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作家專業書評

吳俞萱:懸止對話,是沙林傑的尖刺與溫柔──讀《九個故事》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如果你在語句停歇的地方醒來,那是因為你不止死過一次。

他們在來回拋擲的對話中長出血肉──西摩、艾洛絲、富蘭克林、萊諾、X、泰迪──當我們就要細細觸摸他們的手心,把祝福放在裡邊,對話忽然斷裂,他們掉落,我們醒來,懂得世界徒手熄滅的,正是愛與純真。

九個故事(《麥田捕手》作者沙林傑誕生100週年紀念版 全新中譯本)

九個故事(《麥田捕手》作者沙林傑誕生100週年紀念版 全新中譯本)

「事情是這樣的,西貝爾。我坐在那裡,彈琴,到處都沒妳的蹤影。後來雪倫.利普舒茲自己跑了過來,坐到我隔壁。我總不能把她推下去吧,對不對?」
「你可以。」
「喔,不,我不能那樣做。」年輕男子說:「不過我可以告訴妳我做了什麼。」
「什麼?」
「我假裝她是妳。」
西貝爾立刻彎腰,開始挖沙。「我們下水吧。」她說。
──〈香蕉魚的好日子〉,《九個故事》

-

「珊卓……對史內爾太太說……爹地是一個……大懶鬼……猶太佬(kike)。」
布布顯然縮了一下身子,她將男孩抱下大腿,讓他在面前站好,然後撥開額頭上的亂髮。「她這樣說啊,嗯?」她說。
萊諾點頭點得很用力。他還在哭,湊得更近母親一些,站在她兩腿之間。
「呃,那並不算太糟。」布布說,手腳像鉗子那樣緊抱住他。「那還不是最糟的事。」她輕咬男孩的耳朵。「你知道風箏(kite)是什麼嗎,寶貝?」
萊諾一度不想開口,或無法說話。總之他等到大哭完的抽噎稍微消退後,才對著布布的溫暖頸間說出答案,聲音悶悶的,但聽得出內容。「是飛在空中的那種東西。」他說:「用一條繩子拉著的。」
──〈湖畔小船裡〉,《九個故事》

懸止對話,是沙林傑的尖刺與溫柔。如果我們不止死過一次,那我們就能在語句停歇的地方,接住湧流而出的愛和夢想、純真的心靈邏輯,還有,虛構的力量。飛在空中的這些東西,就是沙林傑用小說這一條繩子為我們拉著的。他以直白乾淨的語言打造了一個容器去盛裝那些被現實毀傷之物,冷然地刻劃生活的荒謬和際遇的無情流轉,冷然地描繪人物的對話和動作細節,他的筆法就像他在〈致艾絲美──獻上愛與齷齪〉的描繪:「他們清唱,無樂器伴奏──或者在這情況下更精確的說法是,沒有其他干擾。他們的嗓音悅耳動聽,沒有太多情感渲染。沙林傑節制情感的暈染,拒絕道德的擴延,冷然就是他的憐憫,僅在語句停歇的懸止之處,留下蒼白的重擊。

麥田捕手(作者沙林傑誕生100週年紀念版)

麥田捕手(作者沙林傑誕生100週年紀念版)

親密於是沉重,超越現實因而蒼白。沙林傑不寫雙手拍掌的聲音,而是非常專心地再現孤掌拍擊的聲音──《麥田捕手》站在精神存亡的邊界,獨自守護純真;《九個故事》凝視那些孤絕個體的覺醒和挫敗。

《九個故事》裡,〈康州甩叔〉的艾洛絲一邊喝酒一邊追憶過往的愛人,彷彿在現實沉醉,才能在夢中醒來。無法直視自己的歪斜,艾洛絲嚴厲扶正女兒的睡姿,逼她睡到床中央,別再為幻想的朋友留下空位。〈與愛斯基摩人交戰前夕〉的15歲女孩聽到同學的哥哥富蘭克林因為戰爭而錯過的愛戀、因為戰爭而經受的磨難,她將原要丟棄的三明治收進口袋,留住富蘭克林的善意和悲傷,留住一切敗壞的。

〈德.杜米埃-史密斯的藍色時期〉的19歲男孩在喪母後開闢了一條謊言與激情鋪設的道路。他戴上假面,不被世界觸碰,也碰觸不到世界,直到他看見街道櫥窗內為假人更換新束帶的女子滑倒,他伸手想要扶她,手指卻撞上玻璃。接下來的神祕體驗,令他選擇重返真實的人生處境,扶起自己衰頹的黑暗。沙林傑小說人物的孤絕並不來自於他們對現實的反叛,他們只是從沒放棄繼承自己的童年,還牢牢擁護純真與愛,不輕易向現實低頭。

香蕉魚之於西摩,像是橘子皮之於泰迪,他們清楚知道自己的崩落,無畏去看那崩落的軌跡。純真的目光,能單刀直入去看一切事物,令自己的整個存在凝聚於每一個此時此地,無意抓住世界,也不會失去世界,赤裸裸地站在真實面前。像X無畏思索「地獄是什麼?」,無畏相信地獄就是無能去愛。像笑面人在最後一刻拔掉面具,臉朝向染血的地面。當我們讀到德.杜米埃-史密斯「決定給艾瑪修女走向自身命運的自由」,我們知道沙林傑也從不干擾他的小說人物走向自身的命運,他戮力揭示的並非自由,而是無一生命不是修女。他寫生命的限制,寫生命難以抵賴的順從和變形。純真無法突圍,僅是記起自己是誰、記起活著的感覺,承受這樣的危險。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台東人。大學讀文學,研究所唸電影,在日本學舞踏。信任直覺。對安逸過敏,喜歡越界創作,不時舉辦各種結合文學與電影的藝術沙龍,在心上點火。為了那些情感飽滿的瞬間而活著。為了揭示那些被隱蔽的真實而書寫。
著有《交換愛人的肋骨》《隨地腐朽:小影迷的99封情書》《沒有名字的世界》、《居無》和《逃生》,即將出版《忘形》。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遇到性暴力,別再質疑受害者「為什麼不求助」,而是傳達「不是你的錯」

    「N號房事件」爆發時,很多人驚訝於「為什麼孩子不求助」,事實是,受害者就算求助了,下場可能是被質疑、被譴責、被說「不要講了」;受害者在這種社會氣氛下很難不去想:我究竟做錯了什麼要被如此對待? 僅有極少數的受害人,身旁會有人真心為其感到痛苦心疼,並設法讓受害者知道:有錯的是加害者,不是受害的自己。

    1253 0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遇到性暴力,別再質疑受害者「為什麼不求助」,而是傳達「不是你的錯」

「N號房事件」爆發時,很多人驚訝於「為什麼孩子不求助」,事實是,受害者就算求助了,下場可能是被質疑、被譴責、被說「不要講了」;受害者在這種社會氣氛下很難不去想:我究竟做錯了什麼要被如此對待? 僅有極少數的受害人,身旁會有人真心為其感到痛苦心疼,並設法讓受害者知道:有錯的是加害者,不是受害的自己。

125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