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個人意見|閱讀Remix

個人意見:人生最後、也最重要的決定

  • 字級


要怎麼離開人世,很多時候是沒得選的,但得為此早做打算。(圖/pixta)


生死閱讀告一段落了,生死學可以分成幾種,一種是揣想死後世界,另一種則是探討非常接近死亡的那段生命,這兩個題目都很有趣,但探討接近死亡的那段生命,尤為發人深省,這次讀到兩本書都很有意思,一本是上次講的《死亡的臉》,另一本則是《二十一世紀生死課》

這兩本書都是由醫生寫成,其實某種程度是很相像的,人的死亡無法避免,但如何讓死前的時光過得比較舒服一點,舒適寧靜地邁向死亡,則是這兩位醫師想告訴大家的重點,如何有尊嚴不痛苦的死,其實是生死學的大題目。

死亡的臉:一位外科醫師的生死現場(二十七周年紀念版)

死亡的臉:一位外科醫師的生死現場(二十七周年紀念版)

二十一世紀生死課

二十一世紀生死課


生命如此脆弱,死亡無堅不摧,但是現代醫學(至少在產生反省前的現代醫學)則努力認為自己無所不能,延長病人的壽命,讓病人多活個一段時間,其實現代醫學是做得到的。書中舉了一個老先生拒絕侵入性治療的例子,但他還是屢次違反本人意願的被救活,生活品質急遽下降變成仰賴器械續命的病患,最後當然還是死了,於是我們有了「這種急救是否有必要」的反省。

現代醫學開始反省「續命」的必要性,如果只是躺在病床上無法自理地續命,其實對病人來說沒有意義,生命的大小歡悅如果都無法享受,那麼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只在保持呼吸不要斷氣嗎?這是很值得思考的地方。

再往前一點,書中另外舉了一個例子,一篇匿名文章講述醫生用藥物了結了一位飽受末期卵巢癌折磨的年輕女子,當然引起很多爭論,有人認為這是殺人、是罪行,也有人認為這是一種善行,終結生命的方法是否可以自主選擇,是我們無力解答的道德難題。

想要怎麼樣的死亡,其實本身就是一個複雜的問題,我們一般人,大抵都希望在過了豐富有趣的一生以後,某天無病無痛的離開塵世。這句說來輕巧的話,其實十分困難,因為人生走到末段是很難有自主選擇的,可能會因為老化或疾病被送入醫院,在那裡會面臨醫師不同的生死觀,家屬間的拉扯,重要的其實是有沒有先確立自己的意志,當生命走到末端,能否貫徹自我的意志都成了一個問題。

這是因為我們很多時候面對死亡的議題不想聽也不想看,有時候連提也不提(想起我以前有位長輩不吃佛跳牆,因為那個甕讓他有不好的聯想),因此在討論任何深入話題以前,我們需要的其實是對死亡有更多的理解,死亡是自然的現象,死亡是必經的階段,我們唯有直視死亡的面貌,才能決定自己想要怎樣的結尾,在還有能力時預先做好決定,是很重要的安排。

人的一生就是不斷的做決定,選擇讀哪間學校、跟誰墜入愛河,做怎樣的工作,成為什麼樣的人,都是在與現實權衡下做出的決定,大大小小的決定構成了人生。最後一個選擇就是要怎麼離開,很多時候是沒得選的,但得為此早做打算,如何好好活到人生的最後一刻,是最後一個,也最重要的決定。

※本篇文章由作者個人創作授權刊登※


 \\ 個人意見的生死雞湯閱讀 //
生與死,和這兩者之間的事。個人意見全新主題專欄每週更新!
按下方作者追蹤按鈕(須登入),更新通知不漏讀!

00.在生與死之間,我們只能想辦法過得好一點
01.湯裡已有真雞,為何還要加雞湯粉?──讀黃山料《好好生活 慢慢相遇》
02.不是心靈雞湯,而是心靈維他命──讀Peter Su《你的不快樂,是花了太多時間在乎,不在乎你的人和事》
03.青春期的成長之痛──讀不朽《想把餘生的溫柔都給你》
04.與其高喊「愛自己」,不如定期定額投資ETF──讀吳淡如《人生實用商學院:富有是一種選擇》
05.雞湯書的力量來自於讀者,需要自己活過讀來方有滋味。──讀肆一《即使孤獨前行,你也要燦爛自己》
06.劉墉的《我們靠自己》像包著糖衣的健素糖
07.一本掙扎站起來的童話故事集──大坦誠《去你的正常世界》
08.我們為什麼喜歡雞湯書?
09.就像生一樣,死也有無限可能──讀《死後四十種生活》
10.一般跟你說動脈會隨著年紀硬化後往往會接著說吃什麼防止,《死亡的臉》這本書沒有
11.我們太願意相信靈魂的存在,是因為不想面對生命的虛無
12.如果連達賴喇嘛都對死亡話題如此保守,我們怎麼相信往生與來生?


作者簡介

年輕時失戀,可以徹夜飲酒或奔入雨中,中年失戀不能做這些,因為會頭風發作。

───
中山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畢業,以藝術投資為興趣,時尚評論部落格「個人意見」格主。著有《
個人意見之品味教學個人意見之待人處世指南》《個人意見之愛情寶鑑》以及《個人意見之完美的任性》。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世間有這麼多的離合聚散,如何在失去中重新學習活著?

生活就是不斷學習面對失去與放下的過程,失去的悲痛難以消化,但也讓我們看清逝者對自己的意義。目送了愈多的人,能帶著遠行的寶藏就愈多,讓我們從不同角度認識死亡,以及死亡帶來的各種課題,該如何面對?

86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