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作家專業書評

范欽慧:「寂靜」不光是美學的名詞,更是生命存活的必要條件──讀《聆聽寂靜》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喔,寂靜,使我們的聲音更加響亮……
──約翰.席德(John Seed,澳洲雨林資訊中心創辦人、《像山一樣思考》作者之一)

寂靜,究竟是有聲,還是無聲?當萬籟俱靜,空間迴盪的片刻裡,究竟代表著一種結束,還是另一個開始?

這樣的思索,在前衛音樂家約翰.凱吉(John Cage)於1952年所創作的《4'33"》當中,充分傳達了這樣的思索。一場看似無聲的演出,卻充分傳達了一種關於聲音與聆聽的深度思維。事實上,約翰凱.吉受到東方哲學的影響甚深,正如老子《道德經》所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寞兮,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中國哲學認為天地間「虛實並存,無中生有」,看似太虛幻境,空無一物,卻是最深邃豐實的心靈境界。「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白話一點來說,也就是能不能聽見寂靜的幽微與萬變,全在「接收者」是何等「風箱」,換言之,「寂靜」提供著一種創造過程,你在其中能聽見或是轉換成何等樂色,全憑個人的修為造化,還有,你到底是什麼樣的「樂器」。

我喜歡在自然中「聆聽」,並在其中真正感受自己。後來我逐步發現,我原來正走向一場關於全球性「聆聽寂靜」的環境運動。人類透過感官去覺察世界,在「看見」與「聽見」當中,重新理解關於生命的真實虛幻,最後,「聲音」成了一種選擇,考驗個人的判斷與智慧。而如何「聆聽寂靜」,卻也為靜不下來的現代人,提供了最重要的精神資糧。關於「寂靜」,在我看來,其實是一種「喚醒」,在一個不被鼓勵聆聽的世代中,「寂靜」成了一個有趣的邀請,讓你願意慢下來,細緻地開啟那被封鎖已久的感官,學習跟古老的探索本能接軌,試著在高度視覺化的生活中,還能依循聲音的線索,去創造身體與環境真實的互動,並找回那最初的自己。

聆聽寂靜:什麼是寂靜/何處可尋/寂靜為何如此重要

聆聽寂靜:什麼是寂靜/何處可尋/寂靜為何如此重要

對某些文化背景的感受而言,「寂靜」代表一種空洞,一種被遺忘的狀態。也因此我對《聆聽寂靜》作者厄凌.卡格(Erling Kagge)的背景非常好奇。他是一位挪威人,在我想像中,挪威應該是一個很安靜的國家,一個不缺乏寂靜的地方。有朋友對我說過,北歐的人喜歡聽我們閃靈樂團的音樂,尤其被那份熱鬧喧囂所展現的生命力所吸引。因為當地的環境太安靜了,而且安靜得讓人覺得寂寞,悲傷,沉重,需要更多聲音的刺激。因此我對於這本書提出的「寂靜」觀點特別有興趣,我想知道,一位在北歐成長的人,到底在尋找什麼樣的寂靜?這樣的動機,對身處在飽受噪音摧殘,或是擁有各種動人天籟卻渾然不察的台灣,又有什麼樣的啟示?

在書上我讀到一段話:「小時候我很難入睡,躺在嬰兒床上飽受寂靜的折磨……」在許多西方人的想法中,寂靜可能是一種負面的概念,如果寂靜如此無趣,作者為何又需要回頭去尋找「寂靜」?書一路讀下去,我開始理解理解作者所感受的「寂靜」,居然是他獨自走上蒼茫荒涸的南極大陸進行探險時,所感受的一種「與自己接軌」的平靜感受。在這裡,我察覺一個重要的現象,那就是,不論你身處在什麼樣的國家或是環境中,現在的人基本已經不再需要傾聽世界。我們再也不需要透過聽覺與身體的經驗滲入,去創造在地的記憶與感受,這讓我們的空間侷限在人為創造的建築當中,我們活在各種視窗前,透過螢幕去理解世界。


(圖 / 《聆聽寂靜》內頁 )


我想起之前我去婆羅洲的雨林錄音,被熱帶多樣繽紛的自然聲響弄得意亂情迷,我極為渴望能辨識出這些生物,我去找當地國家公園的一位原住民,他聽了我的錄音後一臉困惑,一直問我是否有拍攝照片,因為他根本無法認出這些聲音,他說,自己每天出入雨林都是透過開車,回到家,水泥牆壁與窗戶隔絕了外在世界,也隔絕他跟這些聲音接觸的意義。

今天不論我們身處的聲景如何,人類所選擇的生活方式似乎趨於一致,看電視,滑手機,守在電腦前(就像我現在一樣)。網路智慧手機控制了所有人的生活情境。最大的問題是,人類再也不願意面對自己,失去了自我的掌控度。寂靜成了一種奢侈品,對人來說如此,對生物也是如此。最近我在《科學人》期刊也讀到一篇文章,談到噪音對生物生殖造成的影響,原來,寂靜不光是一種美學的名詞,更是一種生命存活的必要條件。

當厄凌深入世界絕境時,專注當下,放空心思,這時候他感受到的寂靜力量是完整,一種全然包圍的狀態,當下任何的聲音都可以清楚辨識,而且可以傳達到遠方,在人文地理學上所研究的「心智地圖」(mental map),就提到人腦具有繪製地圖能力,能夠將身體感受的內容引入心智過程中,這樣的感官覺察所產生的情緒與感受,對人類行為其實有很深度的影響。比較起喧囂的城市中,沒有一個人可以清楚聽見自己的腳步聲,所有的空間感都淹蓋在聲浪中,沒有距離沒有方向,這種聲景有如席捲的巨浪,人類很容易在其中淹沒自己;反觀在南極中的獨處,那樣的寂靜放大了所有的細節,你跟環境空間的座標與定位反而清清楚楚。厄凌所感受到寂靜,是一種重新理解與學習與自我相處的狀態。

在寂靜中,正是一種向自己靠近的旅程。一如康德所說:「透過仰望星空,來注視自己。」不論在面對環境的存續思索,與生命意義的追尋上,原來,我們都是走在「聆聽寂靜」的道路上。


作者簡介

自然作家、廣播電視節目製作主持人、紀錄片編導、田野錄音師。因為喜歡傾聽鳥鳴而走進自然,長期用聲音記錄台灣、並致力發展土地的聽音美學。
政大新聞學系學士、美國雪城大學廣播電視電影系碩士。於1997年起在教育廣播電台製作主持「自然筆記」節目迄今,曾獲五座廣播金鐘獎及多次入圍。同時擔任大愛電視「愛悅讀」節目主持人,並於2015年創立「台灣聲景協會」。
著有跟著節氣去旅行《搶救寂靜:一個野地錄音師的探索之旅》等書,以及陽明山國家公園夢幻湖畔實境錄音《在湖畔傾聽》。文字作品曾獲林榮三文學獎、陽明海運海洋文學獎、永續台灣報導獎、入圍金鼎獎、卓越新聞獎等。

 延伸閱讀 
1.【專訪】一名野地錄音師的「聽見台灣」──范欽慧《搶救寂靜》
2.【馬尼讀繪本】如果什麼都看不到,一定是缺乏想像力──你想挑戰「空白繪本」嗎?

與孤獨共處:卸下偽裝、回到自己、一個人安靜的九個習慣

與孤獨共處:卸下偽裝、回到自己、一個人安靜的九個習慣

像山一樣思考

像山一樣思考

心動之處:先鋒派音樂宗師約翰‧凱吉與禪的偶遇

心動之處:先鋒派音樂宗師約翰‧凱吉與禪的偶遇

最大的寧靜

最大的寧靜

平靜的心,專注的大腦:禪修鍛鍊,如何改變身、心、大腦的科學與哲學

平靜的心,專注的大腦:禪修鍛鍊,如何改變身、心、大腦的科學與哲學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關於死亡的思考

什麼是衰老,什麼是死亡?

118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