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作家專業書評

有些傷害,包裹在以愛為名的控制和教養之下──讀《我的骨頭知曉一切》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CPTSD ),唸起來繞口又嚴重,若公開承認自己有,還真需要點勇氣。談成長中的創傷,很容易便像懷恨控訴、不識感恩、小事化大⋯⋯旁人甚至都可能想:誰在成長中沒受過傷,過去的何不讓它過去?可是,本書作者真心反問:要是根本從來沒有過去呢?曾經那些肉體與精神創痛已成為深刻的咒,年年日日如影隨形,在日常裡一觸即發。

史蒂芬妮.胡(Stephanie Foo)我的⻣頭知曉一切中,分享她被診斷出 CPTSD 之後的療癒之旅。全書分成五部,第一部「利劍 I am a sword」憶述她成長過程的受虐經驗。這樣形容他人的痛苦可能不太適當,但作者實在寫得引人入勝。讀著彷如重臨現場,同感當年那小女孩無人知曉的努力、恐懼與無助;痛心一個孩子純真的孺慕之情,被狠狠糟蹋和利用;同時也無奈看見,她父母對自身心理缺憾的蒙昧與無能為力。這些經歷,最終把一個敏感忠心的孩子,血淋淋地磨成利刃,傷己也傷人。教人感觸,回顧因果的推演,往往有一種可恨的「合情合理」。

\本書作者Stephanie Foo /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Stephanie Foo(@foofoofoo)分享的貼文


後來史蒂芬妮獨自奮鬥成長,未滿30歲,已在紐約成為出色的節目製作人與記者,並覓得理想伴侶,對當時的她來說,這就是痊癒,以為已從不幸的過去挺過來。可是,她感到在職場、友情或親密關係中都有著重重困難,時常思疑自己在搞砸一切。她自忖,在地球上活了30年,至少有大半時間都處於悲傷之中,真想知道自己有什麼毛病?詢問諮商多年的心理師,終於得到答案:你有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這源自你的童年,並以憂鬱症和焦慮症的方式顯現。

作者形容她長期的精神痛苦如同一頭尖牙怪獸,一次次擊退,仍朝著喉嚨猛撲。診斷結果似乎讓怪獸有了可瞄準的面孔,她毅然裸辭,自那刻開始把「痊癒」視為首要工作。我大概明白這份破斧沉舟的決心,長期憂鬱的倖存者,必定有把自己從深淵拉出的能力和經驗,但問題是,太多次了,教人厭倦疲累,若有機會,會願意不惜代價把自己徹底「修好」。史蒂芬妮感嘆,不斷工作了10年,慣性吃最便宜的主食以及從二手店購物,才終於存夠本錢好好崩潰一回。我懷疑這可能是普遍現象,許多默默承受傷害長大的乖小孩,後來成為有責任心的大人,總是先照顧工作與身邊的人和事,自己連崩潰與療癒的機會也沒有。

史蒂芬妮發揮她記者的本領,全情投入研究 CPTSD 的資訊,並訪問專家學者,在書中深入淺出地解構它的成因與影響。複雜性創傷,是指成長中長期累積的傷害,在意識與潛意識裡,埋下無窮無盡以及難以追溯源頭的觸發點。結果就是,任何日常事物都可能讓大腦反射性地警鈴大作,活在世上本身就像一種威脅。

發明 CPTSD 一詞的茱蒂絲.赫曼(Judith Herman)教授說,「受虐待的孩童必須找到一個方式來保持盼望和意義,否則就只剩下全然的絕望。要對父母心存盼望,孩子必須拒絕最首要、也最明顯的結論,那就是父母有極大的問題。孩子會盡其所能地為自己的命運提出解釋,使父母免受一切責任。受虐的事實不是被阻隔在意識與記憶的高牆外,就是被最小化、合理化和原諒,好讓所發生的真實事件不會被視為虐待。

因此,複雜性創傷在形成當下很難察覺,許多人到長大後,因各種身心困擾或疾病就醫,才回溯出,原來自己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創傷。有些傷害,通常包裹在以愛為名的控制或教養手段下,而當愛與傷害掛勾,孩子若無法理解這矛盾的訊息,唯一的出路便是怪罪自己,造成自我價值低落、低自尊人格,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愛。

在書的第三部「產物 I am a product of a place」裡面,作者重訪她的成長地聖荷西,訪問老師、社工,和跟她背景相彷的舊同學,探討移民文化以及制度的漏洞,如何長久造就虐童案的黑數。她亦回到家鄉馬來西亞怡保,從自小寵愛她的姨婆口中,傾聽幾代華人顛沛艱苦的生命故事,逐漸勾勒出他們被時代形塑的歷程。

作者是馬來人西亞華僑,2歲隨父母移居美國加州聖荷西
她13歲時父母離異後便沒再見到母親。她跟父親生活一陣子後,亦被父親遺棄。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Stephanie Foo(@foofoofoo)分享的貼文


我覺得作者造訪故鄉,了解長輩的故事這份用心很溫暖。要談「原諒」,或光是「接受」,有時候就像無法攀越的巍峨高山,可是,經由「理解」的小徑,卻能蜿蜒地悄悄抵達;沿路哀悼那永不可得的美好童年,送別那不曾存在的理想版本的自己,然後抬頭發現,眼前的視野高度已經不一樣了。

另一方面,史蒂芬妮積極嘗試各種療法(不禁讚嘆她的「崩潰」方式非常上進),比如心理治療範疇裡的 IFS(內在家庭系統,Internal Family Systems)EMDR(眼動身心重建法,Eye Movement Desensitization and Reprocessing),參加支持團體、佛法講座,亦體驗針灸、呼吸療法、按摩、聲頻浴、冥想、瑜珈,甚至服用迷幻蘑菇。讀著她坦誠的分享,感覺像看美食達人的開箱試吃心得,其中有踩雷的、無感的、有效但短暫的,或喜出望外的。讓人了解到,現代的療法五花八門,效果因人而異,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跟治療師,不單只需要時間、財力與人脈資源,也講求運氣、勇氣和緣分。

閱讀作者的療癒故事最教我深刻的是,當她對愛侶坦承自己的諸多毛病,並保證會努力收拾自己的爛攤子時,對方卻說:「就算你永遠無法克服某些事情,也沒關係。」這句話,對一個孤身在大海游得筋疲力歇的人來說,如同救生圈。有了它,不會讓人停滯不前或擺爛,而是讓一直被恐懼跟自責扯後腿的人有了喘息空間,更有力量游到彼岸。

《我的⻣頭知曉一切》是一本故事性與知識兼俱的療癒自傳,至於作者最後有沒有成功「修好」自己,殲滅那隻尖牙怪獸?答案並沒有 Yes or No 那麼簡單。不過在「作者的話」裡,史蒂芬妮已貼心預告,這本書有個快樂的結局。

我的骨頭知曉一切

我的骨頭知曉一切

我的骨頭知曉一切 (電子書)

我的骨頭知曉一切 (電子書)

 


作者簡介

陳麗琼,70年代生於香港,80年代移民澳洲,皇家墨爾本科技大學平面設計系畢業後,回到香港當平面設計師。2006年移居臺灣,曾是臺北上班族,現在是自由插畫師、作家。經營臉書粉絲頁「我愛陳明珠」。
重視早餐,喜歡閱讀、繪本。天蠍質重。養過四隻有人名的貓,現與13歲的陳明珠(貓)居於淡水。
著有《Emily的貓》、《小港包的台北五四三》、《我愛陳明珠》《陳明珠愛我》《黑的扭蛋機》《指繪快樂》。最新作品為散文集《想念的總和》

✎OKAPI專訪:「我想證明自己沒那麼脆弱了,因為我敢讓別人看到我的傷痕。」──專訪 Emily Chan《想念的總和》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當他們透過鏡頭看世界,他們看見什麼?

植田正治、藤原新也、森山大道、長島有里枝、中平卓馬,我們該如何理解這些日本大師的攝影作品?

345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