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不讀不知道!

反納粹主題作品獲金獸獎,漫畫節承辦公司捲入metoo風波──2025安古蘭漫畫節側記

  • 字級



法國漫畫家路斯(Luz)以《裸眼看世間》(Deux filles nues)獲得最佳作品金獸獎。


法國漫畫家路斯(Luz)在舞台上高高舉起閃亮的安古蘭金獸獎獎座,本屆評審團在他身後站成一排,其中包括曾與路斯共事的漫畫家Coco(上圖左二)。看到兩位《查理周報》(Charlie Hebdo)前成員在頒獎典禮上同台,讓我有些鼻酸。


▌好書競賽:前《查理周報》作者 Luz 獲最大獎

安古蘭好書競賽最佳作品金獸獎(le Fauve d'or)形同法國漫畫界金棕櫚大獎, 路斯以《裸眼看世間》(Deux filles nues)捧回這座重量級獎項。

路斯原本為查理周報繪製時事漫畫,2015年一月該報辦公室遭伊斯蘭激進分子攻擊,團隊死傷慘重,存活下來的人也不好受,路斯甚至不想再動筆作畫。幾個月後,他出版《昇華》(Cartharsis)一書,抒發自己在恐攻後的複雜心境。2024年新作《裸眼看世間》則從一幅遭納粹貶抑的畫作角度看二戰歷史巨變,讀者彷彿電玩遊戲的主觀觀點玩家,從畫作角度眼睜睜看著命運擺布。
最佳作品金獸獎:《裸眼看世間》
2015年查理周報事件之後創作的《昇華》

路斯得獎後看來有些激動,彷彿脫困的猛獸在台上來回走動,訴說自己如何逐漸重拾對生命與創作的熱情。今年好書競賽評審團中,正好也有查理周報前成員Coco,她曾目睹恐攻現場,跟路斯同樣經歷了一段漫長苦澀的心理重建歷程。兩人十年後在法國漫畫盛會同台,或許象徵藝術家向恐怖主義的勝戰宣言。恐怖攻擊固然讓他們遭受沉重打擊,但他們沒被擊倒,療傷後爬起來繼續創作,繼續生活下去。

評審團特別獎(Prix spécial du jury)今年出現兩名得主。《地雷進行式》(En territoire d'ennemi)描寫偏激思想如何傳播與影響下一代,作者的另一半事業失意後沉迷網路,變成滿腦子厭女與反移民思想的極端分子,甚至影響自己的子女。《末日又如何》(Les Météores) 的故事起點在不少科幻小說或電影中常見,一顆小行星正朝地球而來,可能毀滅所有生靈,本書並沒有超級英雄出來拯救世界,鏡頭對準一群平民百姓,即使地球不久就要毀滅,日子還是得繼續下去。


評審團特別獎《地雷進行式》《末日又如何》


新人獎(Prix la Révélation)由《蛙蛙王子漫遊錄》(La Ballade)奪魁。傳統童話故事中,青蛙王子最後獲公主解救,破除魔咒後恢復人身;但法國漫畫家波特(Camille Potte)筆下的青蛙王子,經歷重重考驗後有了不同想法,作者的祖父是古典法語學者,她因此為這部以中古歐洲為背景的漫畫創造了有點特殊的法文台詞,讀起來相當有趣。

Camille Potte 以《蛙蛙王子漫遊錄》獲得最佳新人獎


另類漫畫合輯獎(Prix BD alternative)頒給了《髮膠雜誌》(Hairspray Magazine)與《女性超級挫折感》(Fanatic Female Frustration)合輯。前者出版世界各地女性漫畫家作品,後者則集結多位女性作者畫作,向已逝美國女性漫畫家 Aline Kominsky-Crumb 致意。這兩部刊物團隊上台領獎時,均提到安古蘭漫畫節承辦單位近來爆出的遭性侵雇員被解雇的風波,希望團隊正視性平議題。


最佳另類漫畫合輯獎得主針對性平爭議發言。


最佳人氣獎(Le Prix public)頒給了比利時漫畫家艾莉克斯・葛杭(Alix Garin)自傳作品《難以穿透之慟》(Inpénétrable)。葛杭描寫自己如何為性事難言之隱找到出路,這本自傳漫畫跟她先前人氣作品《不要忘記我:我與阿茲海默阿嬤的公路逃亡之旅》遙相呼應。


最佳人氣獎頒給《難以穿透之慟》


日本漫畫家駕籠真太郎以《超級看護》(Dementia 21)獲頒最佳系列漫畫獎(Prix de la série)。這系列作描述一名年輕看護遇上各式各樣老年人的妙事,以日本高齡社會為背景,日常生活中也可發生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聞軼事。


最佳系列漫畫獎駕籠真太郎《超級看護》。


最佳兒童青少年漫畫獎(Prix Jeunesse)則由法國漫畫《回到福島富岡町》(Retour à Tomioka)獲獎。故事描寫兩姊弟在福島核災後,試著回到老家。法國編繪團隊以日本福島為背景,結合日本核災與妖怪元素,不但在安古蘭獲獎,也獲法國動畫公司青睞,即將改編成動畫長片。


最佳兒童青少年漫畫獎《回到福島富岡町》。


其實每年重頭戲不只最後一晚的好書競賽頒獎典禮,第一天開幕典禮揭曉下屆終身成就大獎(le grand prix)得主,也是漫畫節焦點。今年法國漫畫家阿努克・希卡(Anouk Ricard)打敗法國同業莫莉絲(Catherine Meurisse,曾在查理周報工作)與美國漫畫家艾莉森.貝克德爾(Alison Bechdel,《歡樂之家》〔Fun Home〕作者),抱回大獎。

希卡筆下角色大都是獸頭人身,故事荒謬有趣,2023年曾以《百變獸超人》(Animan)獲安古蘭評審團特別獎。今年開幕典禮宣布終身成就大獎得主時,現場歡呼聲響起。我身邊有些資深漫畫評論者不以為然,認為她的作品較像是兒童青少年圖書,沒有什麼代表作。出版她許多部作品的2042出版社(先前名為2024)2016年曾來台參加屏東縣國際漫畫節。


終身成就大獎:阿努克・希卡。


希卡筆下角色大都是獸頭人身,2023年曾以Animan (上圖中)獲安古蘭評審團特別獎。

  
▌安古蘭漫畫節展覽:英漫日漫各有魅力,辦展凸顯編劇角色

一個漫畫節推出的展覽跟活動整體調性相關,安古蘭漫畫節今年邁入第52屆,展覽與活動也不斷調整。這幾年主辦單位推出人氣日漫展,吸引哈日的年輕族群前來參加這個長青的歐洲漫畫盛會。今年的三場日漫展,引來大批民眾在寒冬街頭至少花兩小時排隊,漫畫節四天下來熱度不減,天天大排長龍,令人佩服。

2025年三場日漫展:白浜鴎《魔法帽的工作室》展、田邊剛「洛夫克拉夫特」展、《海盜戰記》展。


《魔法帽的工作室》講述小女孩Coco學習當巫師的修業過程,展覽刻意選在安古蘭一棟中古世紀建築展出,相當契合作品的西洋古典氣息。但也因為古蹟展場空間狹小, 無法容納慕名湧入的漫迷,人潮從展場門口沿著街道一路滿到街尾。我不想在寒風中排兩小時隊,乾脆咬牙摸黑起床,九點抵達展場,當時還看得到展場門口。十點快開幕時,排隊人龍已經長到街尾。走進會場,白浜鴎精心架構的劇情及精雕細琢的畫面,確實很適合在古意盎然的建築內呈現,彷彿這裡就是主角修行的魔法工作室。漫畫節期間,常看到打扮成書中巫師造型的漫迷漫步街頭,如果他們走著走著突然騰空飛起,應該也不會太意外。
 


《魔法帽的工作室》展在古意盎然的建築舉辦。


改編美國恐怖小說家洛夫克拉夫特(H.P. Lovecraft)作品的日本漫畫家田邊剛特展,由法國策展人基勒貝(Xavier Guilbert)操刀規劃,展場依照日漫版調性以黑白為主,有時將漫畫中的奇幻生物或場景放大輸出為展場背景,觀眾彷彿走入克蘇魯神話的恐怖世界,精采極了。


策展人Guilbert介紹田邊剛的洛夫克拉夫特作品展。


幸村誠《海盜戰記》Vinland saga)展則再現維京船,船隻不時吐出白煙製造海盜世界詭譎氣氛,也可近距離觀賞作者原稿。策畫《魔法帽的工作室》與《海盜戰記》展的安古蘭亞洲區藝術總監 Fausto Fasulo 表示,白浜鴎成功地將西方奇幻元素納為所有,轉化成令人心動的故事,無論日本或外國讀者都相當喜愛。今年展出的三部日漫均取材西方元素,日本漫畫家將這些養分成功轉換成自己的敘事血肉,打造出動人作品,讓外國漫迷心甘情願排隊看展。


安古蘭亞洲區藝術總監 Fausto Fasulo 導覽《海盜戰記》展。


2024年終身成就大獎英國得主波希.西蒙絲(Posy Simmonds)個展「Herself」在安古蘭博物館舉行。入口放映一部前導短片,影像由西蒙絲的手記畫作組成。她當年看著電視上的伊拉克戰爭報導,決定把報導中的士兵臉龐都畫成孩子,與戰爭形成強烈對比。這系列圖像搭配英國歌手瑪莉安.菲絲佛(Marianne Faithful)滄桑的歌聲,令人感慨萬千。進入主展場前,通道上掛著兩幅性別演化史。女性從小女孩、少女、成年婦女到老,型態萬千,男性從小到大則幾乎穿著類似的服飾。西蒙絲作品犀利又幽默,讓許多觀眾經過時會心一笑。

其實巴黎龐畢度中心圖書館已舉辦過西蒙絲小型展,以展示作品原稿為主。安古蘭西蒙絲展策展人德蒙特(M. Demoëte)與邁當納(D.Macdonald)則在原稿外加碼介紹西蒙絲欣賞的英國漫畫家,展現英國從古至今豐富多樣的圖文創作。展覽一隅還可看到西蒙絲14歲時的手作小誌 Herself 復刻版。她嘲諷當時女性雜誌與廣告內容,結果被老師沒收。還好當時有拿回來,我們現在才有機會看到這位長青藝術家中學時已萌芽的叛逆漫畫魂。
 

2024年終身成就大獎得主西蒙絲特展,有她中學時創作的個人小誌Herself


西蒙絲畫出女性成長歷程的變化,黑色幽默令人會心一笑。


這幾年,安古蘭漫畫節不再只把焦點放在漫畫創作者,也關注編劇、上色師等漫畫產業工作者。紙博物館舉辦獲獎編劇茱莉.碧蒙(Julie Birmant)個展「瘋草」。她曾將畢卡索、達利還未成名前的青澀年代寫成漫畫劇本,也曾訴說舞蹈家伊莎朵拉.鄧肯(Isadora Duncan)與多位特立獨行的法國女性故事,獲頒葛西尼漫畫編劇獎(prix Goscinny)。展覽現場以跟她長年合作的法國漫畫家克里蒙.烏博希(Clément Oubrerie)的圖像作為裝飾,充滿流動感,與主題「瘋草」相呼應。

畢卡索的蒙馬特Ⅰ:摯友,戀人,與破舊的洗衣船工作室

畢卡索的蒙馬特Ⅰ:摯友,戀人,與破舊的洗衣船工作室

Dali 

Isadora

Isadora


茱莉.碧蒙出席個展「瘋草」。


Hyper BD展跟安古蘭新秀獎比賽得獎作品都在「新創作空間」(l'Espace nouvelle création)展出,展示作品風格更具實驗性。漫畫家 Bingo 把先進軟體擱在一邊,採用早就被淘汰的法國網路電話機 Minitel 作畫。向來愛搞笑的法國漫畫家 Antoine Marchalot 不改本色,AI 對藝術家造成生存危機,他則用 AI 程式製作一個「四格漫畫生成器」,觀眾可現場參與生成,產出的漫畫總是讓人又氣又好笑。


漫畫家 Bingo 用古早的法國網路電話機 Minitel 作畫。


法國漫畫家 Antoine Marchalot 的人工智慧漫畫生產器。


安古蘭台灣館今年則有金漫獎大獎得主阮光民、丁柏晏、日下棗、謝東霖、葉馨文、JULAI、房瑞儀、藥島參展,展館設置在安古蘭火車站附近的「日漫城市」館(Manga city),相當占地利之便。台灣館主視覺由常勝繪製,漫畫節期間舉辦數場講座與現場繪畫表演,國人漫畫家們也一起參加國際版權市場活動,推廣台灣創作。

▌承辦公司捲入metoo事件,法國漫畫界聲援受害員工

安古蘭漫畫節一月底開幕前,法國《人道報雜誌》(L'Humanité Magazine)一篇專題報導在法國漫壇投下震撼彈。報導點出承辦漫畫節多年的第九藝術公司(9e Art+)諸多問題,除了財務不夠透明,票價飆漲,跟法國某速食公司合作後高度商業化做法也遭批評。還有多位員工匿名指控公司的管理問題,某些記者被列入黑名單,而公司負責人彭度(Franck Bondoux)引進近親的作法也被認為不妥。

人道報並指出,去年漫畫節期間,第九藝術公司一名女性員工遭合作廠商迷昏後性侵,卻遭公司以行為不當為由解雇。這起事件令人聯想起入圍奧斯卡的紀錄片《黑箱日記》(Black Box Diaries中記者伊藤詩織的遭遇,伊藤奮鬥多年後才獲勝訴。為了保護這名員工個資,人道報採用她的化名克蘿耶(Chloé)稱呼。克蘿耶已請律師處理此事,第九藝術公司則否認克蘿耶說詞。法國文化部長達狄(Rachida Dati)對此事表達嚴重關切。

彭度團隊處理方式引發漫畫界人士不滿,透過網路群起抗議,安古蘭首位女性終身成就大獎得主賽斯達克(Florence Cestac)也挺身而出,要求彭度辭職。法國漫畫獨立出版社工會(le Syndicat des éditeurs alternatifs,S.E.A.)表態支持克蘿耶,建議安古蘭漫畫節協會(l'Association du FIBD)別再跟第九藝術公司續約。

安古蘭開幕典禮時,在場漫畫界人士對彭度冷淡。警方以有心人士想藉機搗亂為由,禁止漫畫節期間進行示威遊行,但不少民眾還是打著嘉年華會名義上街抗議。安古蘭新世界館(Le Nouveau monde)以獨立出版社為主,不少出版社攤位都張貼海報聲援克蘿耶。漫畫節最後一天依慣例舉辦記者會,以往並未管制參加者,今年第九藝術公司卻拒絕一名獨立漫畫出版社工會代表入場。記者會上,人道報記者瑟芒(Lucie Servin)與彭度針鋒相對,氣氛緊張。

第九藝術公司承辦漫畫節18年來,讓小城漫畫活動逐漸變成大型國際盛會,但近年來陸續引發爭議。比如,2016年的終身成就大獎候選名單全是男性漫畫家,女性漫畫家群起抗議,廣獲同業聲援。當時彭度辯稱,博物館館藏也沒有什麼女性藝術家作品,引發眾怒。2022年安古蘭團隊計畫邀請法國漫畫家巴斯提昂.維衛斯(Bastien Vivès)辦展,引起譁然。維衛斯部分作品涉及亂倫與戀童,他也曾在網路上以惡毒言論攻擊捍衛女權的漫畫家 Emma。這項展覽計畫後來因反對聲浪告吹。

儘管今年漫畫節的票價大幅調漲,但精采多樣的展覽依舊吸引大批民眾參觀,然而第九藝術公司內部確實不少問題有待解決。法國國家出版社工會(le Syndicat national des éditeurs)表示應以良好方式公開招標,解決漫畫節嚴重的財務問題。法國漫畫獨立出版社工會SEA也聲明,安古蘭漫畫節是公共財,並非少數人的私有物,他們呼籲提供承辦公司諸多資源的公部門正視此事件。或許趁這次風波對漫畫節徹底總體檢,改由新團隊接手經營,也不失樁美事。
 


謹以本文向長期關心台灣漫畫的法國資深漫畫記者暨策展人Florian Rubis致意。

我國2011年由新聞局委託陳弘耀工作室在安古蘭漫畫節設攤試水溫,Florian Rubis身為ActuaBD漫畫新聞平台資深記者,率先報導台漫參展訊息,從此每年定期追蹤參加安古蘭的台漫。他在2015年曾與當時的安古蘭藝術總監Stéphane Beaujean造訪台灣。Florian除了擔任策展人,也參與巴黎 SoBD 漫畫沙龍團隊多年,曾為前駐法代表吳志中專程介紹巴黎這項行之有年的漫畫活動。

今年Florian在安古蘭漫畫節開幕前猝逝,手上籌備多年的台灣漫畫專書法文版尚未出版。他曾託人詢問國內文化主管單位及文策院是否可能提供奧援,但後者均不認為此書對台灣漫畫海外推廣有助益,僅有一位學者表態支持。


2015年法國資深漫畫記者Florian Rubis曾造訪台灣,左為前輩漫畫家陳弘耀與經紀人Amigo。


 


作者簡介

1973年生,屏東人。台大歷史系畢業,曾修讀插畫家陳璐茜的課程,後從事插畫創作。 1999年赴法求學,先後就讀於法國安古蘭藝術學院漫畫組與炮提葉動畫導演學校。2007年入選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新秀獎,2008年作品於俄國 Boomfest漫畫節獲獎,2010年參與漫畫合輯《特別漫畫》第三集,獲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另類漫畫獎」。同年參與Taiwan Comix團體創立,2012年受邀規劃巴黎龐畢度中心「漫畫星球」台灣週活動。現旅法持續創作中。漫畫作品有《我的青春、我的FORMOSA》《Fudafudak閃閃發亮之地:Formosa環保小農奮鬥記》
fb:Ulysse亂彈:歐洲動漫/風景Note de BD
OKAPI專訪:斷掉的語言用舌頭補起來,斷掉的文化她用漫畫補回來──專訪漫畫家林莉菁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國際婦女節的今天,一起看5篇女力滿滿的文章

婦女節來自女性為自己爭取平等權益的抗爭運動,雖然時至今日性別待遇差異仍未完全消弭,但從古到今為此邁出或大或小步伐的人們,都值得我們認識並傳頌。

229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