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布克國際獎(International Booker Award)於6/2揭曉得主,法國作家大衛.迪奧普(David Diop, 1966-)的《夜晚的血都是黑的》(At Night All Blood Is Black)脫穎而出,他將與本書英文譯者安娜.莫斯科瓦基斯(Anna Moschovakis)平分5萬英鎊獎金(約200萬台幣)。評審團提及,「本書咒語般的散文及黑暗絕妙的觀點,擾動了我們的情緒,讓我們大感震驚,就像被下咒。」究竟是什麼樣的作品,能獲得如此高度的評價呢?
Impossibly proud of David Diop and his translator Anna Moschovakis for winning the #2021InternationalBooker Prize with their mesmerising novel AT NIGHT ALL BLOOD IS BLACK!
— Pushkin Press (@PushkinPress) June 2, 2021
A huge thank you to @TheBookerPrizes for this recognition, and well... go read it:https://t.co/FYIBy3sIAL pic.twitter.com/s3Jbnuk1l2
《夜晚的血都是黑的》描述一戰(1914-1918)時為法國在西線作戰的塞內加爾士兵的故事,從主角艾爾法.恩蒂亞耶(Alfa Ndiaye)混亂的自白展開,他和「比兄弟更親」的摯友馬丹巴.迪奧普(Mademba Diop)從家鄉千里迢迢來到歐洲,為殖民母國打這場根本不屬於他們的仗。值得一提的是,本書法文原版書名「Frère d'âme」直譯便是「靈魂兄弟」,可看出二位書中主角深厚的情誼。
馬丹巴在戰壕中受了重傷,肚破腸流的他求兄弟給他一個痛快,艾爾法卻始終下不了手,最後只能看著摯友在身邊痛苦死去。此後,艾爾法深受罪惡感折磨,他只好將情緒發洩在敵對陣營的「藍眼」士兵身上,每晚,他會摸到敵營,慘忍虐殺德國士兵,並把對方的手掌切下來作紀念(英文書封的由來)。剛開始同袍還非常振奮,認為艾爾法相當英勇,但等到手掌來到第五隻第六隻第七隻,連同袍也開始不寒而慄,覺得艾爾法已經失去理智,還稱他為「靈魂吞噬者」。
至此艾爾法已經愈來愈瘋狂,在故事後半部,他從前線被送至後方的醫院療養,開始回想起他在塞內加爾的生活,家人、朋友、戀人,還有他和馬丹巴的友情,隨著過往的記憶逐漸揭露,艾爾法的精神狀態瀕臨崩潰,先前發生的事件也有了新的意義,直至無可避免的悲劇終局……
作者巧妙運用意識流手法,呈現艾爾法的精神狀況,讀者一開始便會發現艾爾法的敘述不斷跳針,這是因為法語並非艾爾法的母語,他只能以破碎的殖民者的語言來描述他混亂的內心,藉此點出被殖民者的「失語」困境,也加強他內在的「瘋狂」。
此外,艾爾法形象的前後變化,亦彰顯出百年前白人對非洲人的刻板印象,法國人當初徵召「塞內加爾士兵」到前線(這些士兵其實來自西非各國,包括馬利、尼日、布吉納法索等地),看上的便是黑人貌似凶狠可以恫嚇敵人,但後來艾爾法逐漸失去理智,讓同袍也聞風喪膽,正反映了種族主義的荒謬之處。
大衛.迪奧普是第一位獲得布克國際獎的法國作家,其實獲獎前,《夜晚的血都是黑的》在法國已暢銷17萬冊,入圍十餘項獎項,並在2018年獲頒「高中生龔固爾文學獎」(Prix Goncourt des Lycéens),他的書也喚醒了一段塵封記憶,舉辦新書活動時,就有讀者拿著曾祖父的信件或家中長輩與塞內加爾士兵的合照來簽書。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作者大衛.迪奧普有著塞內加爾血統,父親是來自塞內加爾的大學生,在法國留學時遇上法國母親,大衛小時候曾經搬回塞內加爾,長大又回到法國接受高等教育,現在則是在大學教授18世紀文學。會起心動念寫作本書,是因為他發現,塞內加爾的國慶遊行總會紀念參與世界大戰的軍人,而這些非裔軍人在法國似乎永遠缺席。他也受到參與過一戰的法國祖輩啟發,寫作《夜晚的血都是黑的》期間,他閱讀許多士兵的書信時發現,這些信件都相當制式,字裡行間透露出難言之隱,於是他便採用小說形式,為那些在西線戰場上付出了青春卻受到忽視的塞內加爾士兵發聲。
不過,迪奧普並沒有為故事設定明確的戰場或戰役,他認為,「我想表達這個角色就像很多戰場上的其他士兵一樣,都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虛構作品能夠觸動讀者的情感,而不必像歷史一樣解釋事實。」就連小說主角艾爾法特殊的敘述風格也有所本,除了來自塞內加爾方言「沃洛夫語」(Wolof),也結合一戰時真實存在的「教學手冊」,當時法國人為了和非洲士兵溝通,教導他們簡單的法語,一方面能讓士兵聽令,一方面這種破碎的語言也象徵他們較為「低等」的身分。
一戰時期的塞內加爾士兵,攝於1916年。(圖/wiki)
這樣看來,讀者或許會以為迪奧普本身便積極反抗種族主義,不過他認為,「我並沒有經歷到兩種文化身分的衝突,也沒有因為身為有色人種學者而遭受歧視。」他刻意將自己的寫作和較激進的反種族主義拉開距離,甚至還反問:「你不覺得這些和種族有關的問題,是一種外來的概念嗎?這些概念流入的國家,本來並不是以這類詞彙討論相關問題。」話雖如此,本書仍是精確描寫一戰時黑人在異國戰壕中遭受的困境和歧視。
《夜晚的血都是黑的》獲得一致好評,《紐約時報》書評便是由非洲新銳作家、《浮生釣手》作者奇戈奧.歐比奧馬(Chigozie Obioma)撰寫,他稱讚:迪奧普文字洞悉戰爭的本質,宛如上演著暴力的駭人劇場,他把角色帶往地獄深淵,並任其在此茁壯。可說為百年來的一戰文學帶來新的活力。
迪奧普在接受英國《衛報》採訪時表示:「野蠻的從來都不是士兵,而是戰爭。所有戰爭都是由成人發動,目的是殺害年輕人和孩童。我想表達的是,這個世界將青年獻祭給戰爭,但對這些青年來說,戰爭就是整個世界。」
獲得布克國際獎肯定後,迪奧普的下一步是在2021年8月推出全新小說,主角是18世紀一名前往非洲旅行的歐洲人,他期望未來繼續以寫作來「調和」自身的法國和塞內加爾文化根源,而非讓兩者「和解」,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2021布克國際獎短名單
- [獲獎] At Night All Blood Is Black(David Diop,法國)
- The Dangers of Smoking in Bed (Mariana Enríquez,西班牙)
- The Employees(Olga Ravn,丹麥)
- When We Cease to Understand the World (Benjamín Labatut,西班牙)
- In Memory of Memory (Maria Stepanova,俄羅斯)
- The War of the Poor (Éric Vuillard,法國)
〔資料來源〕
1. Nytimes
2. Nytimes
3.The Guardian
4.The Guardian
5. The Hindu
楊詠翔
台大翻譯碩士學程筆譯組畢(爽啦終於),每天都要聽重金屬音樂,版權新手兼還沒自由的自由譯者。
延伸閱讀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