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閱讀一本以飲食為主題的本土雜誌,裡面介紹台北有位年輕廚師離開體制、獨立創業,每天在自己的廚房為事先下訂單的客戶(以上班族為主),製作每盒訂價180元的精緻便當。為了在競爭激烈的便當市場裡做出明顯區隔,這位廚師受訪時,精細列出了他製作便當時各項食材的採購成本,例如他選用每公斤152元的日本新潟越光米,每公斤250元的進口羅馬番茄,還有每公斤509元的日本松阪肉。根據他的算法,這些進口食材的成本甚高,故便當利潤有限,但只要能夠讓他的便當美味、又有特色,他認為這投資就是值得。
剛好同時我正在閱讀《永續的一餐:簡樸、靈活與惜食的烹飪手札》,這本書的英文原名更貼近我對日常烹飪的想像:Cooking with Economy and Grace,作者塔瑪.艾德勒(Tamar Adler)以從容、俏皮、真摯的文字,點出了她煮飯哲學的兩大主題:經濟與優雅,既經濟又優雅的做飯。這是非常饒富興味的烹飪主張,畢竟,這年頭關於飲食,我們經常強調太多的高檔、珍稀、高級,或是陷入平價、CP值高低的比較,所謂簡樸與惜食,並未受到人們太多的注意。
我為那位廚師每天製作訂價180元的商務便當卻獲利奇低,感到疑惑與可惜。一定要用昂貴的日本松阪豬肉、坐飛機來的羅馬番茄和日本白米,才能做出符合上班族心中優雅、高級的便當嗎?我相信他如果採用台灣本地食材,不僅減碳、永續,新鮮度更勝進口,成本也大幅降低,一樣可做出一流的好吃便當。
以最早由荷蘭人引進台灣的番茄為例,經農改場和農民幾十年來的努力,如今南投信義山區所生產的牛番茄品種「紅慧」,不僅果實色澤亮麗,口味也甘甜多汁;若講究酸甜平衡的口感,台灣古早味的黑柿番茄,綠皮紅心,炒、燉或鮮食切盤當水果吃都夠味。至於遠洋而來的進口番茄,經長途航行以後,得在海關排隊等辦手續入境,接著進入貿易商的倉庫冷藏櫃,然後再經過中盤商、輾轉來到全台各地零售通路,番茄的鮮度早已大打折扣又一路耗費二氧化碳,試問捨經濟、鮮美的台灣番茄不用,而採用一公斤250元的羅馬番茄,怎麼不可惜哪。
又論關於白米的選擇。新潟越光米固然聞名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