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作家專業書評

龍貓大王通信/《空洞的內在》:孤獨的美食家終於不再演默劇,他要飾演「松重豐」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曾經這個世界上只有默劇電影,這麼多年後,默劇似乎已經是一種特殊的表演形式,如今已經很少有默劇電影,對新生代的觀眾而言,默劇甚至是一種技術不發達時代的過氣作品。事實上不然,在日本最受歡迎的影集之中,就有一部是高明的默劇作品。10 年來它已經製作長達 9 季內容,而且還在收視率平均不到 1% 的深夜時段,突破了 2% 的數字,甚至成為電視台的除夕圍爐黃金檔節目。它就是由松重豐主演的日劇《孤獨的美食家》

\\日劇《孤獨的美食家》特別篇//


《孤獨的美食家》看起來不是默劇,松重豐飾演的中年男子五郎,有著任意享受美食的自由與餘裕,五郎在日本各地吃美食的過程中,觀眾可以聽到這個角色大量的心理小劇場,他會好奇菜單上的奇妙菜名、他會讚嘆這塊豬排的物美價廉……可是,這些五郎的台詞,都是松重豐事後配音的。五郎這個角色是「孤獨的美食家」,中年男子一人用餐,沒人可以對話,也沒有與服務生暢聊的閒情。五郎心中常常有一堆想法,但是在畫面上的松重豐,似乎只為了美食而開口,而他就這樣在電視上演了 10 年的默劇。

演默劇不簡單,你不可能頭腦空空地去演默劇,必須先有觀察生活的眼光,而且著思如何只運用肢體,來傳達你心中的千頭萬緒。《孤獨的美食家》如此受歡迎,並非劇中的美食真的令觀眾垂涎欲滴——有些只是樸實的家常小菜。而是因為松重豐的表演,即便是平凡淡味,他也能吃得感恩涕零。這讓我在接到松重在日本也是在台灣出版的第一本書籍時,感到一陣困惑:這位很明顯善於觀察世界、而且很有想法的演員,想必內在十分充實……那麼怎麼會把書名取成《空洞的內在》呢?

孤獨的美食家

《孤獨的美食家》改編自同名漫畫

空洞的內在(《孤獨的美食家》松重豐首部創作)

空洞的內在(《孤獨的美食家》松重豐首部創作)

《空洞的內在》不是《孤獨的美食家》,演戲已經演了超過 40 年的松重,這次不需要扮演哪個角色,《空洞的內在》是一個他描述內在世界的空白舞台,可以讓他盡情發揮。這本書分為兩個部分:「愚者妄言」與「演者戲言」。愚者妄言收錄了12篇讀起來既像是虛構小說、又像是自我剖白的短篇故事,文章裡的「我」,一樣是個長年的綠葉演員,需要跑遍日本各地攝影棚拍戲,而拍完了這檔戲還不一定有下檔戲。這些短篇小說充滿著濃濃的夫子自況……儘管松重豐如今幾乎是每季都參加新作品,早已不是事業無以為繼的三流演員,但是,文字裡那些對工作的困惑、未來的迷惘、與工作上的光怪陸離,讀起來卻如此真實,彷彿確實是另一個平行宇宙裡的松重豐人生際遇。

不得不特別讚嘆的是:松重豐的文筆令人驚豔。〈公車裡〉一文,他描述下雨午後拖著行李去坐車的過程,詳細描繪了雨中拖著行李步行、公車遲遲不來、身上被雨打溼的狼狽模樣。寫小說要想出峰迴路轉的劇情嚇讀者一跳,不是簡單的工作,但是,寫小說常常被忽略的一個重點,是你必須讓讀者在閱讀這篇虛構小說的短短時間裡,催眠他們相信這個不可思議的世界真實存在。而這種說服力必須基於寫實,不是僅僅透過想像力或是創造力就能寫出來的真實,而是必須仔細觀察生活細節,從中擷取出來的真實,那也許是來自親身體驗,也許是來自街上的觀察:如果不是曾經身在大雨中的太秦街道上(那裡有東映影業的攝影棚),拖著行李步行,不會知道「塞得爆滿的行李箱輪子不斷發出類似哀號的吱嘎聲響」這種煩悶之情。

寫作有時就像表演,與飾演《孤獨的美食家》的五郎一樣,而這一次,松重豐寫作的新書裡,他飾演的是「綠葉配角松重豐」這個角色。當他寫出「明明是臨時改變了預定行程,我的檔期卻空到完全沒有其他工作會因此撞期」時,你了解當紅的菅田將暉是不會寫出這樣的文字;當他寫著自己在演出時不斷吃螺絲,甚至連年輕演員都安慰他「這沒什麼大不了,我也常這樣」時,他的反應「閉嘴,別拿我跟你相提並論」讓人彷彿親眼看到他一臉不悅的表情(與他不爽的聲音)。《空白的內在》裡的「我」、《孤獨的美食家》裡的「五郎」、都並不完全是松重豐本人,但是都放進了一部分真實的他,而這本書裡的松重豐成份,濃度更高一點。

「演者戲言」部分,則完全是松重豐的生活觀察與人生喟嘆,包含他參與《孤獨的美食家》的製作過程、與他非常感恩的導演合作、求學階段放棄柔道的過程、令人害怕的京都片場諸多麻煩規定、因為戲服而皮膚過敏的討厭事等等。像松重這樣資歷深厚的演員,在演藝圈這個大染缸混久了,自然有許多故事可講。但要將這些圈內故事寫得讓圈外人也看得懂,並且還要感到有趣,這並不是簡單的事。而即便松重寫些「內衣還是選毛製內衣就不會過敏」這樣的生活小事,讀起來彷彿見到松重豐絮絮叨叨的叮嚀模樣,格外有一種可愛的萌感。

也許因為《空洞的內在》是自己的舞台,抑或文字反而更能顯露真心,松重豐在這本書裡坦白到令人驚訝,他承認自己表演的目的彷彿「只是為了導演說出那句OK」,同時並不認為表演是多麼了不起的一件事。相反地,他認為表演是一種「虛業」,是一種付出後不會在世間留下任何成品的空虛工作。對於《孤獨的美食家》的粉絲們來說,這些太過直白的心底話真是令人傷心,但是反過來說,能寫出這些文字、並且公開發表,這種直言不諱,也是最注重形象的演藝圈人士身上很難看見的。

如果《孤獨的美食家》讓你發現了松重豐這位演員,那麼也許你需要這本《空洞的內在》,你會看到這位優秀的默劇演員,滔滔不絕地分享他憋在心底的人生哲學。

空洞的內在(《孤獨的美食家》松重豐首部創作) (電子書)

空洞的內在(《孤獨的美食家》松重豐首部創作) (電子書)



龍貓大王報導你從未在意(但很有趣)的小新聞、 報導已經過時(但很有趣)的昔日事物、 報導失敗的、被嘲笑的、瘋狂的、奇怪的人們。 報導日本偶像、好萊塢動作、飛車與劫盜電影、70~90年代物。時常遺忘經營十數年的部落格【新‧龍貓森林】,目前專心在粉絲頁【龍貓大王通信】努力求生中。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李琴峰特輯】作家是永遠的異鄉人:首位獲得日本芥川獎的臺灣作家 李琴峰

    「之所以能存活之今,我仰賴的是知識與文學的力量。知識賦予我客觀視野,使我得以抽離自身體驗,在時間與空間上拉開距離,客觀看待自身的處境與狀況,同時也獲得了摸索自身苦痛根源的線索;文學則賜予我表達的手段,使我得以將自身的絕望、無力、憤怒、憎恨、憂煩、苦悶等主觀情緒,加以消化昇華。」─摘自李琴峰獲獎演說文

    2981 0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李琴峰特輯】作家是永遠的異鄉人:首位獲得日本芥川獎的臺灣作家 李琴峰

「之所以能存活之今,我仰賴的是知識與文學的力量。知識賦予我客觀視野,使我得以抽離自身體驗,在時間與空間上拉開距離,客觀看待自身的處境與狀況,同時也獲得了摸索自身苦痛根源的線索;文學則賜予我表達的手段,使我得以將自身的絕望、無力、憤怒、憎恨、憂煩、苦悶等主觀情緒,加以消化昇華。」─摘自李琴峰獲獎演說文

298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