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作家專業書評

沈信宏/明日總會如期而至──評《昨夜的咖哩,明日的麵包》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許多台灣讀者最初接觸木皿泉,可能都是從後作《漣漪的夜晚》開始閱讀。兩部小說雖然都圍繞著「死亡」、「記憶」與「日常」,在敘事手法上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取徑。閱讀兩本以死亡為主題的書或許會讓人覺得有些陰鬱,但神奇的是,悲傷只是路過的風景,心中留下的是更多的溫暖與感動。

在《漣漪的夜晚》裡,「死亡也不是什麼壞事」,亡者依然守望著活著的人們,甚至奇幻地現身於現世或記憶中,以不同的化身與象徵存在。小說強調的,就是那份因為相處過而帶來的影響與改變。不論對方生死,都將會永遠鐫刻在自己的靈魂深處,即使形體逝去,其精神與意志仍然活在親友的身體裡。這樣的豁達與輕盈,原來正是從前作綿延過來的。

漣漪的夜晚【經典暢銷版】:書店員票選「讀了必哭的書」TOP 1、本屋大賞TOP 6

漣漪的夜晚【經典暢銷版】:書店員票選「讀了必哭的書」TOP 1、本屋大賞TOP 6

影子間諜(繼《漣漪的夜晚》木皿泉又一感人力作)

影子間諜(繼《漣漪的夜晚》木皿泉又一感人力作)


相較之下,《昨夜的咖哩,明日的麵包》則更專注地直視死亡帶給身邊最親近的人們的衝擊,更戲劇化地展現角色們如何困在死亡帶來的深淺哀傷與執念之中。亡者的離開,在現實中形成了無可迴避的空缺,逼迫著活著的人思考如何填補這樣的空白。隨著故事推進,讀者能夠看到角色們逐漸學會背負著過去的重量,重新感受生命的溫暖與美好,將看似理所當然的日常生活,轉化成持續前進的力量。

因此,兩本小說形成了不同的時間切面:《漣漪的夜晚》藉由日常的偶然停頓,將時間拉長,死亡與失落淡化為生命中的一種自然狀態;而《昨夜的咖哩,明日的麵包》則從角色去世七年後切入,更細膩而集中地描繪親密角色如何在這段時間裡獲得釋懷與前進的勇氣,從今日跨越到明日。當作者理解了死亡只是人生偶然經過的轉角,除非真正遇到自己的終點,便有了接下來的探索——繼續向前走之後,當亡者不再是巨大空洞的哀鳴,也不是從深淵裡拽著我們的手,那它會是什麼?

昨夜的咖哩,明日的麵包:全新譯本★重松清解說★本屋大賞TOP2木皿泉經典作品【限量作者燙印簽名】

昨夜的咖哩,明日的麵包:全新譯本★重松清解說★本屋大賞TOP2木皿泉經典作品【限量作者燙印簽名】



 

小說題名《昨夜的咖哩,明日的麵包》,巧妙地鋪設了一個精密的機關:暗示了「昨日」與「明日」是小說最核心的主題。小說裡許多角色都困在昨日:

怎知把車開回家後,他根本捨不得拿去報廢,即使知道會花錢,他還是想把車留在身邊。——〈虎尾〉

這個家的三角形,突然少了一個邊。明明少了一個邊,卻勉強維持著三角形的形狀。——〈男子聚會〉

嫉妒、憤怒、欲望——這樣算是悲傷嗎?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總是被什麼給束縛著啊。——〈呣呣呣

但順著故事推進,這些角色們最終都能回到今天。原本只是理所當然地經過的「時間」與「生活」,成為如同食物一般的存在,最終累積為讓角色們繼續前行的能量。

每天工作完就吃、吃完就睡,就只是奮力過日子。——〈呣呣呣〉

動就是活著,活著就是要動!」——〈一樹〉

一開始看起來令人摸不著頭緒的書名,是送給所有現在與未來讀者的小小彩蛋,有趣的是,除了書中鮮明可愛的人類角色,書名的「咖哩」和「麵包」,也在不同故事中輪番出現。


「麵包」一共出現了四次,每一次都層層疊疊地賦予了「明日」不同的意涵。第一次出現時,是在主角最痛苦的時期,街角亮起溫暖的
光。「一條麵包明明沒有多重,感覺卻像懷裡抱著活生生的貓那般暖和,兩人不禁輪流抱著麵包回家。第二次,是「買跟平時一樣的喔」,令人感到乏味厭倦、不斷重複的日常。第三次,日常透過麵包,有了新的意義:「公公在瓦斯爐上架上烤網,直接烤起麵包,還洋洋得意地說,這是烤吐司專用的金屬烤網,是我在京都買的喔。」麵包不再平淡,而成為溫暖生活氣息的象徵。最後一次,麵包出現在第七篇〈一樹〉中,成為對未來的轉化與嚮往。

「咖哩」出現了兩次,都與過去帶來的力量息息相關。第一次,是登山時的秘密武器「豆蔻果實」和馬薩拉茶,「吃了可以消除疲勞」,而看似輕鬆的休閒活動,也在作者筆下擴展成「生死與共」的深刻。第二次則是書名昨夜的咖哩的解答,透過氣味和聲響的描述,讓這一篇特別生動,也勾勒出女主角徹子內心奇特而複雜的特質。

而這次小說新版,除了收錄由日本作家重松清撰寫的解說外,也新增了最後一篇〈黏人蟲〉。搭配原本的末篇〈一樹〉,巧妙地讓過去與未來交織,更補足「過去帶來能量,從今天期待未來」的核心。讀者得以見證,女主角徹子如何累積了無數過去的碎片,最終拼湊成當下的決定,並踏出下一步的旅程。

所有的過去都不曾白費,所有的未來都仍值得期待。《昨夜的咖哩,明日的麵包》想傳達的主題看似簡單,實際上卻並不容易做到。但是,若我們真能認真地度過每一天,便能讓原本痛苦的過去成為自身前進的能量,而未來也將成為值得奔赴的目標。每個能好好把握的今天,都值得感激;每個當下,都蘊含著過去與未來之間完美的平衡。

我們曾錯過多少美好的今天,只為了看似沒有終點的悲傷?小說的魅力,不在於提供擺脫悲傷的虛幻解方,而是透過故事本身,清楚地告訴我們:終究要帶著過往繼續前行。即使偶爾會痛苦到窒息,或咬牙切齒地怨恨,但人生之路依舊漫長,而明日也總會如期而至。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世界難民日 難民是一種「狀態」,不是一種身分

每年的難民數持續增加,加上近期他國戰火衝突不斷,更讓人感覺到「難民」離我們不遠。失去家國的狀態若難以想像,這幾篇文章能帶你入門,畢竟在全球脈動息息相關的今日,我們都無法排除成為難民的可能。

267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