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作家專業書評

廖瞇/每次選擇「看見/看不見」,都決定我是什麼樣的人──讀宋文郁《禮物》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十八歲的我,在寫什麼呢?

十八歲的我,還在寫很難看卻可能得高分的作文,現在的我來讀會想掐死自己的那種。那時的寫作與我,具體來說沒有關係。雖然我知道考試時寫的作文,與平常自己喜歡讀的書,是不一樣的東西。但當時的我卻不知道該如何透過寫作表達自己,透過寫作連結自己。不是我沒有那些細微、想說的話與感受,而是不知道該怎麼做。

因此當我讀到宋文郁的《禮物》時,我真心覺得「厲害」。那個厲害不是文章很厲害,而是她可以在十七、八歲那樣的年紀,在可能被升學或「好作文」綁架的環境,去意識到寫作是表達自己;雖然部分文章仍能感覺到她想透過架構刻意說些什麼,但她還是看見了那個有著細微感受的自己,她寫下那些。

禮物

禮物


▌不想變成一個無法感受他人痛苦的人

《禮物》是宋文郁的散文集,寫作時間從十八到二十一歲。現在她才二十一,卻已經寫出能成書的質與量。我說質與量,我說成書,不是以一個年紀比她大的寫作者立場來讚美她,而是我想像那三年,過去就過去了,如果她當下沒有寫下自己的當下,而是日後才寫,在二十五或是更成熟之後的三十,再回頭寫那段正要進入大學,跨越所謂成年那條線時的所思所想──那麼,那些日後再寫的,肯定與當下自己寫的有所不同。這與好壞無關,而與留下了什麼有關。

其中一篇,與《禮物》一書同名的文章〈禮物〉,宋文郁寫了罹患精神疾病的舅舅。還沒讀之前,老實說我看到「禮物」一詞,並知道文中會寫到精神疾病,我有點緊張,我害怕那種將「苦難」與「禮物」連結,將苦難稱之為禮物的說法。因為精神疾病是痛苦的,不是自己想要。

後來我發現宋文郁說的「禮物」,是舅舅與自己之間的連結,那台紅色小玩具車,是舅舅竭盡所能想對外甥女好所付出的愛,可是那時「我從棉被探出頭,看見那台小車之後感到一陣憤怒,伸手把玩具車打在地上。」「那一刻,我感覺到有什麼東西碎裂了。

我感覺到有什麼東西碎裂了。」小孩會有這種感覺嗎?我相信有,不然不會記到現在。我小時候也有過非常細微的,從表面上來看沒什麼大不了,卻一直記到長大的事件。事件發生的當下不一定明白,但有所感受,這感受存在心裡,跟著自己長大,而後透過書寫,梳理了那離自己很近,當時卻不懂的東西。

宋文郁接受社會系面試時,在備審資料中提到「我想成為一個能感受他人痛苦的人。」讀到這句話時,我停頓了一下。我在想,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某個程度上,我是個能感受到他人痛苦的人。也因如此,我能明白那個辛苦。那個辛苦是無法看不到與感覺不到。那個辛苦是,看到與感覺到後,有時覺得自己無能為力,想躲起來。麻木是自己最害怕,最不想要的,卻在一次次與現實撞擊後,感受到自己的侷限,進而耗能。為了不讓自己被挖空,想選擇性地看見,卻又與本心相違,如此反覆矛盾。

所以與其說「想成為一個能感受他人痛苦的人」,不如說「不想變成一個無法感受他人痛苦的人」。原本就有所感受,需要的反而是在感受他人痛苦後,知道該拿自己怎麼辦?是否行動?如何行動?如果自己也感到痛苦,該拿自己的痛苦怎麼辦?如何在他人與自己之間平衡?有所謂平衡這件事嗎?

這事對我來說一直不容易。因此當我讀到宋文郁說的那句話,我忍不住替她擔心,擔心「這樣的人要如何與自己相處?」而這也是我問我自己的問題。


▌無數次的選擇,決定了我是怎樣的人

但最近我有了新的想法。

曾出版《靜寂工人:碼頭的日與夜》的作者魏明毅,近期出版了新書,書名為《受苦的倒影:一個苦難工作者的備忘錄》。她在一場分享會中提到,不要將自己視為「助人工作者」,因為助人就是手心向上,你要接,就一定有承受不了的時候。「助人工作者是一個人,而公共的參與者是營造一個議題,或是營造一個大環境的改變。」不是將自己視為助人,助人是上對下,助人是給。給一定有所耗能,會有給完的時候。而公共參與者是一個過道,不是終極的回收站。這裡的公共參與者,包括社工、環境運動者、老師,以及每一個看見苦難並想有所回應的人。

靜寂工人:碼頭的日與夜

靜寂工人:碼頭的日與夜

受苦的倒影:一個苦難工作者的田野備忘錄

受苦的倒影:一個苦難工作者的田野備忘錄


不敢涉入太多是因為怕自己耗盡,只要不把自己看得太偉大,就不用怕看見痛苦。不過,話說得那麼漂亮,仍舊會害怕。但這就是一個不想變成麻木之人的人,不斷來來回回的過程。

宋文郁不只是看見人的痛苦,還包括其他生物或細小事物。「大家都記得貓怎麼死,狗怎麼死,但很少人會記得魚是怎麼死的。」對耶,魚缸裡的魚都是怎麼死的?死了之後都是怎麼處理的呢?導遊撈河豚上來給每一個遊客輪流戳戳看,當河豚回到宋文郁的手中,她發現「牠的一隻眼睛破掉了,原本晶亮的眼睛裡面滲出紅色的血和半透明的液體。

我不敢再看牠的眼睛,於是站在船邊,將河豚拋回河裡。心想有其他人會記得二○二○年二月五日,有一隻河豚失去了牠的右眼嗎?

看見死在路邊的老鼠,「我在路邊剎車,猶豫了很久。我想正常人的作法是頭也不回地直接騎走,更正常一些的人或許根本不會在意這隻老鼠……但我決定掉頭回去看牠。」直視那不忍看的,能夠改變什麼嗎?宋文郁說「我也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要選擇看見這些,」但她認為「無數次這樣的選擇決定了我是怎麼樣的人。


▌「看見」的能力,不只有寫作者需要

寫作,要能看見。但看見的能力,不是只有寫作者需要,而是每個人都可以也該有的能力。但這能力是與生俱來的嗎?還是在人生每一次的選擇中逐漸積累?我想到台大經濟系學會候選人的歧視言論,那可能起於「沒有看見」。或看到了,卻視而不見。但他們是長到十八歲才突然變成一個看不見他人痛苦的人嗎?還是在一次次的選擇中變成這樣的人呢?

有人說看不見他人的人,起因於社會結構,若說是結構,那麼所有的人都脫逃不了關係。但結構是讓所有人都不需負起責任?還是每個人都該負起那麼一點責任?若談責任太沉重,那麼就看回自己,在事件當下所處的位置上,自己如何去看待與回應。看見,是積累;看不見,也是積累。而此刻的「看不見」不代表以後沒有機會「看見」,但必須先意識到自己看不見(或不想看見)。

我在《禮物》中讀到宋文郁細細地看,但偶爾她也有不想看的時候,把討厭的東西藏起來的時候,想逃避的時候,而她察覺到自己不想看。看見那個不想看見的自己,才能讓看見繼續下去。


禮物 (電子書)

禮物 (電子書)



作者簡介

大學讀了七年,分別是工業產品設計系與新聞系。認為生命所有經歷都影響創作。著有詩集《沒用的東西》;非虛構長篇《滌這個不正常的人》,曾獲第二十屆台北文學獎年金,2020年臺灣文學金典獎。

瞇是細細地看,慢慢地想。現以文字為生。

【OKAPI專訪】「真實的去認識一個人吧,然後,再多知道一些。」──專訪廖瞇《滌這個不正常的人》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那天他被抓走之後,就再也沒有回來

    陳文成事件已過39年,39年前的這一天,陳文成被發現陳屍於臺大研究生圖書館旁。可疑的死因加上前一天被警總帶走審問,「被自殺」的答案呼之欲出,然而直到今日真相依舊不明。 什麼樣的時空背景讓人「被消失」而無法追查真相?透過不同著作一起記得那段歷史。

    2476 1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那天他被抓走之後,就再也沒有回來

陳文成事件已過39年,39年前的這一天,陳文成被發現陳屍於臺大研究生圖書館旁。可疑的死因加上前一天被警總帶走審問,「被自殺」的答案呼之欲出,然而直到今日真相依舊不明。 什麼樣的時空背景讓人「被消失」而無法追查真相?透過不同著作一起記得那段歷史。

247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