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作家專業書評

用「體驗」作催化劑,把新手助人者的焦慮變成禮物──讀《助人者練心術》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老師,你今天教的很棒,我們上課都聽得懂。但是啊⋯⋯」
「但是⋯⋯」我本來的喜悅稍微被動搖了。
「但是,我怕我們一回去之後,就全部都還給你了。」一位員警這麼說。

近幾年,我都會在警政署的「關老師」(可以想像為警政同仁內部的「張老師」)專業職能研習班或基層主管人員諮商輔導研習班兼幾堂課,負責的多半是同理心或基礎諮商技巧的培訓。

幾年教學下來深刻發現,原來員警告訴我的狀況確實存在。那些在課堂上提到的晤談、諮商技巧,乃至於更根本的人際互動與溝通歷程,不管教學現場學員「感覺」自己收穫有多豐富,但課程結束後往往未必能深刻記得,更別提「內化」、能在日常與工作中實際應用了。「知道」與「做到」之間,似乎存在著巨大落差。

助人者練心術:自我提升的60個增能練習

助人者練心術:自我提升的60個增能練習

在拜讀近期出版的助人者練心術一書時,作者傑弗瑞・薩德(Jeffrey K. Zeig)博士也點出了同樣的困境。原來,這種教學現場「知與行」的落差,在培育「助人者」領域已存在許久。

這讓我也開始回想自己過去接受的臨床訓練。曾與不少同行朋友聊到,許多人和我一樣十分同意的是,「實習階段」是我們回憶整個學習歷程中最有感的一年。那些閱讀、報告、聽講時累積的知識和理論,現在回憶起來,反而不那麼鮮明與深刻。

作者也有同樣感觸。他深知「知道和理解」,未必等同於「感受與體驗」。許多時候,體驗帶來的感受,更具影響力。這樣的體悟是從他的老師艾瑞克森醫師——這位催眠領域的重量級前輩——身上「體驗」到的。

其實,不管是諮商或是日常生活裡的人際溝通,本質都是「訊息傳遞」的過程。目的多半是希望接收訊息者有機會發現一些新的可能,並且做出改變。

承襲艾瑞克森醫師的精神,薩德博士指出,人際互動與溝通歷程,本質上更像是一種「藝術」,一種試著喚醒對方特定感受的藝術,而不是一種精確告知對方某些事實的「科學」。因此,一次有感的體驗,更能有效讓一個人看見更多改變的可能性。這種精神不但被他應用在個案身上,更將此觀點帶入了治療師的培訓之中。

翻閱《助人者練心術》一書,一部分是出於我做為「培訓者」時感到的擔心。在培訓助人者時,我可以如何讓學員更有感地內化課堂上學過的觀念與技巧?

另一部分,本書也回應了我另一種身分的焦慮與徬徨:身為一位既不是新手,也不算資深的助人工作者,在助人這一條職涯路程上,我該如何讓心理治療這種人際歷程變得更有效,進而帶給個案更多的可能性呢?書裡這段話十分「打到我」:

任何人只要擁有最寬廣、最多樣性的狀態,就很有可能在任何情境裡活出最精彩的人生。如果擁有最寬廣的狀態選擇,一個人就會找到最適合的有效狀態來因應挑戰和問題。」(頁31)

做為治療師,治療歷程帶給個案的不同體驗,其實正是一種「打開」,打開個案的狀態,也打開了更多的可能性。而在培訓助人者時,同樣概念亦可延伸為,如何讓受訓的助人者體驗到治療師自己有著不同狀態的可能性,並順勢將這些不同狀態的樣貌,有彈性地帶到諮商情境中。


以經驗來喚醒溝通效能的百寶袋

本書設計了10個暖身活動、50個增能練習,就像是放在百寶袋裡的積木,可以依據不同需求與對象,適當地排列組合,變成一套又一套「喚醒」參與者不同「體驗」的活動百科全書。

助人者,或者更廣義的說,所有需要在工作中透過「自身」影響他人的工作者,都能在這本書的各式練習中,經由體驗與經驗的喚醒,看見自己在溝通、在與人互動過程中的樣貌。

在成為助人者的路上,這種「看見」很重要。對治療師而言,治療師自身狀態可能會有意無意地影響到個案。當我們有機會看見自身狀態,意識到自己溝通時的慣性與盲點。這種覺察,才有機會帶來改變的空間;而本書的各種練習,就是各種「看見」的鏡子。

若想有效使用本書,就不該只拿它來讀一讀而已。理想中的使用方式可能是,找幾位對提升自己溝通、人際互動歷程有興趣的夥伴,固定碰面、聚會。每次輪流由不同人擔任「練習帶領者」。帶領者負責研習該次體驗的進行方式,其他成員則依據帶領者安排,「浸泡」在每次不同的體驗之中。

在翻閱書中一個又一個練習活動時,我浮現了一個意象(沒想到,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就是一次被「喚醒」的經驗)。作者薩德博士已經在一塊畫布上,稍微安排、繪製了一個模糊、不明確的雛形(也就是每個練習的基本引導)。而一群來自不同背景的成員彼此相聚,帶著各自不同的狀態與經驗來參與練習,就像一群畫家一起在畫布上增添不同顏料。

在體驗過程中,每個畫家在這幅我們一起「共構」的畫中,會著墨與看見不同的細節與重點。雖然最後大家一起完成畫作,但對每個參與者而言,在體驗中被喚醒的不同經驗,最終會讓我們各自帶走一幅屬於自己的作品。


「心理」「有氧」:很辛苦,但很值得

本書原文書名很有意思──Psychoaerobics,心理+有氧。有氧二字本意指「提高人體耐力質素,增強心肺功能」。我們大概都有過「有氧運動」經驗。過程中,我們並不輕鬆、也不愜意,需要付出不少資源與體力。不過,正也是在這辛苦的過程中,我們慢慢、不知不覺地「長出」一些很棒的東西。在運動時,是體能的改善。在這本書裡的有氧,則企圖強化我們如何透過經驗喚醒他人、影響他人的能力。

就像重量訓量需要「訓練菜單」一樣,本書已經替讀者設計好不同菜單的基本元素。在投入心理有氧的訓練過程中,我們要付出的主要不是體力,而是時間,以及投入的意願與開放性。

書中有句溫柔的叮嚀:「我們不應該強迫任何學員參與在練習裡。學員有自由選擇權利。」書裡的各種練習,用意是喚醒我們自身的不同狀態。但有時,我們因為喚醒而看見的,是自己久未留意的盲點及慣性。老實說,看見這樣的自己,對許多人來說是不舒服的。但本書讓我十分驚艷的是,薩德博士示範如何轉換這樣的「不舒服」,變成一份送給參與者的禮物。

根據練習的不同目的,有時薩德博士希望參與者在體驗中,可以被喚醒的是正向資源,好比「發展自己情緒的寬廣範圍」。但也有些活動則想喚醒參與者某些自己不太願意積極看見的經驗,好比「挑戰個人去發現自己的弱點」。

對薩德博士來說,某些「傳統定義」的正、負面,其實是一種理性的架構。但從喚醒經驗的角度來說,各種經驗都是有意義、有用的;都可能順勢被包裝為一個帶來覺察的禮物。

舉例來說,治療師透過體驗活動「看見了自己的無能為力」。在體驗活動中,我們不把這種狀態視為「不好的」而急著去改變它。反而先以自身經驗看見了這種狀態存在之必然,並允許自己與它共存。延續著,在治療關係中,治療師自身面對「無能為力」而呈現出來的狀態,其實也會影響到個案如何理解、感受自己的無能為力。這種「順勢而為」,讓每一種體驗都可以存在,我們要做的就只是去經驗它,練習放下我們更習慣的「語言」、「概念」上的理解。

之於一心期待自己總是「做得對、做得好、更要做得滿」的新手助人者,我認為這些練習過程帶來的體驗,就是一種喚醒:原來我們可以更專注在人際體驗上,而不要只會用「對與錯」的框架來看待每次獨特的經驗。

提到傑弗瑞・薩德博士,多數心理相關讀者可能會直接想到「艾瑞克森取向的催眠大師」,並擔心若沒有相關背景,是否仍適合閱讀他的著作。我本來也這樣想。但在閱讀《助人者練心術》時,這樣的擔憂不見了。薩德博士說,本書裡的各種練習與體驗,其實可以跟不同學派的觀點對話、整合。閱畢後,我深感同意,也開始期待著日後能將這種以體驗、經驗為基礎的練習模式,帶到更多地方。

此外,對艾瑞克森取向催眠有興趣的讀者,亦十分適合把本書當作入門書。不妨找幾位夥伴,透過一次次體驗,慢慢去感受它「有趣、有效,又有影響力」的箇中滋味。



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初色心理治療所副所長;公務人力發展中心、警政署、法官學院等機構之心理相關講座。著有《練習不快樂?!》、《練習不壓抑》、《奶油融化了》等書。


 傑弗瑞・薩德作品 

喚醒式治療:催眠‧隱喻‧順勢而為

喚醒式治療:催眠‧隱喻‧順勢而為

經驗式治療藝術:從艾瑞克森催眠療法談起

經驗式治療藝術:從艾瑞克森催眠療法談起

跟大師學催眠:米爾頓.艾瑞克森治療實錄

跟大師學催眠:米爾頓.艾瑞克森治療實錄

艾瑞克森:天生的催眠大師

艾瑞克森:天生的催眠大師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發紅包、吃大餐,你的錢包見底了嗎?

每到過年各種花費讓你大失血,新的一年開始下定決心開始理財!但......理財真有這麼簡單嗎?在此為你獻上作家們開出的理財書單!

157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