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個人意見|閱讀Remix

【個人意見專欄|煙火與炸藥】個人意見:《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是一面雙面鏡

  • 字級



每年諾貝爾獎都會引起很多的新聞和討論,但我很好奇諾貝爾文學獎,對現代的讀者而言究竟有什麼意義?
接下來我將交替讀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與當年度的暢銷書話題書,看看能不能看出一點什麼來,
或至少是個讀書筆記。——個人意見



 

但是她永遠不能得知一個自知貌美的女子走在路上低眉斂首的心情」,那是我打開《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第一次驚嘆,將來還有許多,那樣美麗、刺激、直白的句子,有一種疼痛之意,我沒見過這樣對自己不留情面的作家,寫女孩子美麗的作者多不勝數,但寫美麗的女孩子的作者卻不多。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在很多作者心裡,美女不過是收藏裡堆山積海的隨意觀音,但美麗的女子的心情,容貌平庸的女子的心情,各式各樣女子的心情,不同的年齡、不同的層次,這些女孩在書裡是同一個女孩的變體,同一個主題寫出多層次的變奏,如果她醜是這樣的,如果她笨是這樣的,如果她家境好是這樣的,如果她家裡沒那麼有錢是這樣的,如果她平安長大,又是這樣的。

對女性的這種主觀描寫,在我讀過的許多作品裡都欠缺,許多男作家從沒想過搞清楚女人,即使是女作家也未必肯這樣直白,身為美女是一種特殊體驗,大多數女作家容貌隨人口平均分佈,外貌平庸的女子寫起美女的心情,謬讚了顯得巴結,悲哀了顯得嫉妒,美麗女作家則要小心翼翼,因為身為美女原是一份全職工作,工作包括適當的演出「我不知道自己有這麼美」,因此,即使是美麗的女作家,也無法像林奕含一樣這樣銳利地描寫擁有美貌(或不擁有)的心情。

書中的性侵場面讓人不安至極,勝過一切我所讀過的書、看過的電影,那種飽脹的情緒實在強烈到令人難以接受。房思琪在日記裡寫道要愛上性侵她的人那段,極其逼真,是受到性侵的未成年人的一種常見心態,我讀過許多不同國家談被性侵的未成年人的文章,許多被害者總會哄騙自己是在與加害人戀愛,是處於一段感情之中,然而他們在心中隱隱覺得哪裡不對,但怎樣去面對那個不對勁之處,也可能產生悲劇,也可能產生偉大。

書中談到物質的地方也十分精彩,一方面細細描寫對物質單純的愛悅,深藍波斯地毯上的花紋、明黃的緙絲,精細的器皿,特別好的油畫,一方面又有一個市儈的男人給這一切噴上拍賣場的古龍水味,由物而及人,談的還是美,以及美帶來的禍害,就像文字一樣,文字在極美的背後有恐怖,在表情達意的反面是分數,在華美的反面是升學主義,就這樣所有的東西都有疊影,每個橋段都有弦外之音,《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是一面雙面鏡,性侵的反面可不可以看到愛情,家庭暴力的起源是不是愛情,如此鏡子照過來照過去,我們看見鏡子裡自己的臉,而在鏡子的另外一面房思琪在看著我們。

終究這是一本年輕女孩子寫的書,她最終還是想像某個版本的她可以擁有美好的結局,有勇氣面對惡魔,有勇氣在流著血以後醒悟活著離開,有勇氣找到下一段愛情,來到珠寶圍繞的金錢柔軟的絕緣裡面,我好希望可以多看到這個作者寫的書,也許在一次次的書寫裡面,她終究會發現不同的結局。

Dior Diorette系列戒指(圖/Dior官網

書裡面,毛毛先生費盡心思畫出來的雞尾酒戒指,那只圍繞著搪瓷花朵蝴蝶的大寶石戒指,一只反正無法實現的雞尾酒戒,其實就是一枚Dior推出的Diorette系列,如果戒指有所本而我們還可以找到戒指的本尊,那麼裡面的房思琪就是,李國華就是。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該是2017年暢銷榜文學類的冠軍。




看更多【個人意見書評|煙火與炸藥】


個人意見之完美的任性

個人意見之完美的任性

個人意見 陳祺勳

中山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畢業,以藝術投資為興趣,時尚評論部落格「個人意見」格主。著有《個人意見之品味教學個人意見之待人處世指南》《個人意見之愛情寶鑑》以及《個人意見之完美的任性》。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遇到性暴力,別再質疑受害者「為什麼不求助」,而是傳達「不是你的錯」

    「N號房事件」爆發時,很多人驚訝於「為什麼孩子不求助」,事實是,受害者就算求助了,下場可能是被質疑、被譴責、被說「不要講了」;受害者在這種社會氣氛下很難不去想:我究竟做錯了什麼要被如此對待? 僅有極少數的受害人,身旁會有人真心為其感到痛苦心疼,並設法讓受害者知道:有錯的是加害者,不是受害的自己。

    1761 0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遇到性暴力,別再質疑受害者「為什麼不求助」,而是傳達「不是你的錯」

「N號房事件」爆發時,很多人驚訝於「為什麼孩子不求助」,事實是,受害者就算求助了,下場可能是被質疑、被譴責、被說「不要講了」;受害者在這種社會氣氛下很難不去想:我究竟做錯了什麼要被如此對待? 僅有極少數的受害人,身旁會有人真心為其感到痛苦心疼,並設法讓受害者知道:有錯的是加害者,不是受害的自己。

176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