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個人意見|閱讀Remix

個人意見:我們太願意相信靈魂的存在,是因為不想面對生命的虛無

  • 字級

面對死亡,我們有時想相信有靈魂或死後世界的存在,即便我們根本無法確定是否有這樣的世界。(圖/pixta)

 

死亡是個讓人窮極一生探究的問題,所以說生死生死,生的結局必然是死,研究死這個永遠無法有正確答案的謎團,是許多人們在生時無法放棄的追尋。對於死亡,人的態度可以粗略地分為兩種,第一種就是「死了就是死了,就像關燈」,第二種是「總還有點什麼吧,怎麼可能就這樣沒有了!」

我們用生的態度去了解死,往往會是錯誤的,因為死了以後如果意識進入新的境界,那也是一種新生,如果投胎轉世,那自然也是新生的開始,那兩種態度,我應該是介於之間,一方面覺得死亡就是空無,是生的反面,就是沒有了,一方面又覺得如果有死後的世界一定很令人目眩神迷,但死了以後已經沒有目了,那要怎麼目眩?再往下討論,我們就有了靈魂的問題。

市面上有很多探討靈魂的書,範圍從瑪莉羅曲的《活見鬼》(暴雷,她認為世上沒有靈魂)到找來靈媒以科學方法溝通的《靈魂實驗》。我們太願意相信靈魂的存在,是因為不想面對生命的虛無,我們建構出一個邏輯不太統一的死後世界,一方面認為人命有定數,一方面我們又燒紙房子和紙紮人給過世的親屬,讓他們在死後世界能過得舒服一些,儘管我們連有沒有那個地方都不能確定。

活見鬼!世上真的有阿飄?科學人的靈異世界之旅

活見鬼!世上真的有阿飄?科學人的靈異世界之旅

靈魂實驗

靈魂實驗

靈魂,究竟是騙人的把戲還是最後的救贖?我目睹過一些親人死後的遺容,最觸動我的當然除了永遠再也見不到他們的哀傷以後,還有一絲好奇,現在躺在這裡的軀殼已經不再是我認識並深愛的人了,他們的精髓或者,就是靈魂,已經不在這個肉身上了。此時才覺得「軀殼」這個詞造得精妙,靈魂這個詞可以說相對於軀殼,生死有部分探討的,就是究竟什麼決定性的原因,造就了活人與不過是具屍體的分別,少了什麼,而那少掉的什麼又去了哪裡。

因此生死學去掉很多虛文以後,其實化成最簡單的問題,就是人死了以後,少了什麼,而那少了的什麼,去了哪裡。在這之間有多少無窮無盡的發揮空間,是但凡見過生死的人都會有的疑問,而生死之事重大,不是可以隨便略過的,我們限於自身經驗,所以對於生有很多見解看法,我們處在的狀態就是生,但是對於與之相反的死,因為無知,所以產生很多誤解、很多傳說,以及很多不健康或健康的好奇心。

也因此生死學有一個很奇妙的前提,那就是作者講的都是自己並不確定的事,即使是上週專欄提到的《死亡的臉》,醫生那樣詳盡描寫身體的敗壞,也只能寫到身體敗壞的盡頭,但是究竟是什麼決定性的原因造成活人與軀殼的分別,我們在書裡得到的,只有無止盡的臆測推斷,不是答案,也永遠不會知道什麼是答案。

這是人生的終極難題,我沒辦法下「我們一起來找出答案」這種結尾,因為我不知道,只有那個期限來臨時我們才能確知死是怎樣的情況,而我並沒有那麼好奇。生死學其實更該注重的是生,死無可避免,如何讓生變得有意義,面對死亡的來臨前該如何準備,才是生死學的終極題目。

※本篇文章由作者個人創作授權刊登※


 \\ 個人意見的生死雞湯閱讀 //
生與死,和這兩者之間的事。個人意見全新主題專欄每週更新!
按下方作者追蹤按鈕(須登入),更新通知不漏讀!

00.在生與死之間,我們只能想辦法過得好一點
01.湯裡已有真雞,為何還要加雞湯粉?──讀黃山料《好好生活 慢慢相遇》
02.不是心靈雞湯,而是心靈維他命──讀Peter Su《你的不快樂,是花了太多時間在乎,不在乎你的人和事》
03.青春期的成長之痛──讀不朽《想把餘生的溫柔都給你》
04.與其高喊「愛自己」,不如定期定額投資ETF──讀吳淡如《人生實用商學院:富有是一種選擇》
05.雞湯書的力量來自於讀者,需要自己活過讀來方有滋味。──讀肆一《即使孤獨前行,你也要燦爛自己》
06.劉墉的《我們靠自己》像包著糖衣的健素糖
07.一本掙扎站起來的童話故事集──大坦誠《去你的正常世界》
08.我們為什麼喜歡雞湯書?
09.就像生一樣,死也有無限可能──讀《死後四十種生活》
10.一般跟你說動脈會隨著年紀硬化後往往會接著說吃什麼防止,《死亡的臉》這本書沒有


作者簡介

年輕時失戀,可以徹夜飲酒或奔入雨中,中年失戀不能做這些,因為會頭風發作。

───
中山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畢業,以藝術投資為興趣,時尚評論部落格「個人意見」格主。著有《
個人意見之品味教學個人意見之待人處世指南》《個人意見之愛情寶鑑》以及《個人意見之完美的任性》。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他們都曾感覺靈魂裝錯了身體──跨性別者的親身故事

當生理性別與心理性別產生落差,外界的框架、家人的期待與自身的認同都成為一道道關卡,讓跨性別者備感掙扎,無論是單純改變裝扮與性別氣質,或是實際手術改變性徵,他們想做的僅是活出自我。

61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