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一起看圖文

馬尼尼為 / 在悲劇面前,不別過頭去──無字繪本《遷徙者》

  • 字級


《遷徙者》獲得多項繪本大獎,描繪一群擬人化的動物在黑暗中前行。(圖/《遷徙者》封面)


看到《遷徙者》Migrants)的封面,一群擬人化的動物在黑暗中徒步向前方,就有種了然於胸的感覺——這是「地平線」繪本,攤開展開就是一條長長的路。Migrants,或我們俗說的「移民」之中,有好有壞,壞的指向「難民」一方,好的則指向更好生活的「移民」;當然還有中間地帶,用了「遷徙」就大大中性了這一詞。不過,依書中動物形象、情節、顏色,我很自然想像成「難民」方向,很明顯這也是作者對「難民」的想像,扶老攜幼、簡單的行囊、炊具,特別是那些花布衣、長裙,讓人聯想到某些特定族群,不由得想,這是不是一種「典型」的難民想像?

作者渡邊依莎(Issa Watanabe)的創作契機主要來自瑞典攝影師 Magnus Wennman 拍的難民照片「Where the children sleep」,拍的正是日前發生地震悲劇的敘利亞,地震沒發生前,已有大批人民因為戰爭流離失所,家園被燒被炸,他們露宿路邊、樹林、沒有床、沒有遮蔽物或是難民營,攝影師拍下這些孩子在貧乏、恐懼中的臉孔身影。作者深受震撼。


於是 Issa Watanabe 毅然選擇了這個沉重的主題來畫繪本!並花了兩年的時間完成。可以想像,主題沉重吃力,需要極大的決心。選擇「無字」、「無言」也可能是最好的做法。作者一開始設計一個死神跟隨著難民們,一路上盡是黑夜,一直到盡頭都沒有白晝,我很佩服這樣的做法,黑夜沒有那麽快結束,結尾她只是隱晦地畫了一排紅花。難民並沒有抵達新的家園,他們還在路上。

死神與大鳥一路跟隨著這群遷徙者。
《遷徙者》© Issa Watanabe/大塊文化 Migrants © 2019 Issa Watanabe / Libros del Zorro Rojo

本書結尾只隱諱地以紅花象徵。
《遷徙者》© Issa Watanabe/大塊文化 Migrants © 2019 Issa Watanabe / Libros del Zorro Rojo


我不由得想,如果把「Where the children sleep」的照片和這本繪本放在一起,何者較能撼動讀者?也不由得想,這是在比較「攝影」和「繪畫」誰的影響力大,但這並無法比較;又想到,在悲劇面前,「繪畫」能做的少之又少,甚至完全沒用,而這樣一本由始至終「黑暗」的繪本,它的存在是具有量體的,至少有人要去挑戰這樣「沒有光明、但確實存在」的主題。當然我是相信繪畫藝術的,它提供了我們對悲劇的想像的距離與反思空間。

我又不由得想,為什麼這本繪本可以如此「成功」?是因為它的視覺美感與疏離效果嗎?老實說和那系列攝影比較,照片和文字敘述對我的深刻遠大於繪本,那系列照片也可以製作成繪本不是嗎?可是,人們不想直視痛苦,幸福的人們不想看見那些破壞胃口的畫面;但作者 Issa Watanabe 說,看到那些事實,除了畫畫她能做什麽呢?我相信絕大部分的人,看過之後也只是一走了之,是因為作者的善心,雖然無法「做什麽」,卻能夠轉化成細膩溫柔的筆觸與構思。繪本裡,死神溫柔的樣子,以及大鳥安撫死者的畫面、大小動物的扶持、擁抱等互動,令人感受到悲憫的融入,也許這就是本書的成功之處。


《遷徙者》© Issa Watanabe/大塊文化 Migrants © 2019 Issa Watanabe / Libros del Zorro Rojo

 

遷徙者

遷徙者



作者簡介

馬來西亞華人,苟生台北逾二十年。美術系所出身卻反感美術系,三十歲後重拾創作。作品包括散文、詩、繪本。著有《帶著你的雜質發亮》《我不是生來當母親的》《以前巴冷刀.現在廢鐵爛:馬來班頓》《馬惹尼》《我的美術系少年》《馬來鬼圖鑑》等十餘冊。最新作品為《多年後我憶起台北》

2020 年獲OPENBOOK 好書獎「年度中文創作」;桃園市立美術館展出和駐館藝術家;2021 年獲選香港浸會大學華語駐校作家、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臺灣書寫專案〉圖文創作類得主、鍾肇政文學獎散文正獎、打狗鳳邑文學獎散文優選、金鼎獎文學圖書獎;2022年獲台北文學獎年金類入圍。
 
曾任臺北詩歌節主視覺設計,作品三度入選臺灣年度詩選、散文選,獲國藝會文學與視覺藝術補助數次,現於博客來OKAPI、小典藏撰寫讀書筆記和繪本專欄。同事有貓三隻:阿美、來福、巧巧,每天最愛和阿美鬼混;也是動物收容所小小志工。

Fb/ IG / website : maniniwei

✎作家金句:「愛,就是去知道你所不知道的其他生命。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言論自由日 長大後,你也開始隱藏、審查自己的聲音嗎?

1989年4月7日鄭南榕為了「爭取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自焚明志,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的噤聲,恐怕難以想像那種恐怖。限制言論自由的影響甚大,包含歷史的斷裂、名士的殞落、藝術文化的斷層等等。透過五篇文章,一起體會自由的可貴。

331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