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諾貝爾獎都會引起很多的新聞和討論,但我很好奇諾貝爾文學獎,對現代的讀者而言究竟有什麼意義?
接下來我將交替讀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與當年度的暢銷書話題書,看看能不能看出一點什麼來,
或至少是個讀書筆記。——個人意見
我們都知道後來的故事了,羅琳現在是世上最暢銷的作家,她的作品改編電影收入驚人,還有好幾個以她的作品為靈感的主題樂園,同時,羅琳還是一個充滿幽默感與溫暖的人,她會為了不公義之事發聲,也會為了曾經遭受童年創傷的讀者,親筆寫下護法咒,讓讀者可以依照她的筆跡,刺在手腕上時時提醒自我、保護自我。
.@AlwaysJLover I love that you're working to heal and protect yourself. You deserve this. I hope it helps. pic.twitter.com/T2nDG3z2MJ
— J.K. Rowling (@jk_rowling) 2016年5月11日
護法咒(Expecto Patronum)與讀者的故事令人感動,但同時也是羅琳創造出的世界有多成功的例子,羅琳是最值得這種尺度成功的作家,因為很少有作者有能力創造出一個完整的世界,那個世界在真實與虛幻間,但所有的虛幻都根植在真實之上,裡面的角色不會因為有魔法力量而少了基本的人性,不會因為是一個玄妙有奇獸的世界,人就不再有人性,更是因為在玄妙的世界裡面,我們得到了珍貴而且真實的人性。
羅琳的《哈利波特》系列,要細究其成分,並不出奇,沒有什麼是你從來沒有看過的,它是一個關於成長的故事,它是一個找到真實自我的故事,它也是一個(簡直老套極了)愛與勇氣的故事,但這些看似老套的題材在羅琳的筆下,沒有教訓意味,你只是目眩神迷地走進了另一個世界,從書裡抬起頭,你似乎對這個眼前習以為常的世界,多了一點不同的感觸。
《哈利波特》的獨特之處在於,作者把所有看似平淡無奇的老套元素,用全新的角度訴說,魔法與巫術存在我們的文化裡已久,青少年的成長故事也很多,但把這兩者結合就是一個新穎的變化,魔法的能力是一種天賦,但你也需要學習才能嫻熟其技藝,學習魔法的過程不僅必要,而且也是讓這書得以突出的地方,一個天生具備所有能力的主角無法讓人感同身受,但我們看著這些角色長大,面臨成長的過程。
所有在這之間的細節,都豐富了並深化了這個世界,讓你看見畫面,比如哈利入學買入學必需品一段,原是劇情的必要,但斜角巷的豐富描寫是作者的功力,讓這個世界從骨架上開出絢爛的花來,每一段的轉折都有豐富嫻熟的細節來支撐,此中有人,呼之欲出。
我非常推薦(是說大概這世界上還沒看過的人也不多了)大家去讀《哈利波特》系列,它是非常成功的文學作品,人物角色鮮明立體,性別角色現代,故事情節精彩,情理之中但卻往往意料之外,它值得每一分的暢銷,每一分的電影改編,每一分的遊樂園體驗,商業化與文學是否相容?我認為一個作者能成功地用文字的力量商業化創造出一整個品牌產業,這是所有寫作的人的終極夢想。
至於你說魔法是不是真的?從羅琳提筆為讀者寫下Expecto Patronum,而讀者從中找到力量時,你就該知道,這世界上,真的有魔法。
愛上石黑一雄,需要超過100頁的時間
閱讀的基本品味──從《暮光之城》系列談起
面對現實的荒謬與粗暴時,「我」會變得如何?──讀《呼吸鞦韆》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的安娜,除了作為一只床頭櫃以外,妳到底想成為什麼呢?
莫言的小說讓我覺得能讀懂中文是一件無比幸福的事──讀《檀香刑》
把半本推理小說和半本旅遊指南結合在一起,大概就可以得到丹布朗的小說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