「桑塔格」,但她更是偉大雕像背向群眾的無人面,是無關獎項、不需打光的──永遠的蘇珊。

永遠的蘇珊:回憶蘇珊.桑塔格 (電子書)

永遠的蘇珊:回憶蘇珊.桑塔格 (電子書)

 


作者簡介

1987年生,台灣台中人。 摩羯座,狗派女子。

無信仰但願意信仰文字。東海大學中文系、中興大學中文所畢, 目前就讀成功大學中文博士班。 曾獲台北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文化部年度藝術新秀、國藝會創作補助等獎項。2015年出版首部散文《請登入遊戲》, 2017年出版《寫你》, 2020年出版第三號作品《我跟你說你不要跟別人說》。⠀⠀⠀⠀⠀⠀⠀⠀⠀⠀⠀⠀⠀⠀⠀⠀⠀⠀⠀⠀⠀⠀⠀⠀



 延伸閱讀 
西格麗德.努涅斯小說作品
摯友

摯友

告訴我,你受了什麼苦?

告訴我,你受了什麼苦?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太幽默!章魚燒有話說、花豹的斑點可以賣、妖怪爸爸要上班......這些繪本讓人嘴角失守

心情差的時候,請找這幾位繪本作家領取快樂藥方,再苦的時候,這些繪本都還是能讓你忍不住嘴角上揚!

440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