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記憶中的祖母手藝──三角酥餅(Bourekas)(圖/wiki)
看《天堂來的糖果:來自以色列家族的21道佐餐故事》能一次帶來多種樂趣,作者吉爾‧霍華夫(Gil Hovav)用極幽默的筆法描繪他1960-1970年代在耶路撒冷的成長故事,並在每則故事後附上一道與故事相關的家庭料理食譜。不僅是各異其趣的以色列食物讓人感到新奇,還有書裡描述的各種情節都讓人覺得異中有同,倍感熟悉。
「同」的部分是,作者處在一個大家庭,家庭關係緊密,他與哥哥、爸媽與外婆住在一起,阿姨一家是鄰居,此外還有姑婆、姨婆、祖母、五個姑姑、一個叔叔(各有家庭和伴侶),總之家人多到家族樹畫起來是一棵大樹那樣的多,如果看過描寫大家庭的電影,或本身就處於大家庭中,你一定會對書裡的故事有共鳴,因為你可能也有一個貪小便宜的姑丈、一年見一次每次都要找話題酸人的姑婆、帶頭做壞事的表兄姐,有些親戚之間可能互看不順眼,但又避不了各種聚會,於是總會為了一點小事吵翻天、鬧得雞飛狗跳。
吉爾家族樹。(圖/《天堂來的糖果》內頁)
而「異」的是,吉爾的家人實在太過奇葩,他爸爸愛偷吃狗食(燉肉),媽媽為了讓孩子學到教訓,靠打撲克牌贏小孩的錢讓他們負債累累,阿姨曾挺著大肚子搭裝甲車前往戰亂地找家人,幫軍人在寬鬆的孕婦裝下藏了一堆武器炸彈(!),中途下車時,其他軍人都趴著以免遭遇攻擊,阿姨卻因為身上的武器太多趴不下來(!!),軍人問她問何不趴下,她只是笑笑不說話──因為她嘴裡還塞滿了子彈(!!!)
而在所有家人中,讓人私心最喜歡(也最正常)的,便是「姆瑪」(也就是吉爾的外婆),在她的認知裡,兩個女兒都讓她頭疼、兩個女婿都討人厭、五個孫子讓她操透了心,當女兒要把她的浴室裝潢成粉紅+孔雀綠色、孫子搞砸了她的烤酥餅材料,女婿亂花錢買了電熱壺搞到家裡跳電時,她會喊著:「老天啊,祢把本錫安(她老公)從我身邊奪走就算了,祢給了我兩個糟糕的女婿就算了,祢到底還要我怎麼樣?!我好想死啊!」(每當家人又弄出荒唐的事情,她都會大喊「好想死啊」)
吉爾與他的祖母(圖/《天堂來的糖果》內頁插圖)
看似事事挑剔撈叨的她,卻總在孫子被罵到大哭、被其他小孩欺負時哄他,為他挺身而出;罵女傭偷懶卻交待兒孫要繼續聘用她,因為別的地方不會雇這麼懶惰的傭人;覺得兩個女兒沒一個省心,但交待遺言時特別叮囑要把積蓄分給女兒一人一半,並且用各種不華麗但充滿溫暖的料理傳達她對家人的愛,看著看著讓人忍不住想──我阿嬤也是這樣!
書中的吉爾膽小、瘦弱、笨拙,長大後成為知名作家、烹飪記者、美食節目主持人與美食評論家,這巨大的轉變讓人不禁聯想,是不是成長過程中對食物的豐富回憶滋養著他?(也可能是奇特的家人給了他莫大發展空間),在本書中,他透過記憶中的食物寫出各具特色的家人溫馨又爆笑的家族往事,不僅讓人噴笑連連,也極易勾起生命中某道家人做的料理的回憶,讓人又暖又餓。如果你最近有點不順、傷心事纏身,看這本書配一道comfort food,邊笑邊吃,便會覺得天下無難事,保證有效。
吉爾的Instagram經常分享各種食物。(圖/作者IG)
延伸推薦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