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作家專業書評

台灣青年給美國民主的一堂課──評《暴政》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2016年11月,川普當選總統。我記得投票後那幾天,我的美國朋友們個個愁雲慘霧,大學校園像是重災後的廢墟,人人無心上課。

不過在美國的台派留學生倒是很淡定。我有個博班朋友是這樣安慰美國人的,「我就拍拍他們的肩膀說,it's fine,我們都 survive 馬英九了,你們也可以的。」

我讀《暴政:掌控關鍵年代的獨裁風潮,洞悉時代之惡的20堂課》,也是這樣的感覺。想要拍拍美國人的肩膀說,it's fine,看看世界上有這麼多人都生氣勃勃地應對著民主倒退,你們也可以的。

**

暴政:掌控關鍵年代的獨裁風潮,洞悉時代之惡的20堂課

暴政:掌控關鍵年代的獨裁風潮,洞悉時代之惡的20堂課

《暴政》是一本實用的民主防衛教戰手冊。作者史奈德(Timothy Snyder)任教於耶魯大學歷史系,專長是東歐史。在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之後,他在臉書上寫了一篇短文,開門見山地說美國人未必比歐洲人更有智慧,美國的民主也未必能夠抵擋得了法西斯、納粹、共產主義。不過,美國可以從歐洲的歷史記取教訓,並據此列出了20點行動準則。史奈德隨後將這20點行動準則擴寫成一本書,在美國本土狂賣50萬本,可以說是自此成為美國自由派公民芒果乾第一品牌。

這20篇行動準則淺顯易懂。在台灣的脈絡讀來,有些適時跨地,是我們也正在修習的課題。比方說,史奈德一再強調行動的重要性:

親身實踐政治:強權希望你的軀體癱軟在椅子上,情緒消散於螢幕。所以說,出門去吧!置身於滿是陌生人的陌生場域。結交新朋友,和他們一塊行動。

是的,如同減肥必練核心,政治社群的核心在於公民的連結,也需要反覆鍛鍊。這一點對台灣公民來說不是新鮮事,而是我們已經努力起碼30年的方向——走入社區、青年返鄉、遍地開花、打破同溫層——每隔一段時間,不同的喊話。

對於當代美國人而言,在運動街頭結交新朋友可能已經是一個陌生的體驗,需要再次喚起熱情。不過,對於台灣年輕人而言,這家國之愛卻是抗爭的日常。不只結交新朋友,交女朋友、交男朋友、交男女朋友皆可的徵友,都是抗爭能量的正常發揮。在街頭求婚的有之,在街頭拍婚紗的有之,我還曾經在某個婚宴場合見識過,新娘新郎二進,一堆朋友勾手靜坐在走道上,大喊「反迫遷」。新娘新郎都是暴民出身,這種場面見多了,裙子一拉很輕盈就過去。化行動為日常。我想這是值得與某些焦慮的美國人分享的畫面。

不過,史奈德的某些提醒,在我讀來像是廢話。他認為要小心一黨專政(這一點對台灣人而言是廢話),而具體行動準則是支持多黨政治,守護民主選舉的規則,盡力投下選票,也可以考慮出馬競選(倒是中允的廢話)。

對台灣人而言,重視投票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廢話。古時候有黑名單闖關返台坐牢的故事,現在青年返鄉投票已是全民運動,連大學學生會都會固定預定返鄉投票專車。還有 PTT 上眾多都市傳說,從日本返台24小時快閃就為了投總統大選一票,拿著台胞證貼台灣國護照貼紙的也所在多有。最近,因為香港反送中運動,又因為高雄發大財,人們又進一步對於選舉產生危機感。早早有數波購票返鄉風潮,全世界台勞投起來。也有許多美少女美少男戰士受到感召,救國救民捨我其誰,當仁不讓地投入選舉。有人全力頭入,有人挽起袖子,還有帶著一顆紅氣球到馬祖最前線。

是的,民主的關鍵在選舉,選舉的根本在被選舉的人與選舉人的人。2018年11月的縣市大選,因為公投票實在太多張,投票所瘋狂大塞車,塞在隊伍中的我,一直想到美國政治學期刊 The Jounral of Politics 有一篇著名的研究,「每下一吋雨,投票率就下降一趴」,美國可說是下雨就能阻擋的民主。在這一點上,美國人應該跟台灣學習,為什麼人們願意花上兩小時的週末精華時段,就為了在地區性選舉投下幾張票。

箇中道理其實也很簡單:台灣人深知眼前的選舉是得來不易的一次,因此排除萬難也要投票。一黨專政不是什麼好東西,嘗過一次就可以了,有票堪投直須投,莫待無票空蹲牢。

大衛.洛吉(David Lodge)小說裡的主角說,在最後一次做愛時,你不會知道那是最後一次。投票也是如此。在1932年,部分投給納粹的德國人明瞭,眼前的選舉可能是短期內最後一次真正自由選舉,但大多數人對此一無所知。(p.49)

我明白了為什麼我讀史奈德,有時覺得他說的是廢話:因為真理有時候聽起來確實像是廢話最簡單的道理要不厭其煩地一遍一遍說,一遍一遍做。我也犯了史奈德想要提醒的錯誤:不要輕忽極權的逼近,不要輕忽手上的權利,它可能一瞬間就滑下坡跑掉了

書中也有一些行動準則似乎是針對美國人獨有的問題。美國人沒有國際觀其實是世界出名的,很多人不僅沒有護照,甚至是以沒有護照為榮。針對這種狹隘的觀念,史奈德大力鼓吹美國人「確保自己與家人持有護照」,去旅行吧,結交在外國的新朋友吧:

在東歐觀察家眼中,川普總統的競選過程中有許多環節與歷史似曾相識,最後的結果也並不令人意外。在烏克蘭人眼中,電子情報戰與假新聞的威脅顯而易見,美國人的反應卻慢得可笑。(p.155)

其實大國跟小國在缺乏國際觀這一點上,倒是殊途同歸。大國是自滿,我什麼都知道為什麼要看別人怎麼做?小國是自卑,我什麼都不知道看別人怎麼做有什麼用?這兩者都有錯誤之處,大國其實並不是什麼都知道,小國也不是什麼都不知道。台灣這幾年對抗中國入侵,不能說是百毒不侵,但也多少生長出一點抗體,正是應該貢獻給世界知道的時候。美國這幾年內部業力引爆,仗著身強體壯,但也應該多方就醫好好養身調理。史奈德很好地指出:

2014年,俄羅斯媒體謊稱烏克蘭軍將一名小男童釘死在十字架上,烏克蘭人很快就成功澄清謠言;然而2016年,俄羅斯媒體報導候選人希拉蕊染上重症,美國人卻將這則錯誤訊息傳了開來。俄羅斯無法在鄰國烏克蘭成功扶植魁儡政權,卻看見他們喜歡的候選人贏得美國大選。

在過去,歷史的潮流看起來都是從西方流向東方,如今這流向似乎逆轉了。

向他人學習其實是更加了解自己的過程。人類早該邁向更加開放、相互連結的政治來解決共同的困境。極權政體跟全球暖化一樣,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靠一己之力找到解方。美國當下的困境乃是世界整體趨勢的一部分,正如同台灣的困境也是。史奈德建議美國向他國學習;而台灣也應當踏前一步,向世界展現自己,將我們的一份貢獻帶給世界。


《暴政》作者史奈德(1969-)為耶魯大學歷史系教授,著有《黑土》《血色之地》《想想20世紀》(合著)等。(圖片來源 / 作者官網


在台灣,亡國感是公民的日常。也因為如此,我們天生而就地成為自由的鬥士。

史奈德引用廢奴運動家溫德爾(Wendell Phillips)的話,「民主的果實若不每日摘取便會腐敗。」我心想,是的,再同意不過,而生在台灣的我們每天都有許多機會可以摘取果實。有許多制度等待我們完善,許多遊行可以上街。因著有許多同心同德的年輕公民努力,甚至連打電玩、看電影都可以是一種政治行動,榮耀我們所享有的自由。

美國是一家老字號的民主國家,也來到了需要勿忘初衷的時刻。幸好,還有像是台灣這樣年輕的民主國家,正在全心頭入她的初衷。這20門課既然是經典,任誰來詮釋都會有新的意義。且讓台灣人按表操課,一不小心就超英趕美吧。


作者簡介

1986年生,高雄人,作家,學術工作者。臺大法律學士,美國芝加哥大學社會科學碩士,加州柏克萊大學法律碩士,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政治學博士候選人。中文創作以散文為主,以平實的生活紀錄探討政治性別議題,近有政治、文學評論散見報導者、端傳媒、故事、女人迷、OKAPI。著有《台北女生》


 延伸閱讀 

民主國家如何死亡:歷史所揭示的我們的未來

民主國家如何死亡:歷史所揭示的我們的未來

想想20世紀

想想20世紀

獨裁者手冊:解析統治權力法則的真相(為什麼國家、公司領導者的「壞行為」永遠是「好政治」?)

獨裁者手冊:解析統治權力法則的真相(為什麼國家、公司領導者的「壞行為」永遠是「好政治」?)

自由六月:2019年香港「反送中」與自由運動的開端

自由六月:2019年香港「反送中」與自由運動的開端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關於「伊斯蘭」你瞭解多少?

    2020年10月法國發生教師慘遭伊斯蘭激進份子當街斬首一案,近來案情出現大逆轉,女學生承認說謊,引發各界譁然。案子脫離激進組織策畫範疇,但也不禁令人思考關於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蘭教與阿拉伯世界,我們究竟瞭解多少?脫離「恐怖份子」標籤以外、真實的伊斯蘭是什麼模樣?

    1685 1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關於「伊斯蘭」你瞭解多少?

2020年10月法國發生教師慘遭伊斯蘭激進份子當街斬首一案,近來案情出現大逆轉,女學生承認說謊,引發各界譁然。案子脫離激進組織策畫範疇,但也不禁令人思考關於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蘭教與阿拉伯世界,我們究竟瞭解多少?脫離「恐怖份子」標籤以外、真實的伊斯蘭是什麼模樣?

168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