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面路徑列表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S
腦科學相關文章 Related Stories (32則)
-
不讀不知道! 是什麼驅使我們成為他人的守護者?捷運奪刀英雄的本能選擇──《利他衝動》
作者:黃貞祥 內容提供:知田出版 /2025-01-06 瀏覽次數(891)
在台中和台北的捷運系統中,曾發生過驚心動魄的攻擊事件。每當危急時刻來臨,總有乘客義無反顧地挺身而出,冒著生命危險制服行兇者,守護無辜群眾的安全。這些英雄置自身安危於度外,選擇以...
-
作家專業書評 諶淑婷/為何家長在現實世界過度保護孩子,卻在虛擬世界放任孩子?──讀《失控的焦慮世代》
作者:諶淑婷 /2024-12-18 瀏覽次數(8447)
十歲兒子某天問我,他何時可以有自己的Facebook或Instagram帳號?他也想和同學一樣,在社群媒體逛逛有趣的影片或貼文,他不希望自己「什麼也不懂」,被排除在同學的網路活動之外。 這一天總...
-
獨厚心得 追尋自我,到頭來自己只是一場空? ──讀《身為自己》
作者:成怡夏 內容提供:鷹出版 /2024-02-07 瀏覽次數(3930)
《身為自己:人類意識的新科學》是意識專家阿尼爾.塞斯2021年發表的作品,當年成為眾多媒體的年度選書。在此之前,他於2017年上架、以 Your brain hallucinates your conscious reality 為...
-
獨厚心得 這本書將重新建構你看世界的方式—《千腦智能新理論》
作者:邱慧菁 內容提供:星出版 /2023-04-27 瀏覽次數(3519)
你知道猩猩很聰明,智商相當於人類幼童。那麼,你想過蚯蚓是否具有意識?牠知道自己現在身在哪裡,要前往何處嗎? 我們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受到親長師友的啟發和教育、體制的規範,以及周圍...
-
個人意見|閱讀Remix 個人意見:「旅行不是想去哪裡,而是不想待在這裡」,是地理上的,也是心理上的。
作者:個人意見 /2022-11-28 瀏覽次數(4991)
旅行時有種局外人的靜默,這種局外人的靜默貫串全書,書中的主角不是對人生沒有深刻體驗,但是對這些深刻體驗卻是淡的處理、靜默的、不吵不鬧的處理,如果可以少去那些過激的情節,人活在這...
-
個人意見|閱讀Remix 個人意見:「快速」不是《超速學習》的重點,「方法」才是。
作者:個人意見 /2022-11-21 瀏覽次數(6892)
《超速學習》是一本講學習的書,封面上作者自稱一個月學會素描、一年學會四種語言,以及完成MIT的四年課程,這些聽起來互不相干但都很了不起的成就,讓人心生嚮往,是否閱讀本書之後就能跟作...
-
作家專業書評 盧郁佳/每天12分鐘打造心智盔甲,改變被雜音盤據的腦袋 ──讀《顛峰心智》
作者:盧郁佳 內容提供:大塊文化 /2022-10-04 瀏覽次數(10996)
想知道怎麼變聰明,觀察怎麼變笨就行了。邁阿密大學心理學教授阿米希‧查博士是印度裔女性,兒時舉家移民美國,在《顛峰心智:每天練習12分鐘,毫不費力,攀上專注力高峰》書中回憶,媽媽的壽...
-
作家專業書評 「控制不要抓狂」教得來嗎?可以喔!連爸媽也受用的《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
作者:諶淑婷 /2022-08-10 瀏覽次數(8456)
暑假第一個月,我讀完《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第二段育兒期我已經不讀育兒書,但喜歡從腦科學觀點來檢視育兒之路。這本書很符合我的想法,所謂的「跟情緒做朋友」,不是讓孩子沒有負面情緒...
-
作家專業書評 英劇《追殺夏娃》之所以受歡迎,是「病態角色」設計得夠真實嗎?──讀《創造一個心理病態》
作者:喬齊安 內容提供:漫遊者文化 /2022-04-06 瀏覽次數(5939)
心理病態的成因太多,涉及基因、環境和神經心理學,因此要靠複雜的治療方式才能收到成效。重點在於創造一個讓他們健康發展的環境,社會必須提早介入那些有預兆行為的兒童人生,在家庭、學校...
-
作家專業書評 吳曉樂/《隱谷路》的悲劇環環相扣,6個哥哥思覺失調,爸爸置身事外,媽媽又不想看見家中醜事...
作者:吳曉樂 /2022-03-17 瀏覽次數(48239)
我對思覺失調症的初步理解主要來自《背離親緣》一書。向來悲天憫人的安德魯・所羅門對思覺失調症提出相當沉重的觀點:「死亡」也許是這疾病相對輕微的部分。多數時候,患者生前的經歷更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