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透過真實故事,檢視長久以來被漠視的醫學倫理和所有權爭議。Photo by Hal Gatewood on Unsplash
編輯室報告:
文/王梵(衛城出版編輯)
作者芮貝卡.史克魯特十六歲的時候(約是台灣學制的高一),在生物課上首度聽老師說起「海拉細胞」是過去幾百年來最重要的醫學物質。當同學們的腦袋糾結於一堆令人發昏的名詞與圖表時,她清楚記得老師在黑板上寫下了幾個大字「海莉耶塔‧拉克斯」。芮貝卡被激起強烈好奇心,追著老師問,但老師並不知道更多的資訊。因為亟欲追探真相,她進入大學攻讀生物學,之後更花了超過十年時間走訪田野與爬梳海量資料。並未想當作家的她,最終寫出這部席捲暢銷榜、翻譯了25國語言,並獲得超過60家媒體選為年度好書的紀實報導。而她自己,也成為故事的一部分了。
1951年一位美國黑人女子(海莉耶塔‧拉克斯)罹癌病逝,她的癌細胞未經本人同意被取走使用於醫學研究。令人震驚的是,這細胞竟然可以無休無止地繁殖,締造人類醫學史爆炸式的突破,拯救無數人的生命。其醫學貢獻包括小兒麻痺、白血病、流行性感冒、帕金森氏症的防治,促成基因圖譜,以及探究人體細胞在無重力下的變化等相關領域。然而,她的家人卻毫不知情,生活於貧困混亂之中,甚至繳不出醫療費。
海拉細胞讓科學界振奮,卻也引發了一連串前所未見的倫理風暴。
這部震撼人心的真實故事,劇情交織種族、性別、階級、道德與倫理、醫病關係、科研的執迷、生物專利商業化、身體所有權與隱私權等等議題,同時折疊出一段科學的勝利與恥辱的歷史。
無論是海拉或是任何其他生命檢體背後,最終都是一個個懷抱恐懼、希望和充滿故事的「人」。如今這本書已經是全球許多學校在醫學倫理、科學與生命教育課堂上的重要教材了,海拉的故事不滅,就如她不死的細胞。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