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動物好朋友

馬尼尼為 / 人為什麼要走進田野,而不止於鍵盤俠──哲學家的田野書《生之奧義》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可能是我的孤陋寡聞,對於「生態」、「動物行為」和「哲學」混為一體的書寫還是首見,也就是說,《生之奧義》作者巴諦斯特.莫席左(Baptiste Morizot, 1983-)是哲學家,但不說還以為這本書是動物學家寫的,除了是極具文學性的生態觀察,也有不輸專業的自然知識,又有萬物共處的哲學反思。「哲學」跨界「生態」;「主觀」揉合「學術」,讀起來也不致於艱澀,前半部感性居多,後半部論述推演得毫不含糊,誠如譯者說,這是性質各異的文章組成的文集——沒有什麽不可以。

生之奧義

生之奧義

一開始讀可能會覺得有點小隔閡,因為作者關注的「狼」、「羊」皆不是這裡熟悉的;但他對森林的描繪吸引了我——

我們受困荊棘叢,我們痛罵野玫瑰,我們為了竭力閃躲荊棘的利爪而經過骯髒的獸徑,宛如野豬在滑雪——這些荊棘用森林的方式編織我們。

為什麼哲學家要走進森林、學狼的嚎叫、回應狼的嚎叫、觀察狼的群體行為、如動物學家一樣觀察糞便足跡?為什麼這位哲學家是在森林裡追蹤狼?這和哲學有什麽關係?從書中導論標題名為「生態危機之為感受力危機」略見一斑,或白話一點,從「感受力危機」去補救「生態危機」。「感受力」可能沒有辦法馬上解決問題,但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還是回到「感受力」,這就像哲學的使命吧。

人為什麼要走入田野?這裡當然不是單純的「田」或「野」(在社會科學中,「田野既是有待描述的材料,也是為了描述而蒐集實證元素的實踐」。)作者強調要「在田野」,而不是「有田野」。只要浸淫「在田野」本身就夠了——因為它們有助於創造相互依存的跨物種外交的概念。也就是人必需去親身體驗不同生物的立場,具體的感受,如作者記下某一體驗牧羊與狼關係計劃負責人的話:

我為這一夜獨自被隔開包圍的母羊感到難受;我為獵狼大隊要來射殺的狼感到難受;我為被這匹混蛋狼攻擊的羔羊感到難受;我為受傷的牧羊犬感到難受;我為這一夜又將不寐的牧羊人感到難受;我為那窩再也沒有奶喝的小狼感到難受。我為過度密集放牧將會啃食殆盡、再也無法重新生長的這片小小草地感到難受。

「感到難受」又如何呢?作者又進一步闡明,那是「我感受到了」、「我內心感受到了」。感到難受構成了奇異的內在羅盤,它指明了,此處的您、現在的您,就是一名外交家。這裡的「外交」,是翻譯各物種「語言」的外交。

像這種複雜的生態與畜牧關係,沒有一方是絕對應該被杜絕的,應該保護羊、還是狼?書中提到有個幫助牧羊人保護羊群的義工計劃——

我聽到幾個人出發時非常肯定狼無辜、放牧模式有罪,做完義工回來時卻變了......他們捍衛狼之心仍不減.....與此同時,他們的參與則變得更成熟、更深刻、更有遠見......

而作者也在風格化的文字中、逐步推進一種「嶄新」的信念:

我們必須接受自己徹頭徹尾是個變形者,是個混種奇獸,也就是說,連倫理道德都是,我們有羊的心、狼的嘴,沒有鱷魚的眼淚。

就人類的臉孔來說——眉毛或就是動物臉孔的殘餘,人類畫眼線的對照也來自於貓科動物,眼影是為了強化臉部的對比,長密睫毛則是羚羊特徵。就外觀上,我們的身體交織著各種生物體。

那內在呢?人類和狗和狼、鳥和羊都有連結:

狗看顧,狼則試圖奪取:兩種生命形式我們都經歷過,我們每天都重啟它們、在它們之間切換。這兩種生命形式在生物裡早已存在:藏匿種子的鳥與飛行狩獵的鳥......羊呢,牠也存在於我們內在動物園某處,我們也曾有過獵食者。關乎生物的一切對我而言都不陌生。每個個體都蘊含了全體生物的狀態。

回到前面我自己的問題:為什麼這位哲學家要在森林裡追蹤狼?為什麼悉達多要離開安逸的皇宮到外面苦行?雖然這類比不盡貼切,無論如何,我還是想到了《圈外編輯》裡的一句話:「二流實踐者比一流藝術家了不起」,這一句我奉為圭臬的話。

生之奧義 (電子書)

生之奧義 (電子書)

\\作者受訪談《生之奧義》//


作者簡介

馬來西亞華人,苟生台北逾二十年。美術系所出身卻反感美術系,三十歲後重拾創作。作品包括散文、詩、繪本。《帶著你的雜質發亮》《我不是生來當母親的》《我們明天再說話》《馬惹尼》《詩人旅館》《老人臉狗書店》《我的美術系少年》《馬來鬼圖鑑》等十餘冊。編譯、繪《以前巴冷刀.現在廢鐵爛:馬來班頓》,最新作品為《姐姐的空房子》
曾任臺北詩歌節主視覺設計,作品入選台灣年度詩選、散文選,獲國藝會文學與視覺藝術補助數次。於博客來OKAPI、小典藏撰寫讀書筆記和繪本專欄。獲OPENBOOK好書獎:年度中文創作,獲選香港浸會大學華語駐校作家、桃園市立美術館展出和駐館藝術家。2021獲金鼎獎文學圖書獎。

Fb/ IG / website : maniniwei

✎作家金句:「愛,就是去知道你所不知道的其他生命。



 延伸閱讀 

夜的盡頭:在燈火通明的年代,找回對大自然失落的感動

夜的盡頭:在燈火通明的年代,找回對大自然失落的感動

大地之下:時間無限深邃的地方

大地之下:時間無限深邃的地方

一位年輕博物學家的日記

一位年輕博物學家的日記

森林祕境(暢銷改版):生物學家的自然觀察年誌

森林祕境(暢銷改版):生物學家的自然觀察年誌

站在自然巨人的肩膀:看自然如何將我們高高舉起,支撐萬物生息

站在自然巨人的肩膀:看自然如何將我們高高舉起,支撐萬物生息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暢銷作《82年生的金智英》搬上大螢幕!作品中的社會背景你都知道嗎?台灣讀者又該如何理解這部作品?

金智英的故事,也是多數女性的故事,南韓作家創作的《82年生的金智英》講述一名女性平凡地求學、就業、結婚、生子,之後成為全職媽媽,但社會與家庭對於女性的不公與壓迫,讓她在某天開始彷彿變了一個人,開始用其他人的語氣替自己報不平......

1377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