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作家專業書評

諶淑婷/為何家長在現實世界保護過度孩子,卻在虛擬世界放任孩子?──讀《失控的焦慮世代》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十歲兒子某天問我,他何時可以有自己的Facebook或Instagram帳號?他也想和同學一樣,在社群媒體逛逛有趣的影片或貼文,他不希望自己「什麼也不懂」,被排除在同學的網路活動之外。

這一天總算來了,等了十年,這個出生成長於「智慧型手機世代」的兒童,終於提出了踏進社群網路的需求。我花了一點時間和他解釋申請帳號的年齡限制與考量原因,同時打開自己的帳號,幫朋友留言、按讚,也追蹤一些帳號以獲取需要的資訊、知識來源,那對我的工作很有幫助;同時,我是如何關閉沒有興趣的推文,甚至檢舉令我反感的貼文與廣告;最後,我示範搜尋一些關鍵字,沒幾分鐘,我的頁面出現了一則又一則相關的貼文與廣告。

藉由這一場「網路行動」,我想讓《失控的焦慮世代》作者所關注的Z世代,知道網路如何控制他的所見所感,並輕而易舉的沉迷其中。

失控的焦慮世代:手機餵養的世代,如何面對心理疾病的瘟疫

失控的焦慮世代:手機餵養的世代,如何面對心理疾病的瘟疫

說起來,X世代的我們,是所謂的電視兒童世代,當年也有不少成人不斷警告、哀嘆,電視節目正在荼毒國家未來主人翁的身心,把我們綁在室內不見於天日吧?這樣的評論對也不對,確實,當年沒有手機可滑的我們,手指頭按搖控制按到痛,第四台近百個頻道幾乎倒背如流,現在不也過著平平凡凡的生活?但是,電視機螢幕很大,手機螢幕很小且處處都有網路,以前的兒童是回家後看電視,現在的兒童是搭車、吃飯、下課時間、和朋友聊天,從事各種真實世界的活動時,都不由自主的盯著手機看,手指頭滑個幾下,確定自己沒錯過任何事。

成年人有100個理由無時無刻拿著手機,購物聊天看影片聽音樂,發布照片影片、寫下評論、送出表情符號,以公開行為行銷自己這個品牌。然而,大腦發育尚未成熟的未成年兒少,正面臨我們這個世代沒有體驗過的青春期困難,他們在尋找自我定位的同時,也必須在網路上塑造一個「線上品牌」;他們連自己在想什麼都還在摸索,每天卻能瀏覽認識或不認識的人的各種喜怒哀樂貼文;他們依舊在放學時和同學嘻嘻哈哈聊天,但關注的可能是遠處的某人發生了什麼事,在這本書裡,作者稱其為「童年大重塑」。

這場「童年大重塑」不只是把智慧型手機、社群網路塞進孩子的日常,也除去了孩子可能的冒險——家長比過去更擔心孩子被壞人盯上、害怕孩子過馬路被車撞,以緊密的接送提供滴水不漏的保護,我們不用再教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走」,因為孩子沒什麼機會自己走路,放學的校園門口,除了擠滿爸媽,還有一整排安親班車輛等著載走孩子,而這些小孩不一定能背出爸媽的電話號碼,但人手一支可追蹤位置的智慧型手錶(甚至可以監聽、錄影),也能和使用同款手錶的同學加好友、互傳訊息,甚至拍照互傳。

孩子還是在玩,只是他們的玩耍從公園移到網路上,然後有越來越多的機會「不慎」闖入成人的場子,例如他們不必因為翻爸媽的抽屜而看到色情刊物或影帶,只要點開網頁,不管是為了查資料或是看影音,都可以從頁面下方的彈跳式廣告,進入一個會詢問你「是否已年滿18歲」的神祕網站。還有熟識的五年級女孩告訴我,常在網路遊戲的聊天室收到陌生男性傳來的下體裸照,她告訴媽媽,媽媽只是叫她刪掉,並沒有認真當一回事。

簡單來說,現代家長在實體世界對孩子保護過度,在虛擬世界卻放任孩子自由行

家長或許很不服氣,認為虛擬世界又不會真的造成實體傷害;但就以目前讓家長們心驚膽顫的兒童性暴力來說,大部分性犯罪者都在虛擬世界活動,因為更容易和兒童搭上線,也更容易傳播兒少性影像。根據衛福部保護服務司統計,去年(2023年)台灣兒少性剝削被害人數以驚人的速度成長,2019年為1,372件,2023年已上升至4,310件,而且犯罪類型以拍攝、製造兒少性交、猥褻行為等「性影像」案件最多,比例高達8成6,約有7成是運用網路社群、通訊軟體誘拍兒少,12歲以下受害者並不罕見,男生受害者比例也年年增加中。(參考資料: https://kids.twreporter.org/article/online-child-sexual-main-story

以前孩子要交朋友,或許要花好幾天、幾週,甚至幾個月,但在網路上,孩子對於「網友」的信任程度,對於「男女交往」的定義,也與成人觀點差距極大,交往不到一週的「網公、網婆」就會要求互傳私密照;「想愛愛」、「想色色」成了曖昧不清的搭訕用語。就算堅守陣線,不與任何陌生網友來往,青少女因為社群媒體受到的打擊也大於男性,尤其是看了一張張套上濾鏡功能的照片,女孩為了讓自己更符合社會預期的審美標準,不得不評價自己的外貌。

有所警覺的家長或許感到無能為力,家長也不希望孩子過著「以手機為主」的童年──可是世界已經改變,如果抗拒,是不是反而讓孩子陷入社交孤立的處境?

這種說法是一種謬論,當孩子的童年是實體的遊戲時,孩子會受傷、經歷情緒起伏、學習解讀他人的表情與反應、練習等待、經歷衝突並試著解決,就算犯錯,往往就在遊戲場上被糾正,互相道歉時會看到彼此的神情,這些經歷讓幫助孩子的大腦前往探索模式發展,建立起健康的情感、加深依附關係,也養成未來應付日常生活風險的能力。

然而,當孩子應有的社交互動大規模轉至線上,孩子確實也有聊天,也玩遊戲,但網路帶來了奇異的經驗:

  • 封鎖帳號就能切斷關係,但被截圖的訊息會被不斷轉傳、永久保存;
  • 任何人都能看到孩子非自願流出的內容,孩子會遭受陌生人的批評、嘲笑;
  • 孩子以為自己正在累積社交經驗,其實體會到的是無能為力。
書中提到一項研究,女孩在11到13歲使用社群媒體,對心理健康會產生最負面的影響,男孩則是14到15歲,偏偏目前社群平台可註冊的年紀是13歲,想想看,我們不會讓13歲的孩子無照駕駛、抽菸喝酒,也不希望他與陌生人出遊,那麼我們為何安心讓孩子滑著手機、關注網紅或陌生人的貼文,還跟不知道真實身分的網友聊一整晚?

青春期的孩子大腦充滿可塑性,成人可以選擇造成他們的傷害,也可以選擇改善他們的健康心理,首先就是承認智慧型手機和社群媒體正在剝奪孩子「實體社交的機會」,也讓他們睡得更少、注意力碎片化,而且可能網路成癮;但孩子放不下手機,是為了融入同儕,不錯過任何事,免得被嘲笑狀況外、什麼都不懂,所以與其沒收手機、斷網、嚴格控管使用時間,我們更該做的是要求政府和企業為孩子創造更安全的虛擬世界,本書提出幾點建議,例如:強制落實保護責任、限制陌生人透過私訊聯繫未成年用戶、減少對未成年用戶投放客製化廣告、開發出可確實驗證使用者年齡的聰明方法⋯⋯,而且,既然孩子大多時間都在校園裡活動,那麼家長和教育方是否可以下定決心推動「校園無手機」?

我承認,作者所說的高中之前不用智慧型手機、16歲前不用社群媒體,是誰看了都覺得困難的做法,但是家長還是有能做到的事,例如:
  • 在幼兒階段,陪同使用3C,而非把3C當安撫奶嘴;
  • 學齡後,延後孩子註冊社群媒體帳號的時間,而不是主動幫小學生開帳號;
  • 不管孩子幾歲,都要設定網路使用時間,安裝免費或付費的內容過濾工具,並且和孩子好好溝通自己的擔憂。
誠實地說,無論是大人或小孩,判斷力不足的使用者都容易受到社群媒體影響,羨慕他人的表象,負面的評斷自己,或是陷入危機卻不自知。

回到最開頭,兒子聽了上述長篇大論後,問我,社群媒體是否就像一棵「網路樹」,我們使用的方式,可能是給予陽光空氣水,也可能是灑農藥或摘掉枝枒,那麼他很期待,擁有自己「網路樹」的那天,他希望培育出一棵對自己有幫助的健康大樹。如他所說,我期盼每個孩子的網路樹,或許偶有病蟲害,或許遭到意外斷枝傷害,都能獲得妥善醫治與照料,一直茁壯成長,為他們的網路世界撐出正向、良善、有益的空間。


失控的焦慮世代 (電子書)

失控的焦慮世代 (電子書)



作者簡介

女性主義者實在沒有力氣去呵護父權玻璃心,因為力氣要用在坦誠地接受自己。
_____
作家、生產改革行動聯盟常務監事。
曾任報社記者,現為「半媽半X」自由文字工作者,育有一狗二孩三貓,
關心兒童與動物的權益與未來生活環境。
著有《迎向溫柔生產之路》繪本《一百萬個親親》
合著《餐桌上的真食:用腦決定飲食風景,吃出環境永續 《遜媽咪交換日記》《億萬年尺度的臺灣》《晨讀10分鐘:酷少年故事集》


OKAPI專欄【繪本告訴你怎麼教小孩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小心催淚!母親節看7本母親主題繪本推薦

給你100個親親的母親、想找回自我的母親、提前離開你的母親......母親有各種面貌,讓我們透過繪本理解更多

233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