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作家專業書評

白人至上主義下,少數族裔難圓的美國夢──讀《美國夢的悲劇:為何我們的進步運動總是遭到反撲?》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這是一本作者科茨(Ta-Nehisi Coates)在美國著名雜誌《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 Monthly)發表文章的集子,時間是在歐巴馬執政的八年。本書每一篇文章之前,身為非洲裔出身的他,在介紹寫作背景的同時,將個人的成長經驗及心路歷程全盤托出,希望讀者能夠透過他的親身經歷,對其論述有更清楚的暸解。

本書原名《我們曾執政八年》(We Were Eight Years in Power,單是這個書名就可以有無限的想像。科茨究竟是因為美國好不容易出現的第一位黑人或非洲裔總統,感到驕傲,也為美國選民能夠選出第一位少數族裔的國家領導人,表示欣慰?還是他認為這項美國歷史的重大發展,只不過是曇花一現,並沒有對黑人在美國社會所遭遇的歧視做出太多的改變?

We Were Eight Years in Power: An American Tragedy

We Were Eight Years in Power: An American Tragedy

美國夢的悲劇:為何我們的進步運動總是遭到反撲?

美國夢的悲劇:為何我們的進步運動總是遭到反撲?

如果我們看中文的譯名《美國夢的悲劇:為何我們的進步運動總是遭到反撲?》,就知道作者談的是後者。如果歐巴馬總統能夠成為美國第一位黑人總統,且在他當選後,許多觀察家樂觀期待美國將進入一個不看膚色、只看能力的後種族(post-racial)社會,大概很難想像現今的川普總統還是可以操縱族群議題、甚至靠著認同政治(identity politics)當選總統,並在共和黨的選民中獲得九成以上的支持。如果我們從歐巴馬本身的條件、個人的政治魅力、第一家庭的中規中矩、執政時的謹慎避談種族主義,照理說不應該會有這麼多白人選民排斥他。

歐巴馬的出身、成長背景、學歷和工作經驗,事實上與絕大部分的美國黑人有很大的差距。他並非美國黑奴的後裔,父親是來自肯亞的黑人,母親是來自堪薩斯的白人,在夏威夷一個黑人不多的地方出生,曾在印尼度過童年,回到夏威夷後由白人的外公及外婆帶大。歐巴馬大學前兩年在加州的文科大學西方學院(Occidental College)就讀、後兩年則是在哥倫比亞大學完成學士學位。在芝加哥從事社區組織(community organizing)工作三年後,歐巴馬進入哈佛大學法學院就讀,並成為《哈佛法學評論》(Harvard Law Review的第一位黑人主編。隨後他進入芝加哥大學法學院任教,接著進入政壇,先是擔任伊利諾州參議員、然後是聯邦參議員。

在歐巴馬參選總統後,許多政治觀察家指出「他是非洲人,他是美國人,但他不是非洲裔的美國人」(He is an African, he is an American, but he is not an African-American)。換句話說,他與印象中的絕大多數非洲裔美國人有很大的不同。在選舉政治方面,歐巴馬不像金恩博士(Martin Luther King, Jr.)賈克遜(Jesse Jackson)那種帶有煽動能力及演說天分的黑人牧師,也不像書中提到的芝加哥市長華盛頓(Harold Washington)或其他大城市的黑人市長,如紐約的丁勤時(David Dinkins)、費城的古德(Wilson Goode)、或是洛杉磯的布萊德雷(Tom Bradley),這些從地方政治出身、很懂得利益交換的政治人物

此外,歐巴馬的家庭也完美無瑕,妻子蜜雪兒同樣是出身於常春藤名校的律師,且成長於一個父親在外踏實工作、母親在家照顧兒女的理想家庭。歐巴馬與蜜雪兒的兩個女兒,也同樣是有教養的孩子。基於此,個人曾經在歐巴馬競選時表示,他可能是歷年來白人最能夠接受的黑人政治人物,不僅沒有長期被打壓的悲情與憤怒,也看不出有任何想要報復或平反的心態,以至於威脅白人的既得利益。同時,投票給歐巴馬讓他勝選,就可以減輕美國白人種族主義的歷史包袱。

歐巴馬的家庭完美無瑕(左為妻子蜜雪兒)。(圖/wiki

本書第一章,就介紹黑人對遭到歧視的種族問題所持的兩種不同看法,一是回歸到奴隸制度帶來的不公不義,及後續結構性的歧視所引發黑人長期處於弱勢的社會現象,因此必須要積極討回公道,包括爭取賠償;另一個是認為,黑人愈是遭到歧視,就愈要加倍努力,來證明黑人絕對不是天生資質比較差,他們也有和白人同等的能力,以扭轉他們在社會中刻板的負面形象。作者對歐巴馬最大的批判,就是他屬於後者,而歐巴馬持此立場,當然和他的成長背景有關。而作者則是出身於巴爾的摩黑人區,儘管家庭教育非常嚴謹,但成長的環境卻是毒品充斥、犯罪氾濫。同時,科茨在工作上也一直不很順利,有時還得靠同居女友工作,方能維持生計。他的掙扎,都記錄在本書中,因此他和歐巴馬對種族問題的看法南轅北轍,我們不該感到意外。

個人在歐巴馬執政時期,很能夠接受他大部分的理念,但也客觀地看到他所期待的「後種族社會」並未如預期出現。科茨在本書中較為激進的看法,原本並非我所同意的論述,但他旁徵博引,用了許多過去黑人遭到不公不平奴隸制度的剝削、廢奴後至民權運動間白人透過吉姆.克勞法(Jim Crow laws)繼續歧視黑人、以至於後民權運動時期仍然存在以購屋為例的制度性隔離,來說服讀者他所持的觀點乃有所本。川普的勝選,印證了他的看法確實是洞燭機先。

科茨認為美國長期存在的認同政治(identity politics)是很難改變的。歐巴馬的出現,表面上是美國打破了種族的藩籬,但事實上是讓原本占優勢地位的白人感到高度不安,因為黑人社會地位若是有任何的進展,就會引發白人族裔擔心過去憑膚色而享有的權益可能失去而有所反彈。川普是靠贏了中西部藍領階級白人勞工的選票,才能在普選票落後近300萬的情況下,透過選舉人團(electoral college)的多數才當選總統。許多人將川普的獲勝歸諸於希拉蕊.柯林頓本身的問題,或是上述族群的相對剝奪感。然而科茨卻認為這些說詞,遮掩了美國白人至上主義的種族歧視乃是始終揮之不去的事實。許多白人的缺乏安全感及長期存在的歧視態度,才是川普能夠當選的主要原因,沒有任何擦脂抹粉的必要。誠如書中所敘述,川普自己誇口:「我就算站在紐約第五大道上開槍殺人,也不會損失任何一張選票。」(p. 442)

科茨認為,許多白人的缺乏安全感及長期存在的歧視態度,才是川普能夠當選的主要原因。(圖/wiki


在川普上台後,我們看到極右派所結合的三K黨、新納粹主義者、反猶勢力、伊斯蘭恐懼症者,因為受到激勵而在美國國內的遊行示威、甚至是對少數族群所採取的恐怖攻擊日益增多。此外,川普在執政後因個人脫序的行事風格與不尊重體制的作為,引發了相當多的爭議,甚至要面對彈劾的命運。儘管如此,絕大多數的共和黨選民還是將他視為白人的救星。科茨認為,由於有歐巴馬的當選,才會有川普的出現。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對照川普的粗魯及對少數族裔的偏見與歧視,歐巴馬的優雅、守法、及對弱勢族群的關懷,在未來史學家的對比後,不僅是一位勝任的黑人總統,同時還超越了繼任的白人總統,這或許是才是相信白人至上主義最大的盲點。
 

美國夢的悲劇:為何我們的進步運動總是遭到反撲? (電子書)

美國夢的悲劇:為何我們的進步運動總是遭到反撲? (電子書)


嚴震生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李琴峰特輯】作家是永遠的異鄉人:首位獲得日本芥川獎的臺灣作家 李琴峰

    「之所以能存活之今,我仰賴的是知識與文學的力量。知識賦予我客觀視野,使我得以抽離自身體驗,在時間與空間上拉開距離,客觀看待自身的處境與狀況,同時也獲得了摸索自身苦痛根源的線索;文學則賜予我表達的手段,使我得以將自身的絕望、無力、憤怒、憎恨、憂煩、苦悶等主觀情緒,加以消化昇華。」─摘自李琴峰獲獎演說文

    2931 0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李琴峰特輯】作家是永遠的異鄉人:首位獲得日本芥川獎的臺灣作家 李琴峰

「之所以能存活之今,我仰賴的是知識與文學的力量。知識賦予我客觀視野,使我得以抽離自身體驗,在時間與空間上拉開距離,客觀看待自身的處境與狀況,同時也獲得了摸索自身苦痛根源的線索;文學則賜予我表達的手段,使我得以將自身的絕望、無力、憤怒、憎恨、憂煩、苦悶等主觀情緒,加以消化昇華。」─摘自李琴峰獲獎演說文

293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