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鹹水傳書機

前谷歌工程師出書自爆:我當年利用完美的「勵志人設」錄取哈佛──回憶錄《接受》

  • 字級



勵志故事與社會新聞的差別,有時只在於一個是喜劇收場,一個以悲劇告終。然而我們是否想過,左右悲喜的轉捩點究竟為何?

艾美.尼菲爾德(Emi Nietfeld)的人生前半場正是個由悲轉喜的勵志故事。打從11歲那年父親出櫃離家,她便與患有嚴重囤積症的母親住在髒亂的屋子裡,少女時期幾度出入精神病院與寄養家庭,還一度無家可歸。但最後她排除萬難進入哈佛大學,2015年畢業後陸續進入谷歌和臉書擔任軟體工程師。她憑著毅力擺脫原生家庭困境,從問題少女變身矽谷新貴,活脫脫是美國夢的最佳例證。

然而,一個出身弱勢的少女,能靠自己的「毅力」翻轉階級?當社會集體頌揚「有志者事竟成」的勵志楷模,是否暗示其他仍在底層的弱勢族群不夠努力?是否等同在替失能顢頇的社福系統開脫?尼菲爾德不願成為勵志故事主角,也拒絕替這種價值觀背書。她在個人回憶錄《接受:從精神病院倖存的哈佛女孩》Acceptance: A Memoir)鉅細彌遺地寫出飄蕩的成長歲月,詳實呈現美國失控的社會安全網與僵化的官僚體系如何一步步將她推入深淵;早熟的她又是如何看透社會對「勵志故事」的病態癡迷,最後順勢利用「逆境求生」的人設為槓桿,替自己翻轉命運。

Acceptance: A Memoir

回憶錄《接受》(Acceptance: A Memoir

尼菲爾德11歲時父母離異,父親出櫃公開跨性別身分,並與妻子展開監護權大戰。尼菲爾德私心想留在改名為「蜜雪兒」的父親身邊,但社福單位認為她的母親似乎是更「穩定」的人選。對社福單位而言,「穩定」是無可動搖的圭臬,意謂不添亂,不會給他們徒增早已超出負荷的工作。尼菲爾德的母親有大學學歷又任職公家單位,看似經濟獨立的知識分子,理應是穩當的監護人,但她患有嚴重影響生活作息的囤積症,只是還清醒到懂得隱匿病情,讓社福人員上門查訪時只看見完美表象。

母親最終順利取得監護權,母女倆同住在滿室垃圾、鼠患肆虐、連熱水都沒有的屋子裡。然而尼菲爾德最大的困擾並非惡劣的居住環境,而是母親強迫她接受心理治療──母親擔憂前夫會對監護權判決提出上訴,因而希望藉由心理治療的醫療紀錄,證明前夫造成女兒的心理傷害。不只如此,她一口咬定尼菲爾德患有注意力缺失症(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簡稱 ADD),強烈要求醫師用藥。尼菲爾德被迫服用各種藥物治療不存在的疾病,當她向醫師求救,醫師卻選擇相信母親,並開出更多藥來抑制她的恐慌。

屢次求救無效,孤立無援的尼菲爾德開始自殘,甚至企圖自殺。13歲那年她住進精神病房接受治療,精神科醫生終於發現她的母親才是問題主因。母親見苗頭不對,旋即替女兒辦理出院。儘管醫院通報了社福單位,但當社福人員登門查訪時,尼菲爾德卻想起了母親的各種洗腦與威脅──要是讓他們入屋查看,自己就會被帶往收容所,她不確定那樣會更好?最終,尼菲爾拒絕讓社福人員進屋,社福人員也無意積極查探,就在那一刻,她意識到自己的心態已然扭曲。

儘管尼菲爾德的家庭生活一團混亂,天資聰穎的她學業成績優異,她知道一紙名校畢業證書將是自我救贖的最佳途徑──有了名校光環,就能撕去原生家庭帶來的種種負面標籤。尼菲爾德在準備大學申請資料時,偶然讀到一位凱特博士(Dr. Kat Cohen)的書。凱特博士專門輔導學生申請名校,擅長針對不同學生特質,打造令名校難以抗拒的完美人設。

凱特博士(Dr. Kat Cohen)IG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Woman in Business | Edupreneur(@drkatcohen)分享的貼文


凱特博士發文祝賀尼菲爾德出書


無力負擔要價三萬美元課程的尼菲爾德,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把自己的資料寄給凱特博士,希望能打動對方。凱特博士也果然看出她的潛力,願意無償提供協助。在博士指導下,尼菲爾德明白自己雖然學業優異,但如果要在一群非富即貴的菁英學生中脫穎而出,那些她原本亟欲撕下的標籤反而是籌碼。

為了博取名校面試官青睞,她必須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克服逆境的勇者」,儘管她從不覺得自己是受害者。她明白母女關係難以用對錯衡量,但還是在申請入學自傳中控訴母親失職;她學會在某次無家可歸時,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求援,而是通報相關單位留下紀錄,以供入學委員會查證。她也學會分辨哪些傷疤是象徵榮耀的勳章,哪些過往代表不穩定的未爆彈,最好絕口不提。

凱特博士這套價值三萬美元的方法,其實與尼菲爾德的母親當年獲得監護權的手段沒有太大差別──原來,精心打造對方需要的人設,刻意迎合討好,無論放到哪個時空都管用。尼菲爾德最終順利進入哈佛大學,一畢業就被谷歌以20萬美元年薪延攬為工程師。她成為別人眼中的人生勝利組,但她始終不認為自己戰勝了什麼,甚至覺得自己是騙子。

招生面試官坦言,徵選學生時確實有個人偏好


尼菲爾德在接受母校哈佛大學官方新聞網《哈佛公報》(Harvard Gazette)訪問時表示,她最初起心動念寫這本書的時候,想寫的仍是克服萬難的勵志故事,然而怎麼寫就是不對勁。她無法佯裝自己已對過去釋懷,也無法繼續扮演那個「勇敢掙脫逆境」的人設。她必須重新檢視自己相信的一切,尋找真實的自己。她在FREEDOM.TO網站的訪問中更表示,「我對於自己無法走出過往傷痛而感到羞愧,但我意識到,倘若我表現得像是毫髮無傷,那我就是在編造謊言,同時傷害他人。」

絕對的真實或許並不存在,但在這本回憶錄當中,尼菲爾德卸下凱特博士替她打造的人設、忘卻母親多年來的洗腦、拋開心理治療師對她的評估,袒露了當年大學入學審查中避而不談的事,寫下屬於她的真實。藉由這本《接受》,尼菲爾德希望人們能夠以批判性的眼光,重新思考「韌性」的真義。一味迷信「毅力」的價值,以為靠「個人努力」就足以翻轉人生,等於是把種族主義、兒童虐待、暴力等各種社會問題的責任推給受害者。如果大家都覺得什麼困境都能靠毅力克服,久而久之,便會對社會議題冷感。

尼菲爾德說,「要求人們保持堅強、忽視個人感受,並不會讓人產生毅力。毅力反而是來自你擁有追逐中的夢想,並且得到他人支持。」她希望讀者如果遇上苦苦掙扎的人,別再想著對方該如何變得更強韌,而是想一想自己能如何給予幫助,她認為,「只需要一些簡單的小事,例如給對方一些建議,或單純當個聽眾,就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改變。」



 本書繁體中文版於2023/10月出版 

接受:從精神病院倖存的哈佛女孩

接受:從精神病院倖存的哈佛女孩

作者艾美.尼菲爾德(Emi Nietfeld)近照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Emi Nietfeld(@eminietfeld)分享的貼文


 


〔資料來源〕
1. freedom
2. The Harvard Gazette
3. The New York Times
4. npr


作者簡介

出版界底層生物。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待過飲食產業的人,是不是永遠有說不完的故事?

從法國、美國、英國到義大利,他們輾轉在不同的廚房裡求生,不管受過多少傷害與挫折,食物仍然是他們一生摯愛,邀請你看5位廚師的故事。

268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