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作家專業書評

來一場「語言旅行」,打開認知世界的窗口──讀《二十種語言,另眼看世界》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二十種語言,另眼看世界:綜觀世界四分之三人口聽、讀、說、寫的語言,暢遊多采多姿的文化語言學世界、挖掘日常溝通背後的歷史趣知識》一書,就如同中譯書名很努力想說明的,這絕對不是一本看似擁有語言天才的作者,在跟讀者炫耀艱深的語言學知識。

恰恰相反,具有多種語言學習經驗的作者賈斯頓.多倫(Gaston Dorren),以極為謙遜的姿態,用最輕鬆筆觸,替讀者從涵蓋地球上四分之三使用人口的20種語言中,抽絲剝繭,細細推敲這些語言值得留心之處。試圖展示的不只是語言變化、傳播的機緣和路徑,更重要的,經由20種不同語言的歷史動線,層層交織,勾勒出今日世界的樣貌

在作者筆下,語言除了功利的用途,它還是文明開始的起點、溝通交流的工具,更是不同人群在各自時空中苦鬥奮戰的歷史縮影。也唯有跳脫強勢語言構成的迷思,正視「語言」應是複數形態的集合,才能認知到「世界」或「社會」所具有的多元特質。

這擲地有聲的論點,也往往是在臺灣談及語言學習所最缺乏的認知。

二十種語言,另眼看世界:綜觀世界四分之三人口聽、讀、說、寫的語言,暢遊多采多姿的文化語言學世界、挖掘日常溝通背後的歷史趣知識

二十種語言,另眼看世界

二十種語言,另眼看世界:綜觀世界四分之三人口聽、讀、說、寫的語言,暢遊多采多姿的文化語言學世界、挖掘日常溝通背後的歷史趣知識 (電子書)

二十種語言,另眼看世界 (電子書)

在臺灣學「外語」似乎是全民運動了,無論學齡前後,無數人都曾捲入外語的學習,孜孜矻矻,載沉載浮,有人修成正果,有人則視外語為一輩子的痛。鼓勵人們學習外語的各種原因之中,是很重要的訴求之一是:擁有外語能力可能有更開闊宏大的「世界觀」。欠缺「世界觀」似乎是島上最見不得人的原罪之一,不論是過去高喊的「地球村」,或者近來隨處可見的「全球化」,總是有人反覆提醒大家「國際觀」、「世界觀」的缺乏,好像一個不小心就會成為井底之蛙的夜郎之國。從宏觀的角度理解整體人類共同面對的處境,原本無可厚非,然而,這些對「世界觀」的呼籲,多半不是呈現「世界」做為概念應有的多元和廣度,一旦談起「外語」就直覺地和「英語」畫上等號,連帶也反映著我們心中的世界觀或國際觀,其實是非常單一、失衡的樣態。


書中20種語言,全球各地母語人士的分布。(圖 / 《二十種語言,另眼看世界》內頁圖表)


翻開本書的20語言,依照使用者的數量,由少至多,於各章依序倒數排列。有臺灣讀者熟悉的英語、漢語(國語)、日語、韓語;也有像西班牙語、阿拉伯語、葡萄牙語、俄語、法語、德語,這些因為國家盛名,稍稍聽過或見過的語言。更多的是像印地-烏爾都語、孟加拉語、馬來語、斯瓦希里語、旁遮普語波斯語爪哇語、土耳其語、泰米爾語、越南語,我們要嘛僅有粗淺印象,要嘛完全沒概念的語言。但即使是排行第20名的越南語,也有8500萬使用者。當我們一心以英語為追求,為自囿於漢語的世界,就忽視和世界上多數人溝通的可能。更何況,每一種語言無論從詞彙到文法的演變,那些看似參差不齊、難以理解的變化或規範,都涉及了每個族群各自生活和文化交相作用下的慣性,既是歷史,也是價值觀的混合。

錯過一種語言,就是錯過了世界的一角,暗角越多,也就越侷限了我們對人類整體文明的了解。

作者在第一章〈越南語〉中,親赴越南學習越南語,便是最好的例子。原本打算在家線上自學的作者,發現不前往當地根本無法駕馭,到了越南,雖然稍稍有所進步,也認識越南語和越南文化看重群體的關聯,但最終的收穫,是認知到越南語的困難,讓他重新反思自己習慣歐陸語言彼此之間親近,了解東方和西方的巨大差異。也許學會越南語,當下的利益有限,但他打開了另一全新天地,也進而對習以為常的「世界」有了更深一層的反思和理解。

這也成為本書這場「語言之旅」反覆出現的主題,每一篇對不同語言的討論,都像一篇充滿寓意的小故事。

有一些語言挑戰了以歐美語系,特別是英語出發的語言觀念和態度,在韓語中擬態詞(ideophone)扮演的重要角色,不只是聲音的諧擬,也可以是視覺、觸覺或心理的感受,挑戰了西方語言學者對擬聲的輕視,以及語言學家索緒爾從英語開展出「符號是任意的結構」的主張。比如,非洲的斯瓦希里語,在非洲部落傳統和殖民歷史上,對語言採取了包容和多元的態度,所謂的「共通語」充滿著務實的彈性,人人都會多種不同的語言,和歐洲主要語言「近乎極權主義」的保證和宣導,大相庭徑。


作者賈斯頓.多倫一共懂16種語言,並精通其中5種。他研究語言多年,是眼界與學養俱佳的「語言學玩家」。(圖片來源 / 作者官網


書中更強調了語言和族群歷史之間的共生關係,一方面是人為力量刻意對語言的改造,法語是最佳代表,先是在強盛帝國的統治需求下對境內語言進行統一的整理,至法國大革命時期,主政者更致力去除「封建殘餘」,更加標準化,並強化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種語言」的意識型態。

類似的民族主義也主導著許多語言在近代的變化,〈泰米爾語〉在南印度的起落,呼應著斯里蘭卡內部的衝突。〈土耳其語〉則在去除鄂圖曼土耳其帝國陰影的「近代化」思維下,遭遇了數度的「清理」和「純粹化」。〈馬來語〉則是在獨立後官方強力推動下,由少數人使用的語言,成為強勢的官方語言,成為凝聚國家的利器。既然在語言中能看到民族國家興起的趨勢,那必然也能看到相對應「帝國」的興起和瓦解,譬如波斯語從古老的波斯帝國開始,不斷延續,經歷不同的統治者、不同的王朝,但終能找到存活之道,直到今日。葡萄牙語在世界各地的流行,是殖民擴張的映照,過程中也可看到殖民地人民對葡語的改造,形成某種弱者的抵抗

在本書的引領下,對語言的深入探掘,可以發現不同文化或社會之間的同異。經由作者的一一回顧,不管是歐洲的德語、俄語、西班牙語,或阿拉伯語、孟加拉語、印地-烏爾都語,表層看似各不相仿,卻或多或少在形成的過程中共享著相同的思想或語言資源。不過,也有和西方徹底相異的語言或文字結構,如爪哇語中一層又一層的地位高低,日語中明確的表達性別和地位差異用語,或者對西方人而言,如「神話」般難以理解、處處充滿謎團的漢語,這些差異都指向文化或生活本質上的分歧。無論異同,語言的變或不變,相似與差異,都說明人類各族群的文化,是在既有基礎上快速變化,既穩固又流動,沒有永久不變的傳統,也不該有無法跨越的對立。

換句話說,這本以「語言」為主題的書,隱隱傳達著語言最基本也最關鍵的功能──「溝通」。「世界觀」應有的核心,絕不是依憑強權所打造的單一、平整,而是在眾多歧異的多元之中,進行對話,謀求共識。

市面上討論語言學及相關歷史意義的書籍不少,大衛.克里斯托(David Crystal)一系列的作品《英語憑什麼!英語如何主宰我們的世界》(舊譯:英語帝國)、《語言的死亡》《你從哪裡來?一個字聽出你的故鄉》都和本書主旨相呼應,但對比於學院出身的筆調,《二十種語言,另眼看世界》的口吻更為輕鬆,用更活潑的方式講述著嚴肅的議題。不是每個讀者都有能力和時間去學習乃至精通每一種語言,然而,經由類似本書這樣語言學的普及書寫,由語言切入,去體會、思索語言所代表的不同文化和歷史,將會打開無數認知世界的窗口,這或許才是被我們所忽視和遺忘,學習外語的真諦。

英語憑什麼!英語如何主宰我們的世界

英語憑什麼!英語如何主宰我們的世界

語言的死亡

語言的死亡

你從哪裡來?一個字聽出你的故鄉──為什麼要懂語言學,語言學大師的40堂精采入門課,增進生而為人的獨有天賦

你從哪裡來?一個字聽出你的故鄉──為什麼要懂語言學,語言學大師的40堂精采入門課,增進生而為人的獨有天賦



作者簡介

歷史學學徒,國立暨南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專長為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大眾史學、數位人文學。理論上應該是要努力在學院裡討生活的人,但多半時間都耗費在與本業無關的事務裡,以及不務正業的事後懊悔之中。


 延伸閱讀 

跟各國人都可以聊得來:語言大師教你如何掌握三大關鍵快速精通各國語言,學了就不忘!

跟各國人都可以聊得來:語言大師教你如何掌握三大關鍵快速精通各國語言,學了就不忘!

別睡,這裡有蛇!一個語言學家在亞馬遜叢林(二版)

別睡,這裡有蛇!一個語言學家在亞馬遜叢林(二版)

小心,別踩到我北方的腳!

小心,別踩到我北方的腳!

為單字安排座位的人:美國最暢銷字典的幕後,為世界寫下定義的編輯人生

為單字安排座位的人:美國最暢銷字典的幕後,為世界寫下定義的編輯人生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當生活有點厭世、覺得自己有點邊緣,這些文章比心靈小語更療癒

腦中冒出「不想努力了」「人生怎麼這麼難」的時候,你需要的是一點負能量。一起來看看這些人的人生如何比你難。

449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