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新手上路

「對沒有希望的人說道理、去激勵正在受傷的人,是殘忍的事。」──專訪邱子瑜《願受傷後能重新活一遍》

  • 字級



週末假日,惺忪著從床上爬起,換過衣服趿著拖鞋,走去巷口買份早餐──幾個連想都不用想的簡單動作,甚至可能前後花不上20分鐘的日常小事,對17歲到28歲的邱子瑜來說,卻是難如登天。

17歲,是等著成年、等著離家上大學的青春年紀。然邱子瑜翻開的那頁,雖是嶄新,卻帶缺陷。某個熟睡的深夜,她因右腿突發的痛感醒來,「我只要一伸直腳就痛苦萬分,我的鼠蹊部好痛、好痛!身體也躺不平了,背脊僵硬得拱起來。」初次遭逢的疼痛,揭起了她的醫療序幕,也讓她此後的生命像是裝訂錯誤的章節,故事軸線自此開始混亂,交錯著困惑、挫折、迷惘、沮喪,與愈演愈烈的無解痛楚。

願受傷後能重新活一遍:記37個醫療代號,我的漫漫青春

願受傷後能重新活一遍:記37個醫療代號,我的漫漫青春

芳華正盛的女孩,就這樣拖著她的一隻跛腳,跌跌撞撞地走過大半的二字頭歲月。她四處求醫,卻找不出病因;關於感情、工作、生活等各種應該令人期待的規劃,也被時好時壞的右腿掌控。終於在奔三前夕,邱子瑜堅決要求開刀更換髖關節,解了她長期莫名之苦。在久病轉復健的期間,她將自己12年來的醫病歷程,寫成《願受傷後能重新活一遍:記37個醫療代號,我的漫漫青春》,迎向她的而立之年。

「所以,妳現在算好了嗎?」那天邱子瑜最先被問到的,是這個問題。

白皙細瘦的女孩沉吟了一會。從她方才推門進入咖啡廳,各種移動行止,已看不太出疼痛在她身上留下的痕跡。「我很想用一般的話來說『我可以算好了』。但怎樣才算是好了呢?」邱子瑜沒有將問題推到哲學層面,「自己覺得好了就是好了吧。只是以我看我自己,我覺得還需要復健,因為它(右腳)還沒有達到我想要的動作的標準。應付一般日常生活都可以,如果要多做一些運動,就還是會受限。」

什麼樣的運動會感到受限?「比方說,我現在開始去攀岩,」現場因為這句話發出一片驚呼,沒有人阻止嗎?「沒有。」她笑得開懷,「我的物理治療師說:很好!妳現在就是要去做這樣的事情!只是攀岩需要很多大角度的動作,我現在可能還沒有辦法。」


邱子瑜說話聲線清亮,音調隨著敘述,時而拉長,時而起伏,輕易就能感受得到她的活潑好動,也更讓人難以想像先前病著一腿的她,該是成了一隻怎樣的困獸。病腿不只困住她的身,也困住她的心,連帶更困住她在痊癒之後、對自己身體的信任與釋放。

剛開始去適應新的身體和新的自己時,有一點激動,有點不敢接受。」面對開刀完之後的生活,邱子瑜像捧著易碎品般小心翼翼,「我還無法肯定自己已經完全克服以前的心情、馬上就能活得很好。一個人的康復總是慢慢的,它不會一下子就像回到以前一樣完全沒事了。

髖關節術後兩年多,邱子瑜進入重新認識自己身體的旅程。「開刀完大概半年左右,我第一次去操場跑步。」此前她已七八年沒有跑步,而她不知道該怎麼解釋那個感覺──曾經是熟悉得不需經過大腦的動作,像是被修正帶壓上一片空白,要再寫上新的筆跡時,總是猶豫著力道的拿捏,擔心將補丁弄壞。「因為(髖關節)剛換完不久,關節和身體還沒有很密合,你可以感覺到自己身體的重量壓在關節上、有東西在裡面動。」而眼前的風景,從緩步的定格畫面,變成快轉的一幕幕,「那種自由度截然不同。」她說。


《願受傷後能重新活一遍》內頁。


當身體日漸恢復正常,過往的疼痛記憶,竟也遠離得超乎預期地快。「我以為我會把那段沉痛的記憶記得很牢,可是並沒有。」多數人期望忘記痛苦,但遺忘卻讓邱子瑜感到恐慌,「我很害怕我因為忘記,就失去了同理心。

「這樣講很矛盾,但是感覺和疼痛,也是有一些感性的;和疼痛的自己也是有一些感情的。會覺得:如果現在一切都好了,就貿然地否定它、丟掉它,那自己那幾年都在執著什麼?」

痛是真實存在的。縱使痛的人只有自己,甚至連自己都懷疑到底是不是真的那麼痛。然無論生理與心理受著如何的折磨,邱子瑜始終要求自己,每天早上醒來,都還是要覺得今天充滿希望──或者說,這是她替自己守住的最後防線。

「其實到了最後那兩年,是真的無計可施了。」求醫與工作都停滯,與家人關係趨近破裂,感情走到空窗,「已經不知道怎麼規劃自己的人生,雖然很努力給自己找理由維持生活,可是愈來愈找不到好的理由了。」沒有夢想,沒有目的,生活只剩一口氣的吃喝拉撒。連她自己都不忍回想。

但當你還想活下去,自然而然就會創造出各種說法,讓自己保有那個希望。」邱子瑜認為,每個人一定都有最在意的事。「只要最在意的事沒有瓦解,不管遇到多大的痛,依然可以活著。」可能是家人、朋友,或愛人,或寵物,從自身輻散出去的每一條線,都是拉住自己的一條救命繩。


話雖如此,邱子瑜卻不認為自己的經歷足以成為勵志典範。「我相信有的人是用勵志的角度在看待自己遇到的挫折,但也有人可能像我一樣,不是用『我要戰勝病魔』『我要克服挑戰』的態度來面對的。『勵志』就是要給人希望,可是希望不會發生在每個人的人生當中。你對沒有希望的人說道理,你去激勵正在受傷的人,不僅沒有意義,也是殘忍的事。那真的很刺目。

抱著這樣的想法,她寫下歷歷在目的疼痛,寫下她的每個發問,如實呈現那些無望的時刻。因著自己的經驗,她不輕易對人說出「你一定會好的」這種虛無安慰。「連我都不敢對自己這樣說。畢竟如果我換了人工髖關節後沒有好,那我要怎麼度過未來那麼長的日子呢?

而她現在當然可以輕鬆地走到巷口買早餐了。能夠找到方法解決自己的痛苦,邱子瑜說自己是幸運的,像是意外的奇蹟。「在沒有希望的時候,很多事情我們只能接受,然後盡量去找一些可以讓你感覺幸福、很有意義的事情。」生命充滿問號,甚至終其一生都沒有解答。在這當中,我們都只能不斷地調適再調適。邱子瑜說,那就是活下去的方法。

 


 延伸閱讀 

聆聽疼痛:為痛苦尋找話語、慈悲與寬慰(二版)

聆聽疼痛:為痛苦尋找話語、慈悲與寬慰(二版)

此身

此身

哀悼乳房

哀悼乳房

疼痛的隱喻:透視疾病背後的情緒、壓力與痛苦(二版)

疼痛的隱喻:透視疾病背後的情緒、壓力與痛苦(二版)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文學是人生跟人生彼此的映照。」──第八屆聯合報文學大獎得主:郭強生

小說家郭強生以中篇小說《尋琴者》榮獲第八屆聯合報文學大獎(2021),關於郭強生的作品你知道哪些?

214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