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一起看圖文

Emily/把知與未知一起看進眼裡,把擁有與失去都放在心上──繪本《媽媽,死亡是什麼?》與《之後》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小時候隔壁住了兩位修行的老奶奶,其中一位過世了,媽媽帶我拜訪致意。我知道死亡是大人忌諱的話題,但仗著老奶奶慈祥便故意問:「婆婆去哪裡了?」那時候4、5歲的我隱約知道死亡是永遠從世上消失,但我好奇,有宗教信仰的大人會給出什麼新鮮的答案?老奶奶微笑,指著牆壁的人像照片說:「她在這裡呀。」當時我想:好吧,你們又敷衍我,我也習慣了。

小時候的許多提問,只會得到語焉不詳的回答,大人想要一句話解決,可是長大以後知道,許多事情根本沒有簡易的答案。現在看到童書的各種題材:情緒健康、身體自主、性、霸凌、戰爭……會感動於時代的進步,我們愈來愈有時間與耐心,跟下一代分享複雜的人生,這是對孩子的尊重與信任:你可以問,你可以知道,你可以知道其實我們大人也不確定,但我們可以一起討論一起探索。

《媽媽,死亡是什麼?》裡的媽媽接孩子下課,小朋友問:「媽媽,告訴我,什麼會死?」他們走過公園、街道、書店……媽媽以閒聊的方式回應,孩子繼續問關於死亡的其他問題,直到他們回家玩遊戲、休息、吃晚餐後上床睡覺。臨睡前媽媽跟孩子說:「死去之前,我們先好好活著。」盡情探索邊界,回頭更安於此時此地。這讓我想起另一本法國繪本《之後》,同樣是透過對大自然與日常的觀察,探討人生中的知與未知、擁有與失去、終結與開始的循環。

媽媽,死亡是什麼?

媽媽,死亡是什麼?

之後

之後

繪者Aurore Petit採用規矩的線條和2D畫風,黑線與繽紛用色有著色本的風格。(圖 / 《媽媽,死亡是什麼?》)

路過公園時孩子問什麼會死?媽媽說太陽會死,花朵、樹木會死,蒼蠅、細胞、細菌……所有活著的東西都會死。經過路人時孩子問誰會死?媽媽說所有的人都會死的,媽爸、小孩、兄弟姊妹、老師、學生……雖然理論上知道死亡不分老少、親疏與身分地位,任何人,隨時隨地都有可能死去,但提到最親近的人,還是讓人心驚。

她也提到了蒼蠅,這讓我想,蚊蟲死去我可一點也不怕,說不定還有點高興。所以,其實難以接受的不是死亡本身?我們真正害怕的,是傷心、別離與失去?是被拋下的感覺?或是沒有了對方之後的自己的未來?怕的也許是心靈孤單,與現實的無依?難過,是為著對方失去了生命,或是為失去了對方的自己而難過?

他們走進書店,孩子問:我們會怎麼死?死掉的人比較多,或活著的人比較多?媽媽列舉童話故事裡的一些死法,也說當然是死去的人比活著的多。畫面從這裡開始出現黑色的造形,魚販、魚、小紅帽和白雪公主,還有已滅絕的動物……彷彿這些死去的生命,就在我們之間。

繪者利用「黑影」表現已經死亡、消失的一切。(圖 / 《媽媽,死亡是什麼?》)

若把黑影都想成鬼魂會有點可怕,但確實千萬年來,每天每處都有人死去,說逝者無處不在是很合理的。我們很少去想,才是低估了死亡的頻繁。如果問,台灣一年的死亡人數,你會猜多少?1萬?5萬?根據衛福部統計,2019年台灣死了17萬人。 除以一年,每一天就有四百多人過世。

孩子接著問,如果我們死了,會持續很久嗎?媽媽說:會,死亡是永遠的。但你看,星星雖然早已死去,光芒仍然照耀著我們。也斬釘截鐵的說,我們不是死了,就是活著;不是活著,就是死了。死去的人化為無形,可是,生命中有許多看不見但存在的事物,例如空氣、氣味、音樂……我覺得不去閃躲,先給出一個肯定的答案,才再賦予希望的想像,應該比含糊其辭、粉飾太平更讓人踏實心安。

回到家裡,孩子問:「死了以後會怎麼樣?」媽媽插花時說,如果死亡像「分解」呢?玩手偶時說,如果死亡像戲的第二幕呢?……同樣的問題,孩子重覆問了六次,媽媽每次都提出一個如果。跳針似的發問,其實不是只有小孩才會做的事。我也聽過成年人受到生離死別的打擊,反覆的問:怎麼會這樣?怎麼會這樣?有些世事,不太會有圓滿的答案,也許人們需要的,只是慢慢接受與釋懷的「時間」。

媽媽就地取材,以閒聊的方式陪伴孩子一起想像關於死亡的疑問。(圖 / 《媽媽,死亡是什麼?》)

生與死的對比關係,就像光與影、實與虛、動與靜,代表死亡的黑色從這頁變成抽象圖案。(圖 / 《媽媽,死亡是什麼?》)

舞動奏樂的人影讓人聯想到墨西哥的亡靈節。死後被記念,讓活著的人共聚歡慶,也許就像遙賞星星閃耀一般美好。(圖 / 《媽媽,死亡是什麼?》)


書裡的媽媽說,凡活過的都會死,物種會滅絕,文明會消逝,語言也會死。會滅,因為有生,生與滅交替不息。而繪本《之後》的角度是所有的「現在」,都有「之後」。有些之後我們知道,有些不。

冬天之後是繽紛的春天;泡澡之後皮膚會皺皺的;生氣之後是平靜,平靜很久之後,已經不知道要說什麼了。《之後》的畫風輕盈、清新,細看會發現繪者完全沒有使用黑色,而是以深藍或棕色代替。紅白藍三色的印象鮮明,就像法國水手裝給人的清爽感。文字則有著敏感細緻的詩意,會童稚的說,翻滾之後感覺天旋地轉;也會感性的說,爭吵之後會有淚水。

人物置身大自然當中顯得特別渺小,當畫面開闊了,心情也比較不會受困。(圖/《之後》)

《之後》的畫風輕盈,文字則有敏感細緻的詩意。(圖/《之後》)


有些「之後」讓男孩期待,例如請假之後與同學重逢,放學之後有人在等。有些「之後」則不太想它來臨,在表弟家玩樂一個下午之後,他一點都不想回家。

男孩知道的所有「之後」,都因為曾經經驗過。可是仔細想,今天之後的明天,我們可以計劃和預算,但事實上事情也可以完全不按牌理、不如預期。一切我們以為的「知道」,都包含著「不知道」;每一個之後,其實都是我們還沒體驗過的。


有些「之後」讓人期待,有些「之後」則不希望它來。(圖/《之後》)


有一幕男孩在沙灘看海,地平線之後,他想知道那裡有什麼;另一頁看著死去的鳥兒,他說死亡之後,我很害怕,想到那裡什麼都沒有。地平線與《媽媽,死亡是什麼?》用來代表死亡的黑色,兩者都是肉眼不能看透的。眼晴找不到證據,也許我們會直接說「沒有」;可是心裡又有另一個信念,微弱或堅定的説,這後面,這裡頭,應該還有一些什麼?就像有人覺得死後什麼都沒有,有人相信天堂,有人相信輪迴。我們對未知的想像,同時彰顯了人類的局限與強大。


我們看不見地平線「之後」有什麼,卻相信應該有著什麼。(圖/《之後》)


《之後》的故事從春天開始,經過夏與秋,結束於冬季。在自然環境裡,繪者把人物畫得特別渺小。通常人們的心情會受困,只因過度聚焦於一點,若能把視線拉遠,看到前後周遭的景物,便油然生出一分舒坦。

《媽媽,死亡是什麼?》與《之後》,都試著啟發讀者看到更寬闊的畫面,把知與未知一起看進眼裡,把擁有與失去都放在心上。憑著一些「知道」與「擁有」所積蓄的信任和安全感,平靜地接受生命必將經歷的失去與未知。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國際不打小孩日 小孩不打不成器?別讓暴力成為家長無能為力的藉口

教養小孩很多時候讓人理智斷線,深感挫折的父母可能會選擇以體罰做為手段,但打出來的乖小孩是真的乖嗎?

243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