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作家專業書評

李桐豪/我們都是假性流浪者──讀《飛行的奧義》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過去8年在雜誌社擔任旅遊記者,職場生涯可以換算97次旅行,造訪78個城市,43個國家。更換過一次護照、加頁三次,筆電由IBM ThinkPad X32變成Mac Air,手機由Nokia3310直接跳級iPhone 6 Plus,搞丟過三台GRD。旅途很短,短到三兩個句子就發掉了;旅途也很長,長到熬過馬英九兩個總統任期仍未靠岸。社交場合遞出名片,往往惹來小小聲的驚呼:「好好喔,都可以到處玩。」招忌是必然,故而只能瞎扯,說把興趣當工作下場都不是太好:「你喜歡做愛不一定要當妓女啊,是吧。」

行程多半是觀光局和航空公司邀訪與規劃,狹路相逢寂寥的風景、難吃的食物端上桌,都得假HIGH裝高潮,我和我的同業們做的事比較像編寫電話黃頁,瑣碎地記載餐廳營業時間、低消、各種交通和景點票卷價格……旅遊記者的遊記,是英文考卷的克漏字練習,風景的描述有既定的句型和嚴格的文法,我們抵達現場,按下相機快門,把自己填入括弧裡。

然而這樣的抱怨何其虛弱,話說多了,像得了便宜又賣乖,多矯情。其實由衷感謝祖先庇蔭,讓這麼美的差事落在自己身上,嘴裡嫌棄,只是對自己的幸運不好意思,但凡詆毀一件事物,更幽微的動機是因為不想讓人看穿自己有多在乎。我在乎斯里蘭卡荒山的小旅館,沒網路,打開一本書就是漫漫長夜,可以好專心一個字一個字地讀下去。我也在乎那種橫越一整座海洋的夜間飛行,暗暗的機艙,所有的人沉沉睡去,唯獨座位前的小螢幕放著光,熱門院線、經典電影,一個又一個的顛倒夢想。

馬克.凡霍納克(Mark Vanhoenacker)在《飛行的奧義》所說的事我也很在乎:一趟任務回家,兩三天不出門,就賴在家裡。櫃子裡拿出零食,擺弄書架子上的照片和書本,遠行歸來,家裡的空間有了新的趣味。馬克先生說:「去了哪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離開家了。」但馬克先生同時也說:「每回降落,都是從充滿可能的四面八方,回歸到一個地方的確定感,或者還有對這個地方的愛戀。

飛行的奧義:時間、地理、科學,詩人飛行員探索天地奧祕的自然觀察

飛行的奧義:時間、地理、科學,詩人飛行員探索天地奧祕的自然觀察

馬克先生是現役747機師,機師、空姐、旅行社領隊、旅遊記者,某種程度我們都算同行,都是假性流浪者。但馬克的流浪更純粹,飛機上的乘客都有一個目的地,無論是論文研討會、一段分手旅行或商務會議……然馬克的飛行過程就是他的目的,他更像是擺渡人,不在此地,不在他方,他只在飛機上。

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製造出地球上第一架飛機「飛行者」一號;1927年,林白駕駛單引擎飛機,花了33小時,由紐約飛往巴黎,成功飛越大西洋。飛機的發明改變了當代旅行和戰爭的模樣,也改變了人類對時間和空間的感知。噴射機平均巡航速度是800到900公里,唐玄奘長安天竺取經浩浩蕩蕩,然而一場西遊記的萬里跋涉,桃園孟買直飛直飛6小時有找。人類飛上青天,自此擁有神明一樣俯瞰的視野,因為沒有前人的經驗可以比擬,「高度像是質數,又像週期表上的元素那麼純粹。」馬克先生於是這樣說。

夜間飛行(胡晴舫專文導讀 2015文學強譯本)

夜間飛行

風沙星辰(胡晴舫專文導讀 2015文學強譯本)

風沙星辰

飛機雄偉如宮殿,這麼笨重,這麼巨大,卻仍遨遊天際,飛行是旅行經驗之中最迷人最神奇的一環,但也因為飛行的經驗太純粹,門檻太高,以飛行員視野出發的航空文學付之闕如,幾乎到聖修伯里《夜間飛行》《風沙星辰》就停了,如今這本《飛行的奧義》也可以補上這個空缺。這本書的書封給了很拗口的文案:「時間、地理、科學,詩人飛行員探索天地奧祕的自然觀察」。他透過駕駛艙看地球,講大氣科學,講地理水文,講航太科學,充滿著大量大量瑣碎而美麗細節。物理的限制比寫詩的平仄格律更嚴格,可從來也沒有哪個飛行員能像馬克先生一樣,把航太科學寫得跟詩一樣優美,詩人飛行員的封號,他絕對擔當得起。

各位乘客,請您關閉所有行動電源和電子儀器,收起座椅靠背和小桌板。確認您的手提物品是否妥善安放在頭頂上方的行李架內或座椅下方,本次航班全程禁菸,在飛行途中請不要吸菸,我們,馬上起飛。


飛行的奧義:時間、地理、科學,詩人飛行員探索天地奧祕的自然觀察 (電子書)

飛行的奧義:時間、地理、科學,詩人飛行員探索天地奧祕的自然觀察 (電子書)


作者簡介

記者、紅十字會救生教練,經營老牌新聞台「對我說髒話」與同名臉書粉絲頁。OKAPI專欄「女作家愛情必勝兵法」、「瘋狂辦公室」作者。曾以《絲路分手旅行》曾獲2005開卷美好生活推薦,《非殺人小說》獲林榮三小說二獎,《養狗指南》獲林榮三小說首獎、九歌年度小說獎。最新作品為《不在場證明》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他們都曾感覺靈魂裝錯了身體──跨性別者的親身故事

當生理性別與心理性別產生落差,外界的框架、家人的期待與自身的認同都成為一道道關卡,讓跨性別者備感掙扎,無論是單純改變裝扮與性別氣質,或是實際手術改變性徵,他們想做的僅是活出自我。

77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