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歐巴馬公布夏日書單,《親密陷阱》(Intimacies)是其中之一。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日前公布他的夏日書單,日裔作家凱蒂.北村(Katie Kitamura)的新作《親密陷阱》(Intimacies,暫譯)名列其中,她先前出版過三部小說,皆獲得高度評價,尤其擅長描寫人物心理。前作《漫長的分離》(The Separation,暫譯)以一名譯者到希臘鄉間尋找不忠的丈夫,深入挖掘親密關係的酸甜苦辣,這次北村再度以她細膩的觀察及舉重若輕的語言,主角則換成專業口譯員,帶領讀者一探幽微語言背後的曖昧真實。
《親密陷阱》裡,作者刻意不揭露姓名的女主角,在久病的父親過世後,接受了國際法庭為期一年的口譯合約,她從紐約移居荷蘭海牙,在陌生的城市展開新生活,試圖療癒內心的傷痛,並理清自己的人生方向。人生地不熟的她,透過朋友介紹,認識了神祕男子艾德里安,兩人的關係進展快速,沒想到她後來無意間發現,情人其實是有婦之夫,才剛被妻子拋下,艾德里安的刻意隱瞞,為這段關係增添了不少變數。
某天主角到好友的公寓用餐,偶然得知附近社區發生暴力事件,讓她開始思索海牙這座古老城市,是否不如表面上平靜,而是潛藏著她看不見的危險?之後她因緣際會認識了暴力事件受害者的妹妹,不僅讓她對這樁犯罪更為著迷,也藉此撞見美滿家庭表象下的滿目瘡痍。
此外,國際法庭繁重的口譯工作,也讓她愈來愈吃不消,每天遊走在法律術語及制式的程序之間,讓她不禁質疑,口譯員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難道只是傳聲筒,沒有辦法協助伸張正義?
這時艾德里安又拋下震撼彈,他要到里斯本和妻子談談,離開前請主角幫他照顧公寓,還說最晚一個禮拜後就會回來,然而一個禮拜變成兩個禮拜,再延伸成杳無音訊的一整個月……。雪上加霜的,還有主角幫同事代班,替一名遭控發動內戰、種族清洗的西非前總統口譯,這位前總統在法庭上的表現得滿不在乎,甚至還指名主角的服務,讓她感覺無形間好像跟極惡之人建立了一種扭曲的「親密關係」。
嚴苛的工作壓力、冗長的法庭攻防、曖昧晦澀的語言,使主角逐漸迷失在幽微的語言迷宮之中,搞不清楚事件的真相究竟是什麼,或者真相已經不再重要,北村寫道:
「口譯這個行為本身可能會讓人極度迷失的事實,讓情況雪上加霜,你可能會被其中的枝微末節纏住,試圖對口譯對象說出的話及自己稍後的翻譯保持絕對忠實,但你卻不一定能理解字句之間的意義,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講什麼,語言於是失去了意義。」
特別是在主角為證人翻譯時,前總統令人髮指的罪行,經過多重語言轉換,似乎已稀釋得無足輕重,無法影響審判結果。身心俱疲的她,也無力處理自己的情感生活及人際關係,開始萌生去意。最後她能否獲得心中渴求的平靜呢?
凱蒂.北村以流暢精煉的筆法,深入刻劃主角內心的掙扎及口譯員專業形象底下的沉重壓力,身為口譯員,她理應忠實客觀傳遞訊息,卻無可避免受到訊息內容及自身的情緒影響,無形的情緒勞動,也能延伸到翻譯倫理相關的討論。書中也提到,在國際組織服務的口譯員,多語背景可能是來自長年在不同國家和地區居住的經驗,這使得他們彷彿成為「失根的人」,彰顯了全球化時代下無遠弗屆的獨特處境。
於是,主角轉而在親密關係中找尋慰藉,想逃避孤獨感,卻又陷入另一個無法解決的困境,或許就如同作者在訪談中所述:「現代生活就是讓自己同時被四或五件不同的事情占據,其中三件根本無法解決,也許會有交集,卻永遠不會完美。」
此外,書中西非前總統在國際法庭受審的情節,靈感則是取自象牙海岸前總統洛宏.巴博(Laurent Gbagbo),巴博因2010年大選後的動亂遭控違反「危害人類罪」,審判過程長達十年(2011-2021),期間爭議不斷。作者曾為取材前往國際法庭聆聽審判,大受現場的氣氛震懾,因為除了開庭的配置外,旁聽席還擠滿了學生團體、記者、甚至還有巴博的支持者。雖然最終國際法庭宣判巴博無罪,但當年的真相早已消失在撲朔迷離的法庭攻防中,作者於是選擇從口譯員的角度詮釋這個故事,並特別著重在口譯員的心境轉折。
提及為何以口譯員當作主角,凱蒂.北村在訪談中表示,一來是她對「接近權力、但並非實際擁有權力的人」很感興趣,這些人甚至可能會在過程中感到無力,尤其是看著意義重大的事件在自己眼前發生。而她本身也對語言十分著迷,「因為語言本身就不是中立的,對吧?語言其來有自,通常都是由統治階級製造,因此使用語言總是在承載意義。即便語言就這樣流過你,仍是會留下某種痕跡,你也會在某種程度上改變語言,所以語言在傳遞的過程中永遠無法純粹,但這樣的混雜,同時也是我們生而為人的特質。」
而作者特意淡化主角背景的手法,也讓故事層次更為豐富,她沒有姓名,除了父親過世外,只提到母親移居新加坡,就連本身的族裔身分也是在故事最後才揭曉。這些敘事手法,並未影響她對生活的獨到觀察,對話中暗藏的情緒、小動作透露的細節、海牙的城市風光、荷蘭黃金時代的藝術作品、緊張窒息的權力關係,都令讀者能夠透過她的詮釋細細體會日常中的親密,進入主角的內心世界,進而創造出一種類似懸疑小說的氛圍。
“I only write about the things that haunt me in some way.” Happy #bookbirthday to @katiekitamura, whose fourth novel, Intimacies, is out now from @riverheadbooks. She answered our #TenQuestions #10Q4: https://t.co/Ry9sHFt61S pic.twitter.com/OmOq17HnDv
— Poets & Writers (@poetswritersinc) July 20, 2021
《親密陷阱》類似開放式的結局也獨樹一格,本書處理模糊曖昧的道德困境,本就無法以簡單粗暴的方式解決,小說結尾暗示著未來充滿無限可能,一如現實人生也不知道會將我們帶往何方。
最後,讀者若是對現代口譯制度的起源、聯合國和國際法庭等國際組織多語口譯廂運作的情況、譯者主體性及翻譯倫理學有興趣,《你的耳朵裡是魚嗎?》一書就提供了有趣又豐富的介紹。
〔資料來源〕
1. npr
2. LAtimes
3.The Vulture
楊詠翔
台大翻譯碩士學程筆譯組畢,每天都要聽重金屬音樂,版權新手兼還沒自由的自由譯者。
延伸閱讀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