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詩人╱私人.讀詩

林宇軒/我們已被框架限居在一個現代性的星球──讀吳懷晨《神熵之島》

  • 字級



書寫長詩的台灣詩人吳懷晨是其中的代表。從《渴飲光流》《神熵之島》,詩人的關懷核心從台灣共同體的「政治社會」轉向了「自然神話」,時空的跨度也大幅提升,第二個詩組甚至在短短三行的「發愁」就帶領讀者穿越了五百年。以後記為導論,我們可以看到《神熵之島》書名的由來:延伸李維史陀人類學(anthropology)就是熵學(enthropology)的說法,「神熵」意味著諸神不可逆的消逝、人類不可逆的混亂──我們已被框架限居在一個現代性的星球。

神熵之島

神熵之島

神熵之島 (電子書)

神熵之島 (電子書)


《神熵之島》依照島嶼歷史的時序發展,分為「太古」、「弋獵」、「西番」、「釋美」共四部分,詩集的開篇借用了平埔族神話以建構島嶼的史前史。貫穿整本詩集的主角「山神馬博拉斯」在吳懷晨的筆下化身一隻「台灣大黑熊」,因為BDSM的肉體娛虐而成為「喜痛的奴僕」,性慾的驅力推動著神話前進。這些敘事是否有所本?除了耆老的口傳,吳懷晨更蒐羅、消化了許多的史料,包含《山、雲與蕃人: 臺灣高山紀行》。當鹿野忠雄和布農族人登頂秀姑巒山,不曾離開山的布農族人不認識遠遠可見的「海」,任憑如何解釋都無法明白。吳懷晨「轉譯」了這樣的田野經驗:

黑暗起伏的葉
裡頭有頡頏鹿首,猴尾掛鉤
大山豬獠牙嘶鳴
風枝掩藏了太初大寒
他們不知道「山」是什麼

相較於坊間堆疊文史資料的地誌詩體,這樣的「轉譯」可謂相當成功──保留敘事的戲劇性,同時在「後記」、「補述」留下線索,讓有心的讀者能進一步了解背後的脈絡。

除了將《山海經》的傳說「刑天」搬移到台灣島上進行在地化的展演,吳懷晨也在「
紅彤放肆/綠雲蓬勃/黃燦綻放/紫菫鮮麗/青背嘹亮」、「食我鮮肉/戴我獠牙/飾我俏尾/衣我外皮/祀我顱骨」模擬《詩經》的四字短語,在「柚瓣香、水涓細/頸上裸環貝殼鍊/風質衣裾擺如燕」仿造宋詞韻律,型塑出一種古典的語感,同時讓整體的畫面絢麗斑斕。在字彙上,除了刻意選用餔歠、滃染、崎祪等艱難的生詞,也頻繁出現形象鮮明的連綿詞如囫圇、囹圄、崢嶸、蹁韆、繾綣、氤氳等。誰說書寫台灣的神話,就必須使用淺白口語的文句?有耐心的讀者會發現,整本詩集的艱難生詞隨著詩作推進而逐漸減少,有種「由深入淺」的閱讀感受,這樣的設計對應了當代回望不同時期歷史的難度差異。

《神熵之島》的詩行有一種「動態的體感」,原因來自對「漢字」的珍視,翁文嫻《間距詩學:遙遠異質的美感經驗探索》的「字思維」也許能夠詮釋:

水神密密麻麻澆灌下
朵朵葉葉株株茂密成木木林林
森森雄偉在山神面前的面容髮梢胸膛

疊字在往後的詩組不時變奏:「鬱鬱蔥蔥的木木林林森森/浸淫在花花朵朵的暗香」、「木木林林森森偉偉卅人環抱的巨熊身軀」、「木木嘣嘣林林顫顫/森森轟轟戰慄」,同時展現了「意象語的節奏聲韻」和「修飾語的規模可能」。類似的使用,還可以在「篝火熊熊舞夢境」看到──「熊熊」既是形容詞,也是角色形象的聯想,整體畫面因而躍然紙上。

長詩除了需要重視字詞的肌理,更應該在敘述結構上營造動態感。《神熵之島》的第二部分便以「栓皮櫟蹦跳進後院」、「栓皮櫟蹦蹦跳跳同哼歌」將栓皮櫟的形象營造得極為可愛。又如「舞舞舞」:


舞舞舞,魍影的跳姿
舞舞舞,狐魅的舞言
達芬,取一粟置鍋中蒸煮
藍焰白熾曳夢境,舞舞舞
栗心與焰靈偷情,小米膨脹
恫恫恫,哼歌腥臊餵之以薪
姦情越喜,小米愈發自大
得意身軀脹滿整屋呀

儀式的頑固隱喻貫穿整本詩集的四部分。這些文句說實在地並不好讀,原因除了艱難的生詞,還有文體並非是流暢的白話──吳懷晨刻意嫁接文言筆法,帶領讀者向遠古漫溯。這樣的書寫策略以「字思維」探勘並釋放了漢字的感官潛能,讓扁平的經驗得以轉生,無異於一種「對漢字的復仇」。從狀聲詞的選用,也可以看出這種思維:有時採用恫嚇的「恫」,有時變換為日語勞働者的「働」,往後甚至依情境置換為悲慟的「慟」,展現出不同時代的情感結構。這些狀聲詞搭配標點:具有動態感的波浪號、具有懸宕感的破折號,讀者彷彿真的可以讀到「聲音的形狀」。難得的是,《神熵之島》不只著墨於「舞舞舞」、「働働働」的眾山歡宴和獵人遠征,更對儀式之後的情節有所安置,穩穩地敘事而不落入奇觀式的議題書寫

從第二部分的「勇士」、第三部分的「西番」到第四部分的「□□」,不同的語言和宗教產生越來越多的碰撞,詩行中的「同胞」讀來極盡諷刺:

在文化教室裡,學文化
在世界展望會贊助下,□□學展望
在捐贈的二手編譯書裡,□□二手學
瀕臨保育的方言(官方不認證)

吳懷晨以荒謬卻又寫實的敘事,批判著中心化的霸權:「請你下車,後座位/還給新鮮高麗菜」、「□□的阿妹妹/山地文化村兼職歌舞員/供食宿不含勞健保/混血保障,無經驗可」。以長詩的篇幅來閱讀,我特別喜歡當中的形式變化,包含不時穿插的散文詩、橫書的圖像效果、穩定推進的定行詩節等,這些「不安於室」的段落就如同嘶吼著國罵「干」的山羌,實踐了楊牧主張的「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不變即是死亡」。

不同於過往山水詩、生態詩、歷史詩的類型框架,《神熵之島》在美學層面除了挖掘歷史深度,也極力在漢語/華語之外營造語言交會的情境:英語、葡萄牙語、台語、客語、日語、葛哈巫語乃至注音符號,這些語言在詩集第四部份「跨國勞動,母語雜通」走著陡峭的語法,「台灣」一詞也終於隨著「杉」的植物形象出現,見證島嶼群落的誕生。將《神熵之島》與當代台灣長詩的理型相比較,其不像《石室之死亡》歷史詠懷的並列,也不像《問津:時間的支流》典故對話的充盈,更不像《你是我背上最明亮的廢墟》抒情主體的延展。從時空跨度來觀察,《神熵之島》的關懷涵蓋整座台灣群島,一種大河小說的精神在詩行間流轉;全書追索過往族群歷史的「神話」,對照當代人類在權力之下充盈意識形態的「新神話」,展現了神與人對位的悲哀。

當河變成了「疏洪道」、森林變成了「森林公園」,吳懷晨一方面批判著現代化,另一方面嘗試突破定型的體例和美學。我認為《神熵之島》最終的辯證在於:當歷史成為了神話,神話能夠走向何方?層層遞進的詰問是詩人回頭追索過往的實踐,雜糅自然科學與人文藝術以展示現代性的悲哀,同時兼顧了語言與思想。無可否認的是,當中用以鋪陳歷史情境的艱深詞彙架高了閱讀門檻,這本詩集對一般讀者來說並不容易──歷史畢竟從來都不容易。透過《神熵之島》,吳懷晨以「長詩」朝輕薄的流行詩風重重一擊,同時以厚實的精神詩學勾勒出了我們闕失已久的集體記憶。

 


作者簡介

1999年生,台師大社教系與國文系畢業,北藝大文跨所、臺大臺文所就讀。現為「每天為你讀一首詩」成員,著有詩集《心術》與《泥盆紀》,訪談集《詩藝的復興:千禧世代詩人對話》。 


吳懷晨作品
浪人之歌

浪人之歌

浪人吟

浪人吟

渴飲光流 (電子書)

渴飲光流 (電子書)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2021金鼎獎得獎公布!你喜歡的書有得獎嗎?

    第45屆金鼎獎公布,特別貢獻獎頒給印刻總編輯初安民先生,另以雜誌、圖書、政府出版品、數位出版品等分類公布得獎作品。包含阿尼默《情批》、同獲波隆那拉加茲獎的《HOME》、賀景濱小說《我們幹過的蠢事》、楊双子《臺灣漫遊錄》、張雍攝影散文《牧羊人與屠宰場:庫德斯坦日記》等。完整獎項名單請見金鼎獎官網。

    2944 0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2021金鼎獎得獎公布!你喜歡的書有得獎嗎?

第45屆金鼎獎公布,特別貢獻獎頒給印刻總編輯初安民先生,另以雜誌、圖書、政府出版品、數位出版品等分類公布得獎作品。包含阿尼默《情批》、同獲波隆那拉加茲獎的《HOME》、賀景濱小說《我們幹過的蠢事》、楊双子《臺灣漫遊錄》、張雍攝影散文《牧羊人與屠宰場:庫德斯坦日記》等。完整獎項名單請見金鼎獎官網。

294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