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面路徑列表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S
醫學史相關文章 Related Stories (7則)
-
作家專業書評 傷心是因為被愛情女神夾住心臟?一本由藝術角度切入的身體史──讀《中世紀的身體》
作者:盧省言 /2021-06-14 瀏覽次數(3613)
關於中世紀,人們有許多想像。因為史料相對少,以及後世對此時期的「後見之明」,中世紀常被稱作黑暗的一千年,對比希臘羅馬以及文藝復興後的風光。直至近十幾年,越來越多關於中世紀歷史的...
-
作家專業書評 科學發展會讓「人類價值」貶值嗎?──讀《啟示的年代》
作者:朱嘉漢 /2021-06-07 瀏覽次數(2779)
只要我們繼續創造,重視自己的創造力,你就在發揮人的特質,不斷重塑與定義自身,而不需擔憂科學的發展令我們相信的「人類價值」貶值。即便你只是讀者、觀者或聽眾,或甚至你只是一般的活著...
-
作家專業書評 閹割、健身、紋身……千變萬化的人類肉身:讀《變形記:一部醫學與人體變化的文化史》
作者:林運鴻 /2020-12-08 瀏覽次數(2258)
如果,我們邀請一位學有專精的全科醫師,讓他來診斷古代某些令人費解的神話、文學、歷史紀錄,那麼許多看似超現實的故事,都可以有合理的科學解釋。 這些「怪事」包括:在野外突然變成女人...
-
作家專業書評 李尚仁:器官沉思錄──評《皮囊之下:15則與身體對話之旅》
作者:李尚仁 /2019-06-26 瀏覽次數(4187)
文學作品中充滿了有關身體器官的描寫,不論是對肌膚質地與頭髮色澤的描摹或是對五官的形容,乃至對身體病痛的描述,這往往不只是要讓讀者具體想像人物的形象與處境,也常藉以勾勒內在性格。...
-
作家專業書評 隱喻已有新的版本 您要更新嗎?──讀《皮囊之下:15則與身體對話之旅》
作者:洪明道 /2019-05-10 瀏覽次數(5746)
皮囊之下:15則與身體對話之旅 疾病和身體做為隱喻已是老哏。人人有之的身體,往往更便利、更容易產生共感,擺脫舊的隱喻,迎來的常是新隱喻。就算是面對身體或疾病的專業人員,也還是有玩...
-
譯界人生 「翻譯要謹守本分,不能自己創作出一個全新的句子。」──專訪《醫療與帝國》譯者李尚仁
作者:諶淑婷 攝影:陳佩芸 /2019-04-22 瀏覽次數(10998)
如果真有平行時空,另一個自己因某一個決定性瞬間做了不同的選擇、過著截然不同的生活,那麼醫學史研究學者李尚仁,在那個時空裡可能是一位牙醫。畢竟他是台大牙醫系畢業,退伍後也考取牙醫...
-
\ 本月大人物 / (有圖慎入)《病玫瑰》理查.巴奈特:換個角度看,這些圖片也是病人的肖像畫
作者:陳琡分 /2015-08-26 瀏覽次數(63457)
1831年歐洲首次爆發霍亂,一名23歲的維也納女子染病前後的比較。根據原圖附註,繪製第二幅圖像時,她染病僅一小時,而圖像完成四小時後她就撒手人寰 病玫瑰:354 幀影響現代醫療的疾病繪...
- 上一頁
- 1
- 下一頁
- 最後一頁
- 最新文章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