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 本月大人物 /

《慈禧:開啟現代中國的皇太后》張戎:慈禧時代……在我看來,那是個很純潔的時代

  • 字級


jung_2
 

她一身華服,氣勢雍容,言談不急不徐,信手拈來就是一段故事。她是張戎,以《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暢銷世界。這一回,她伏案八年,埋首史料堆中,緩緩寫下慈禧──近代中國最具爭議性的女人。

慈禧:開啟現代中國的皇太后
慈禧:開啟現代中國的皇太后
坊間普遍將《慈禧:開啟現代中國的皇太后》定調為翻案之作。其實,若非標榜某某主義,史書向來難脫陽剛父權的框架,而張戎真正挑戰的是如何以女性的史觀解讀慈禧,嚴肅地將她正視為政治家,而非在稗官野史中捕風捉影,僅將其描述為「篡位」的壞女人。問起張戎的書寫企圖,她謙虛以對:「我只是跟著史料走,先閱讀史料,再從中塑造人物。」

2007年,她萌發撰寫慈禧的念頭,但動筆前所知甚少,腦中的慈禧也都是那個人人喊打的形象。「不過,我總是記著兩次觸動的經驗,一次是寫《鴻》時發現,廢除三寸金蓮的諭旨竟然是慈禧下詔的。後來寫《毛澤東》時,也發現在毛澤東成長的年代,擁有書寫、旅遊等等自由,這種自由反而是我在毛掌權下生長的年代所沒有的。於是,我決定開始挖掘她的一生。」

面對慈禧,張戎從零開始。她翻讀大量資料文獻後,在腦中粗略勾勒出朦朧的形象,便著手下筆。在敘述行文中一發現邏輯的不對勁,便再回頭翻找新資料,反覆推進,如滾雪球般一點一點堆出慈禧的脾性與時代的景深。然而,人性總是複雜艱難,中間可曾遇過難以解釋的歷史段落?張戎喝了口茶,緩緩細數,「慈禧和恭親王奕訢的關係是最讓我反覆迂迴想不通的。」1884年,慈禧解雇恭親王,而後恭親王屢次要求覲見慈禧,但她堅持不見,且有十年之久。「十年哪!當時我曾揣想,是不是他們倆有某種感情,才會如此絕決?後來理解到,更合乎情理的解讀應該是,慈禧罷免恭親王的方式是一個對付政變的姿態。如此方式比較像對待敵人,而不是共事了22年的伙伴或朋友。也許,如此絕決是因為她再也不好意思見恭親王。更重要的是,並沒有任何史料證明他們倆人有親密關係的可能。」

顯然,歷史從來不只是統計數字或文獻堆疊,寫人立傳本質上就是探察人性的工作,「歷史對我來說,就是用客觀資料寫主觀解讀,文獻並沒有告訴你談話的人當時到底在想什麼。所以,所有敘述都必須有很強的邏輯性。」

jung_3
 

此書在西方出版後,儘管暢銷,嚴肅的評論倒不多。張戎認為,大概是因為西方世界對慈禧的認識並不多。《富強之路:從慈禧開始的長征》的作者夏偉(Orville Schell)曾在《紐約時報》發表書評,給予此書正面的評價:「她使用了大量新的中文史料,為重新評估慈禧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雖然對於慈禧的那個歷史時代,坊間已經有大量的歷史記載、日記和文獻形式的中文出版物,但是英文的研究則不多。此前沒有人使用兩種語言的詳實資料,因此對慈禧統治時期缺乏真正權威的闡述。」有趣的是,夏偉的《富強之路》與本書抱持相近的主張,推翻慈禧被汙名化的陳舊形象,認為慈禧開啟了尋求「富強」的現代之路。提及慈禧時代的「現代化」,張戎認為,「慈禧時代的現代化所帶來的,比較是早期現代化的美好願景,解除貧困,給予人們自由,在我看來,那是個很純潔的時代。」

半生專注於歷史書寫的張戎,總讓人忘了她還有個語言學博士的專業,問起語言學與歷史寫作的關係,她爽朗大笑,「我幾乎將語言學忘得差不多了!當初會念語言學只因為拿到了約克大學的獎學金,我真正的興趣還是歷史。」學習新語言倒成了她寫作之外的嗜好,為了脫離朝思暮想的寫作狀態,她正在學習義大利文。對張戎而言,書寫歷史是尋寶,是探險,「我比較像考古學者,去偽存真,掏洗真相。」



 延伸閱讀   張戎作品 
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 (23週年紀念版)

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 (23週年紀念版)

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

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

慈禧:開啟現代中國的皇太后

慈禧:開啟現代中國的皇太后

宋氏三姊妹與她們的丈夫:20世紀三位傳奇女子,一部動盪百年的中國現代史

宋氏三姊妹與她們的丈夫:20世紀三位傳奇女子,一部動盪百年的中國現代史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從《使女的故事》與《證詞》聆聽未來「倖存者的獨白」

「無法否認,女權總是與民主一起殞落的。每一次對暴政的忍讓、每一次對於自由、平等、人權的輕忽,隨時會將所有生命──絕不只是在歷史中被壓抑湮沒的女性──推落萬劫不復處境。……」

265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