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作家專業書評

苦裡回甘的命運,是由人心的強韌溫厚長出來的──看《命運》中的主角阿太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侯的。

由這句話認識了「阿太」。出自與書同名散文《皮囊》。文中描述,給女兒辦後事的阿太,見即將成為祭品的一隻半活雞,灑著血掙扎跳動,她一把抓起往地上摔去,雞不再動,死了。「這不結了—別讓這肉體再折騰牠的魂靈。」阿太這麼說,眾人喑啞。乍見冷酷,餘光仁慈,是活過掙扎歲月習得的手勁。

《皮囊》之後,相隔八個年頭,蔡崇達再次提筆寫《命運》,以阿太人生為原型、小說文體,能見阿太琢磨出那股手勁的背後,跌宕綿長的人生。

皮囊〔讀懂這些故事,就參透了人生〕

皮囊〔讀懂這些故事,就參透了人生〕

命運〔獻給自感渺小又不甘受困的這一代〕

命運〔獻給自感渺小又不甘受困的這一代〕


阿太,蔡崇達的曾祖母,一個不通靈的神婆、一個無法生育,後代卻開枝散葉的女人家。身為蔡家一脈單傳後的孫女,無男丁承接香火,爺爺抑鬱病逝、父親出海未歸、母親憂傷尋短。原本寄望婚後安定有依,然而生育無望,對她疼愛有加的丈夫也在討海遠行後沒了音訊。一生在一彎碼頭與七座廟宇之間與命拚搏。

阿太的苦,苦於六親無緣,孤獨無依,但她養育神明送來的孩子作伴,命自己成為母親;阿太是窮,生活抓襟見肘,但她做工種地、勤晒地瓜魚干,日子的匱乏靠勤勞彌補;好在阿太也機智,懂得捉人性弱處,半哄半迫讓村長協助家庭補給。此外,阿太還十分機靈變通,鑽著破四舊時局下的縫隙,給相依為命的婆婆辦了風光葬禮。

面對命運給的難關,阿太罵天罵地罵神明,以強悍面外,爭取、拚鬥。但對於此生家人,阿太是溫柔的。她守護母親與妹妹、成全丈夫的心願,她一心讓三個沒有血緣的孩子活得好。

她一笑,我就知道,這世間除了眼前的苦,真真切切是有許多好的東西。

這裡的「她」是阿太的女兒。三個孩子的出現,讓阿太有了活下去的明路,也有越多的時候,映照出阿太的柔軟與知足。阿太的滿足豁達,也是《命運》好看的地方,苦裡能回甘,不是命運給的,是由人心的強韌溫厚長出來的。

阿太由年幼青澀,到中年幹練、老來睿智相當,阿太的婆婆是至關重要的人物。她是真正的神婆,能與神明溝通,且相較於母親,婆婆照顧阿太、指引阿太更多。閩南沿海本是宗教文化濃厚,《命運》裡的漁港小村,廟有七座,能求平安、解困惑,也能當出氣筒。而做為神婆的媳婦,阿太擁有接近神明的優勢,只是在每段人生際遇的問神,似乎越問越除去神明至高無上的神秘之力,反倒回歸似友誼般的心靈支持。

或許命從來就不是由祂們負責和我解說的。或許祂們就是負責這樣慈悲地看著我。

阿太在一次求問神明時,倏忽間於神明的眼神裡看明白了這道理。命運,終究是自己的事,無關乎鬼神,甚或他人。這深刻體會切合信仰的至高精神,眾人不都是說,人生如修行,修習的是自己的心。心的品質,也許也會是人與命運交手後,揉捻而出的生命全貌。

《命運》以阿太真實人生為骨幹,填入骨架子裡的是溫篤善美的靈魂血肉,那是作者眼底人間模樣的挪移,與再次堆砌。我猜想,80後的蔡崇達,生長於漁村,工作於北京大城,見過生存的卑微與體面,腳跨兩處風土民情、生活水準差異甚大的土地,是讓人能夠看見人間立體的好位置。這時回頭,重溫故鄉母土的滋養、召喚宗族至親的守護,讓《命運》完整的同時,也完整自己。

寫作就是這般的,它賦予和連繫的總多於記錄本身,更多的是將蹚過一雙眼睛、一副皮囊的普遍艱難與圓滿,匯流成河,得以流向你,也流向我。猶如阿太臨終時候對蔡崇達說「我叫你回來,是想送你我這雙眼睛,我這雙眼睛是我的命運給我的。看到足夠的大地,就能看到足夠的自己。」是渺小平凡、也穎悟無懼。

闔上書,我明白那雙眼睛,蔡崇達將阿太的雙眼透過《命運》送給了讀者。那讓我們看向命運與生存,有了一層名叫作寬勉的濾鏡。



命運〔獻給自感渺小又不甘受困的這一代〕 (電子書)

命運〔獻給自感渺小又不甘受困的這一代〕 (電子書)

【人生二部曲】皮囊+命運〔關於這世間所有,我們終須回答的人生命題〕

【人生二部曲】皮囊+命運〔關於這世間所有,我們終須回答的人生命題〕



劉亞菲
繪本譯者、閱讀推廣者。曾任《親子天下閱讀頻道》、《小行星》、《小典藏》專欄作者。譯有《世界的孩子上學去》、《瑪麗愛穿什麼就穿什麼》、《瑪麗卡薩特》等作品。記述生活與閱讀的相互探照,願閱讀嘉惠生活,粉專為「繪本,生活練習」。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有點邊緣、有點魯,在功利社會裡同為異類的他們

社會的框架並不適用所有人,社會上的「正常人」像一列工整的隊伍,當有些人脫隊,就可能被視為異類、失敗者或魯蛇。這些作品著眼於不被關注的小人物,並講出他們的故事。

47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