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一起翻雜誌

【雜誌的故事】你必須有意識的消費、支持你想要的理想生活──《Shopping Design》

  • 字級

雜誌不拘泥於既定的風格,總是隨著時代的脈動而改變。好的雜誌能夠表現出書本無法呈現,只有雜誌才有的時代性、時尚感、情報性、以及一種高亢感。

雜誌創刊──一群認真生活的人用心的經營生活的故事,我們邀請雜誌的靈魂,一共四位總編輯分享雜誌的生成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敘說每一期的核心與信仰,帶領讀者探索不一樣的生活與體驗。


《Shopping Design》創刊原由

生活的優雅和浪漫 文/《Shopping Design》總編輯李惠貞

您想喝點什麼?

在(法國)咖啡廳裡,你最常聽見的回答就是一小杯黑咖啡。……一小杯黑咖啡的重點在於,你不會外帶,會坐下來慢慢喝,讓慵懶、舒適、白日夢的時間延長為好幾個小時。【註】

對那個與優雅和享樂劃上等號的國度來說,即便是買一小塊蛋糕,也值得細細挑選,為它的包裝(使用什麼緞帶、為了誰)等細節推敲一番,「彷彿一種儀式」。決定要買哪個蛋糕和哪種蛋糕本身就是種快樂。

那過程令我們困惑(現代人不總是急著趕去哪裡?),但那目的,我們卻不陌生。很長一段時間,「美好生活」這字眼充斥在我們身邊各式文宣,但是,在談論「美好生活」之前,恐怕我們得先釐清「美好」和「生活」的定義。

曾在某個演講場合中,我說,「你的時間和空間如何運用,就代表了你的生活品質。」我的意思是,我們都不是大富翁──即使是大富翁,一天也只有24小時──你有限的時間和金錢如何運用,就是你具體「生活」的本質。而你我對這兩者的「運用」(消費、使用),無形中也共同決定了我們社會的樣貌──什麼東西將會延續、什麼東西卻會消失

我們希望「什麼」留下來?便宜卻不耐久的商品、方便卻不健康的食物、有名但未必有價值的品牌?我們希望自己居住的城市街道有什麼樣的風景?咖啡館、書店、公園、超市……哪一樣可以消失?

每一個人對生活的看法,以及對「好東西」的標準,都在形塑我們共同走向的道路。我們都想要「美好生活」,但你是否能具體描述?而你所參與的推動力,是讓我們離「美好生活」更近,還是更遠?

不只一次以《千年繁華》為例,作者壽岳章子只一揮,便知手中那把有名的內藤掃帚好在哪裡;職人的心思與工夫,在這一遞一試當中,彼此了然於心。「光有好工匠一方絕對不夠,還一定得有夠鑑賞力的使用人來守護它。」

伊姆斯:創作,到真實之路

伊姆斯:創作,到真實之路

經典設計大師伊姆斯夫婦之孫伊姆斯.狄米崔歐斯來台受訪時曾說,「設計其實是生活技能,不是專業技能。」設計,並不是漂亮的外衣,真正的好設計,必定源自於對生活的關注和講究。而美好生活的實踐,唯有建立在製造與使用兩方對等的品味之上,才有可能。這正是生活風格雜誌之所以必要存在的原因。在消費之前,必先知道我們是有選擇的;而在選擇之前,要先擴大我們的認知,要有鑑賞的能力,要對「美好」有更高的標準

這也是《Shopping Design》所追求的宗旨──喚起消費的「意識」。生活是美好的,但前提是,你必須有意識的消費,有意識的支持你想要的理想生活。

Coco Chanel來說,口紅或許是她的信仰。而有意識的消費、對設計的理解,以及對生活「質」的看重,就是我們的信仰。希望它也能成為你的。

【註】首段對話出自《精準的閒晃》,大是文化



《Shopping Design》總編輯的話


紙本所述說的事
 文/《Shopping Design》總編輯李惠貞

一張紙有什麼力量?當全世界都在滑手機,那些飽含陽光風雨、從林間樹梢旅行到我們手上的紙張所承載的圖文,還具有什麼樣的意義?

網路大幅佔據了我們的時間,它的影響是全面性的──減少了人與人面對面交流的需要;減少了孩子們在巷弄裡踢球、自創遊戲的風景;減少了出門購物的必要;減少了思索、享受寧靜的可能,並不單單只是閱讀載體的轉移。

不妨觀察一下,身邊滑手機或平板的朋友,有多少是在「閱讀」?又有多少機會值得我們這樣樂觀:當你想讀一部小說、一篇散文,或是某個主題的深度整理和詮釋時,會興沖沖開啟電腦、手機或平板?我猜想大部分人打開這些電子載體的原因並不是為了閱讀(這裡所指的不是一般資訊性的瀏覽);少部分還是有的,每年宣稱都在成長的電子書,以及我自己身邊的朋友,還是有隨身攜帶一台kindle讀小說的;但除了那些未必符合我們對閱讀期待的手機短文也算在電子「書」之列,會在數位載體上讀小說的,我推測本來就是重度閱讀者。換言之──至少就目前來看,我並不認為時間的重新分配對推廣閱讀有益;原本就尚未養成閱讀習慣的讀者,恐怕有了更多分心的理由。因此,重點倒不是紙本的存亡或環保問題(電子產品是否比紙張環保還很有爭議),而是「閱讀」這件事,我們該如何看待。

今年竹尾紙業邀請原研哉先生所策的展PAPER SHOW 《SUBTLE》手冊上,有這麼一段話:「資訊、知識被編輯製作成紙本書之後,就無法被修改,而這正是紙本書確切的價值之一。……必須反覆推敲,最終才得以成書。……如果將吸收資訊類比為攝取食物的話,紙本書的製作過程就等同於最美味之盛宴的調理過程。

紙本閱讀讓你無從分心,它沒有聲光效果,沒有突然跳出的訊息干擾,不能hyperlink到任何地方。它保留空間讓你思索理解想像,與自己獨處對話,和困難的文字搏鬥,試著解答作者丟出的提問,在腦海中描繪沒有具體形象的心靈幻想。它讓你離開「這裡」,給你新的視野、新的力量,得到應對人生的能力

那是某種深化的東西,不是「廣度」的快樂,而是「深度」的快樂。

我不敢期待這世上有任何事物會永遠存在,有些東西註定會消失,必有其消失的理由。但我企盼我們清楚知道失去的是什麼,取而代之的又是什麼。而那必須確實是我們真心想要和需要的

生命的尋路人:古老智慧對現代生命困境的回應

生命的尋路人:古老智慧對現代生命困境的回應

我個人最美好的閱讀經驗之一,來自《生命的尋路人》。它讓我知道,人有許多潛能,天生具有各種與世界相處、生存的能力。任何新科技的發明,都不該讓我們自身的能力削弱,而應當更拓展。任何以「進步」為名的文明,若不是將人的潛能更發揮、讓世間萬物更欣欣向榮、讓整個社會更圓諧,都不能鼓吹自己值得被大眾擁抱。

去認識不同的文化,去思索我們的未來,去想像一個和平、智慧、精神力量飽滿的人類世界。不論紙本或數位,盼望閱讀的能力不在我們這一代消失。盼望我們朝向的,是一個更理想的所在


李惠貞
出版界資深工作者。曾任出版社版權、企劃、編輯,經手書籍曾獲金鼎奬、博客來年度之最(《12歲的天空》)、中國時報開卷週報「美好生活書獎」(《設計私生活》《鐵道建築散步》)、誠品年度推薦最佳藝術書系(tone系列)。現為《Shopping Design》總編輯,企劃主題包括「理想的咖啡館」、「五感民宿」、「設計師帶路×街區散步」、「旅行的意義」等,並於2012年開始策劃每年12月舉辦的「台灣設計Best 100」,從人文、在地、活動、品牌等領域挖掘賦予台灣設計能量的傑出人、事、物。

《Shopping Design》精選

Shopping Design設計採買誌 1月號/2016 第86期

Shopping Design設計採買誌 1月號/2016 第86期

Shopping Design設計採買誌 12月號/2015 第85期

Shopping Design設計採買誌 12月號/2015 第85期

Shopping Design設計採買誌 11月號/2015 第84期

Shopping Design設計採買誌 11月號/2015 第84期

Shopping Design設計採買誌 10月號/2015 第83期

Shopping Design設計採買誌 10月號/2015 第83期

Shopping Design設計採買誌 9月號/2015 第82期

Shopping Design設計採買誌 9月號/2015 第82期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春節特企】過年這樣打掃最舒心!

每到春節除舊布新,你需要的不只是斷捨離的決心,還要有打掃秘訣幫你事半功倍,五篇掃除撇步文章推薦給你,一起用乾淨清爽的房間迎來新的一年!

180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