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學習力倍增

【學測過後】指考不指考?──番紅花:和孩子好好坐下來談吧

  • 字級


【編輯室報告】
學測過後,高三人生分成兩種:有人準備前進大學,有人準備迎戰七月大考。「學測過後」特別企劃邀請家長、老師和走過這一段心路歷程的過來人,提供高三生在學測過後規畫和建議。

 


撰文/番紅花│作家

109年度大學學測成績公布後的最大新聞,就是有1萬4489個學生拿下數學科滿級分,比去年多了將近一倍人數,創下19年新高!這數據被外界批為「缺乏高分的鑑別度,篩不出高分群學生,努力的人得不到回報」,大考中心主任張茂桂因此向董事會請辭,並立刻獲得准許。孩子還在唸小學一年級的朋友轉身問我,「這有那麼嚴重嗎,更多人數學考得好,竟然搞得人下台」?


面對人生升學考試戰役的最後一關:收到學測成績,讓風雨停格在過去


我知道朋友他現在還很難理解考生與父母的心情。事實上我也是在孩子到了逼近考場的國三與高三階段,才一點一點了解分發與錄取方式,親身感受到關於考試制度種種的合理與不合理、公平與荒謬。想想看今年有一萬五千個孩子數學考滿級分,意味著頂大熱門科系的門檻突然被墊得更高更難了,當然有不少人會「不開心」,你再怎麼去解釋(或主張)「學測是學力測驗,不是菁英競賽」,也無法讓所有人買單。

猶記去年此時我與家裡的高三考生偶有拉扯,焦慮、不安時而有之。然她升上大學迄今不過才過了半年,此時與大考中心相關的任何報導或落點分析,我卻再也不想點進去看了,生活裡有更多重要的事要前進,去年苦苦糾纏我和女兒的學測成績,如今是過眼雲煙。父母都曾經在孩子字的筆順對不對、寫得好不好看、考試考幾分的漩渦裡,一路泅泳到嗆水或快溺斃,等到孩子長大,我們會選擇性遺忘我們曾經怎樣脅迫過或情緒勒索過孩子的成績,我也觀察到,因此而被打過、被罵過、被冷言冷語過的孩子,對於那些父母都忘了自己曾經幹過的「好事」,他可一輩子都沒能抹滅去記憶。打人罵人的已忘了過往種種,那被打的卻深埋心中,等著哪一天冷不防指著你說出來

因此,在孩子收到學測成績的此刻,以過來人的心情,我想提醒各位爸爸媽媽,這或許是你的寶貝面對他人生升學考試戰役的最後一關了,過去幾年,親子之間累積許多風風雨雨,現在,你要不要讓那些風雨停格在過去,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擁抱,和孩子坐下來好好的談,尊重孩子的抉擇,還是要再雪上加霜,對孩子的「考績」,表示巨幅的不滿與失落呢?

別看大考後的孩子好像很歡樂很無恙,其實青春期的孩子,內心愁苦徬徨的很!到現在我還記得自己當年面對成績單的悔恨、慌張但故作瀟灑樣。想想那不正是我的生存之道麼,成績已定、無法追回,只有盡力讓自己活出輕鬆的姿態,或許才能勉強踏出復活的下一步,我不願讓父母看穿我內心的懊悔,因為我不想面臨他們接下來可能會有的推坑或責難……。


學測和指考交叉路口:盤點意願與動能才是最重要的

學測成績公布後,孩子的班級逐漸瀰漫出一股奇異、分歧的氛圍,過去大家的目標很一致,就是「人人拚學測」,但現在可不同了,依據聯招會歷年統計數字,一月學測大約有14萬名考生,到了七月,還有將近五萬名孩子決定放棄學測結果,選擇再拚一次指考。換算下來,全班大約有三分之二學生接受學測成績,開始著手二階申請入學的送審資料,但還有三分之一或甚至二分之一的孩子拾起課本、擠進補習班,為五個月後的指考,再戰一次。

一邊的孩子已逐步展開放鬆、玩樂、耍廢的生活,另一邊的孩子卻緊鑼密鼓把握最後一次翻身的機會……,這不僅考驗老師班級經營的能力,也考驗孩子彼此之間的情誼,「想唸書的」抱怨班級氣氛吵吵鬧鬧,「放棄指考的」則不斷提醒自己「玩歸玩,但不要影響指考戰士的心情與定力……」,此現象說起來很荒謬,一個班級兩個世界,但確實是現行考試制度下,學測後高三日常的真實樣貌。

還有一次機會,要不要再拚一次呢?」相信是很多父母想跟家裡考生說的話。

我有一個朋友,他兒子的學測成績已足夠申請台大社科院,但他下指令要求兒子放棄學測結果,去拚指考以擠進商管學院。女兒的死黨M有外縣市國立大學可讀了,正欣喜終於可以名正言順搬出去,爸媽卻每天施壓要她去拚指考,考進台北更好的大學。也有的孩子覺得自己力氣已盡、不可能考更好了,父母卻每天擺臭臉罵他不長進,為什麼不再拚一次,唸個更熱門的系校……。

父母想的是,「只要再忍耐五個月、再用功五個月,你就可以考取更好的大學,你為什麼不拚!」,場子外的人永遠分析得頭頭是道,但場子內的人有的累了、有的知道自己的極限、有的分析過戰局了解自己的能耐……,
距離指考的日子一天天流逝,沒有多少時間可浪費,拚或不拚,遂寸寸進逼親子之間的日常對話。

父母最忌諱說的是:「那個誰誰誰學測考得比你好,他都願意拚指考了,你為什麼不能!」因為我們最討厭的就是「被比較」。討厭老公拿別人老婆賢慧跟自己做比較,討厭老婆拿別人老公薪水來說嘴,討厭小孩說別人爸媽有多好,當然小孩也厭煩於此刻爸媽拿別人成績來和自己的決定做比較……。

這時候讓孩子好好冷靜下來,去盤點他自己的意願與動能,是最重要的。


「全餐」媽媽心路歷程:老大讓我搞懂指考,輪到老二完全派不上用場


我的兩個孩子雖然年齡相近(差不到兩歲),吃一樣的米、聽一樣的故事長大,但獨立的生命個體真的很奇妙,他們從生命一開始就各自長出不同的樣子,十七歲時面臨學測結果,兩個孩子也以截然不同的選擇來讓我糾結。

老大是收到學測成績單那天稀哩嘩啦大哭特哭,讓我看了好心疼。這是我第一次面臨孩子的大學之路,見老大如此傷心,毫無經驗的我(媽媽每天永遠是新人),只想止住她的眼淚,我說「考這樣也還不錯啊,離家裡不太遠,搭捷運就到了」(安慰考生的話是這麼的詞窮)。老大痛哭半天之後,到了晚上,把眼淚擦一擦,突然在餐桌上冷靜宣布:「跟你們說一下,我不會花時間去選校系、弄二階面試資料,學測我不要了,我直接拚指考」。說完轉身進房間,留下我和爸爸和妹妹不知該回答些什麼才好……。

從一月中放榜到七月指考,那幾個月家裡的氣氛實在有點凝沉,指考的出題範圍和題目難度都比學測難上許多,在五個月之內想要大幅提升戰力,其實是很大的壓力。那段日子我跑了兩次文昌宮、天天為孩子煮消夜,其它則不敢多問也不敢多說……。

好不容易捱到指考結束放榜那天,老大又大哭了一次。多讀了幾個月,有沒有考得比較好呢?有的,確實是比學測錄取排名更前面的學校,但上不了她唯一想唸的一所校系,我從旁怎麼安慰都無效,孩子就是很傷心。

到了晚上,她一邊打開筆電上PTT搜尋資料,一邊對全家人宣布:「我從今天就開始準備轉學考」!就這樣,連大一新鮮人入學分發結果都還沒收到,女兒已投入一年後的轉學考,當時PTT是她最重要的資訊來源。一年後,學測和指考都不盡如意的老大,終究以轉學考考進了她心心念念想讀的「台大社會系」,如今都大三了。今天書包裡放的是《菊與刀》和《精神病院:論精神病患與其他被收容者的社會處境》,上學期放的是《拚教養》和《跨國灰姑娘》,喜歡做學術研究的她,經常跟我說社會系是很溫暖的系。

老大讓我大致搞懂了指考是怎麼一回事,但這經驗到了兩年後老二的身上,卻完全派不上用場。
去年考學測的老二,一收到成績單、查了自己的落點以後,發現自己可以上的學校和科系都「雖不十分滿意但也還可接受」,於是自主決定「我不要指考了!我要開始準備二階送審資料……」。這反而讓我愣住了。我以「自我感覺婉轉」的語氣,試探性問她,「好像『還差一點點就可以』上台大了,再拚幾個月一定會考得更好……,姐姐都拚指考了,你不考慮看看嗎?」

老二回答我「你以為『只有差幾分』『就』可以上台大,拜託齁,你考考看那幾分是最困難的,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除了要很拚,也要保佑有考運、不生病、不出爆難題、不突發狀況……,而且,我不是姐姐,不是每個人都非台大不讀啊,我覺得我考這樣已經可以了,我不想指考了……」

我有沒有一點難過呢?老實說,當時我蠻難過的,自己的個性從小到大一直都是「戰鬥派」,覺得人生就是應該不斷的努力,明明老二資質夠、也還有機會,為什麼說放棄就放棄。所以當她在準備送審資料時,我提不起興致給予她任何協助,也沒有和她模擬任何口試題目,只在口試的前一晚,幫她找出一件舊的白襯衫和黑長褲。(事後我才知道毫無這方面經驗的她,送審資料有夠陽春的,自傳樸實平淡,經歷也寫的清清簡簡,薄薄幾張紙,一點裝飾、包裝都沒有,這樣的送審資料竟然還能獲取面試的機會,不知道是幸運還是評審教授並不一定只看華麗版)。

但我難過一兩個禮拜以後,整理好心情,不斷說服自己要接受、尊重孩子的決定。孩子一定是和最懂她的班導討論過的,她也一定比我還了解考場的文化與戰略、了解自己的實力與熱情,我已經是上上上上……一代的考生了,不能再用自己的考場和人生經驗,去軟性脅迫、情緒勒索孩子「再拚一次不可」。

幸好老二後來二階面試通過,備取上了這所小而美的學校,大一新鮮人過得很快樂,她每天上課、打排球、彈吉他,中午有空就去大體教室向大體老師學習人體結構,聊天時經常告訴我大體老師多麼偉大,他們身上的無數刻痕,換來學子一點一滴的知識,我一聽,馬上獻上《我的十堂大體解剖課》這本書給她,而上禮拜一開學,她說她要讀《人著迷的生與死:耶魯大學最熱門的哲學課》……。

於是這兩年我經歷過孩子的學測、二階面試、指考、轉學考,再加上他們身邊好幾個死黨的重考,我算是在這方面吃了「全餐」的媽媽


支持孩子的選擇,哪怕科系多冷門


孩子說了很多他的同學們因為學測和指考,從父母那裡受了不少傷的故事。回首我的來時路,我慶幸自己沒有以威權之姿,和孩子在這方面產生撕裂的傷口,父母希望孩子「唸好一點的學校」並不需要受到譴責,但十七歲的孩子說成人不是成人、說小孩不是小孩,在這親子雙方都難以拿捏「放手」尺度的尷尬階段,我最想要自己努力的,是鼓勵、聆聽、支持、理解孩子思考後的決定。

雖然我們常常認為孩子當下的選擇並不是「最有利」的,但人生不是時時刻刻都在追求「最有利」,讓孩子適度做決定,讓他有機會為自己的決定擔起責任,反而是孩子成長的契機,當他一路摸索、一路修正,他一定能成為有肩膀的成人。我常常說,大學不是職業訓練所,它是做學問的地方,是孩子終於可以擺脫校排、模擬考夢靨的所在,也是孩子他終於可以為興趣而讀書的開始,所以父母不要害怕支持孩子選擇他自己想唸的校系,哪怕是冷門,都需要拔尖的人,最怕的是一輩子沒有熱情、浮浮沉沉。

所以,不論你的孩子此時選擇學測或指考,只要孩子有想法,我們就盡量支持他,成為那路上一個提燈的人,而不是鞭笞者。人生很長,夢想就在前方,人生最奢侈的事,是青春期還能擁有父母的理解與接納,學測後,和孩子好好坐下來談吧,引導他規劃人生下一個階段,孩子現在一定有好多事想做,畫畫、唱歌、寫歌、寫作、打球、跳舞、拍影片、旅行、打工、賺錢……或是拚指考!此時此刻,爸爸媽媽請當孩子最忠誠的啦啦隊,一如他一歲時跨出搖搖晃晃第一步你驚喜的尖叫與歡呼,鼓勵,永遠是親子之間最好的解方。


番紅花推薦學測過後閱讀書單  


人文學科的逆襲:「無路用」學門畢業生的職場出頭術

人文學科的逆襲:「無路用」學門畢業生的職場出頭術

令人著迷的生與死:耶魯大學最受歡迎的哲學課

令人著迷的生與死:耶魯大學最受歡迎的哲學課

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

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

建築的夢想:龐畢度中心建築師理察‧羅傑斯自傳

建築的夢想:龐畢度中心建築師理察‧羅傑斯自傳

Z




台北市人,育有兩個女兒。日常專注於家庭料理研究,也是業餘的文學讀者。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系畢業。曾獲全國學生文學獎、時報文學獎,作品散見報紙、雜誌等專欄。目前和一隻老貓、先生、兩個女兒窩居於內湖小山坡,用心安心作一個專職主婦,視逛市場買菜為每日孤獨微妙的小旅程,也讀書、煮飯、種蘭、看蕨。著有《廚房小情歌》《看得遠的,就是好母親》《給孩子的人生先修班》《當婚姻遇上教養》《教室外的視野:小學六年的母親札記》等書。最新作品為:《你可以跟孩子聊什麼》




 延伸閱讀  
1.【學測過後】那些被學業耽誤的夢想——IG作家知寒:可以著急、但不必覺得來不及
2.【學測過後】備審資料寫作心法:認識你自己,寫出真實作品
3.
用最「笨」的方式寫最聰明的作文──林明進老師解析107年國寫試題

 

上下則文章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