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作家專業書評

閹割、健身、紋身……千變萬化的人類肉身:讀《變形記:一部醫學與人體變化的文化史》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如果,我們邀請一位學有專精的全科醫師,讓他來診斷古代某些令人費解的神話、文學、歷史紀錄,那麼許多看似超現實的故事,都可以有合理的科學解釋。

這些「怪事」包括:在野外突然變成女人的希臘先知提瑞希阿斯(Tiresias),他的胚胎大概是X染色體與Y染色體的交叉嵌合;那些臉部長出毛髮而且晝伏夜出的歐洲「狼人」,則是患上某種罕見的內分泌問題「斑駁症」;而等待死刑宣判的瑪麗皇后之所以一夜白髮,是因為強大壓力下,導致免疫系統失調並破壞了健康的毛囊。

在野外突然變成女人的希臘先知提瑞希阿斯。(圖/wiki

法國皇后瑪麗.安東妮因被革命法庭判處叛國,上斷頭台前一晚因為恐懼白了髮。(圖 / wiki


變形記:一部醫學與人體變化的文化史

變形記:一部醫學與人體變化的文化史

贏得不少出版獎項的英國醫師作家蓋文.法蘭西斯(Gavin Francis)所寫的這本醫療散文《變形記:一部醫學與人體變化的文化史》,其主題就是千變萬化的人類肉身。本書的材料,有一半來自作者執業生涯中遭遇的臨床案例,但本書的優美博學,卻又讓我們這些只拿過鍵盤滑鼠、沒拿過手術刀的寫作者感到隱隱忌妒。除了一一記錄身體受損傷病時無可避免的感慨困惑,裡頭也有作者天南地北的行醫足跡,字裡行間更對照了古往今來,所謂「文化」對於身心變化的大力干預。

法蘭西斯曾在多霧的英格蘭家鄉,動手術封閉幼童胸口中遲遲不肯接合的動脈導管;也在極寒永夜的南極氣候站裡,測量研究人員因缺乏日照而劇烈下降的褪黑激素;然後在炎熱的西非沙漠,那財富與物質極度匱乏的村莊,法蘭西斯感慨地發現,就算沒有醫療夾板,那些大腿骨折、外表瘦弱的孩子仍然可以讓斷骨自行癒合──在親眼目睹了無數關於肉身的難解失調或神奇創造以後,他以「身體變化」為題,寫下這本又科普又人文的當代「變形記」。

這本書主要從兩個方面,來談論被我們擁有,或者該說包容著、承受著我們的「軀殼」:一是遵從自然法則,不受控制的皮囊的長成與衰弱,另一方面則是人類透過意志跟智慧,所謂「文化」擅自對身體髮膚進行加工改造。

從「文化」的角度,自人類直立行走、脫離蒙昧以來,我們就有一種強烈願望,要把身體打造成想像中的「理想」模樣。例如書中提到「健身」的章節:從19世紀德國健身力士尤金(Eugen Sandow)開始,人類從古代希臘雕像找到典範,精心設計出專門機械、飲食控制、鍛鍊程序──啊,當然還有仙丹一般的類固醇注射、睪固酮藥物──來把自己填充成羅馬半神赫丘利(Hercules)那樣的偉岸身形。而這種強健身體的努力所需要的自我驅策,有時候已經逼近偏執,早年甚至有些醫生認為,「過度」健身來自於一定程度的精神官能症。作者也在自己的門診中遇到,服用過多藥物的健身力士,被挫瘡、精蟲稀少,還有難以控制的暴躁個性所困擾。

Sandow the Magnificent: Eugen Sandow And the Beginnings of Bodybuilding

德國健身力士尤金(Eugen Sandow)

Heracles and Other Plays

羅馬半神赫丘利(Hercules)

「文化干涉身體」的更極端的例子,必然是「閹割」。即使在現代,許多男性也沒有真正遠離這種古代酷刑。隨著攝護腺癌的普及,目前我們採用的治療方式,很容易帶來性功能下降的可怕副作用。在門診中,有不少中老年男子,他們在喪失功能和治癒重症的兩難抉擇上百般躊躇。諷刺的是,閹割確實在統計數據上帶來更長的壽命,而且,在信奉東正教、天主教的歐洲地區,一直到20世紀初都還有據說是「自願」的「閹人歌手」,希望留住美麗的男高音來榮耀上帝,因此慷慨捨棄了兩腿中間的煩惱根源。

不過比起「人定勝天」的文化加工,我們的身體在更多時候,是受到生物化學的定律所牢牢掌控。

本書中幾個與生育、生長有關的章節,就帶著一種凌駕人智的莊嚴。在生命的最開始,所有人都只是膠質胚盤上的扭曲細胞索,接著這條細線緩緩長出脊柱,子宮裡的果實逐漸生根成形。書中也收錄了,中世紀偉大畫家達文西(1452-1519)無比開創性的「受孕解剖圖」──那是一張關於性交和精卵輸送的「想像」素描。要知道,那是一個所有人都相信聖母瑪利亞能夠處女懷孕的宗教年代,人類對於生殖的機制一無所知,但是達文西比誰都更渴望理解「生命如何起源」。這位充滿好奇心的天才,在手稿旁邊自信地寫下:「我要揭露世人之所以存在的第一原因」。

除了人類意志的介入,還有生命本身的不可侵犯神聖以外,本書也坦白「醫學」在早期發展過程中所犯下的倫理失誤。比如,為了測量神祕的青春期,兒科醫生在沒有徵得孤兒院院童同意的情況下,逐年拍攝他們的生殖器官。或者更殘酷,18世紀的婦科醫師,到停屍間任意翻找,解剖那些因為當年低劣衛生條件下而不幸死亡的大量貧民孕婦。必須承認,今天我們對於「身體」有如此深入的認識,是以許多生命與尊嚴為代價。

《變形記:一部醫學與人體變化的文化史》是一本真正跨越人文與科學邊界的奇妙讀物。本書俐落地引用藝術史、哲學、文學、史學,在難免生老病死的「身體」的上頭,繪製了一部充滿詩意的地圖。本書談生命、談孕育、談損傷、談增強,然後告訴讀者關於紋身與義肢、關於歡笑或厭食、關於妄想或健忘……讀者將跟著作者法蘭西斯,重新認識收納自己的「美麗容器」──也就是我們正在操縱,並且隨著伸展收縮而勃勃跳動的精神、體液、分泌以及骨骼肉身,而這樣一個無比奇妙的所在,恰好也是我們人類最初、也是最後的居所呢。

 



作者簡介

當代文學、大眾文化的重度愛好者。
人家告訴我:「要有自己的想法。」然後我拚命點頭,覺得自己從來都沒聽過這麼有道理的話!

 延伸閱讀 

帶著人體地圖探險去:從急診室到手術台的人類解剖Live直播

帶著人體地圖探險去:從急診室到手術台的人類解剖Live直播

人類這個不良品:從沒用的骨頭到脆弱的基因

人類這個不良品:從沒用的骨頭到脆弱的基因

皮囊之下:15則與身體對話之旅

皮囊之下:15則與身體對話之旅

但求無傷:一個腦神經外科醫師的自大、自省與自我療癒的歷程

但求無傷:一個腦神經外科醫師的自大、自省與自我療癒的歷程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孤獨的形狀,自定義

    孤獨、寂寞、獨處、獨身......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狀態的詞彙如此之多,但單/獨、雙/對、寂寞/狂歡並非二元對立,如果孤寂,在於瞭解自己,何不自定義?

    2695 1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孤獨的形狀,自定義

孤獨、寂寞、獨處、獨身......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狀態的詞彙如此之多,但單/獨、雙/對、寂寞/狂歡並非二元對立,如果孤寂,在於瞭解自己,何不自定義?

269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