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譯界人生
-
譯者廖珮杏、劉維人/有哪些方法可以讓知識類翻譯更順?《來問問哲學家》吧!
作者:廖珮杏,劉維人 內容提供:時報出版 /2021-08-31 瀏覽次數(8511)
《來問問哲學家》是一個很「對話」的文本,原文就像是作者站在讀者面前說話。讀過哲學系的人看到本書中的問題,大概第一時間會聯想到心智哲學、形上學、倫理學等等,但從本書章後附上的「小...
-
很多時候連醫生也沒有標準答案,我們只能併肩在路上──專訪《兩種心靈》譯者、精神科醫師張復舜、廖偉翔
採訪:柯若竹 /2021-08-31 瀏覽次數(12116)
快秋分了,近黃昏的天光仍敞亮。分別在三總北投分院與台大精神科服務的張復舜和廖偉翔一前一後,在長日將盡時暫卸白袍,登入另一個身分——《兩種心靈:一個人類學家對精神醫學的...
-
國際法庭口譯員的內心風暴:當你要替犯下大屠殺的總統口譯──小說《親密陷阱》(2021歐巴馬夏日選書)
作者:楊詠翔 /2021-08-09 瀏覽次數(5300)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日前公布他的夏日書單,日裔作家凱蒂.北村以新作《親密陷阱》名列其中,她先前出版過三部小說,皆獲得高度評價,尤其擅長描寫人物心理。前作《漫長的分離》以一名譯者到希...
-
「藝術與科學可以真正深度的對話,其實是我們現在。」──專訪《啟示的年代》譯者黃榮村
採訪:朱嘉漢 內容提供:聯經出版 /2021-07-20 瀏覽次數(8773)
在談論諾貝爾生理醫學獎艾力克.肯德爾的巨著《啟示的年代》之前,我們也許可以先聽聽這本書的譯者,也是國內知名心理學者黃榮村的「學習年代」。 畢竟,閱讀《啟示的年代》,我們很難不為...
-
令人震撼!五十嵐大介把「畫」擺在主體地位,擴充讀者的精神體驗──談《魔女》與翻譯策略
作者:黃鴻硯 /2021-06-21 瀏覽次數(14449)
十年後,我可以稍微退遠一點看:看來《魔女》是一種殘響,在稍微帶點另類色彩的青年漫畫即將被台灣傳統漫畫出版社棄守的前夕,它與九○年代寒武紀大爆發式冒出的台版日漫中,那些從出生到死亡...
-
「譯者最重要的是好奇心。」──科普譯者/台語音樂創作人黃靜雅的斜槓人生
採訪:陳榮彬 紀錄整理:楊詠翔 攝影:陳怡絜 /2020-09-15 瀏覽次數(24368)
台語音樂創作人、譯者黃靜雅。 黃靜雅 / 《生活是一條歌》專輯 午後的松菸一隅,OKAPI 邀請到兩屆吳大猷科普獎翻譯類得主黃靜雅,和我們分享她的譯界人生。除了譯者之外,黃靜雅另一個...
-
台灣科幻的前世今生與譯介:從《綠猴劫》《傀儡血淚及其他故事》入選BFT選書談起
作者:楊詠翔 /2020-07-08 瀏覽次數(12568)
近年來拜劉慈欣《三體》的成功之賜,國際書市掀起了一股華語科幻熱潮,而台灣其實早在1980年代,就已發展出頗具規模的科幻書寫,透過今年文化部國際版權資訊平台Books from Taiwan選入兩本台...
-
「我寧可字數少一點,也不要給出囉嗦的譯本。」──專訪譯者吳家恆
作者:鄒欣寧 攝影:陳怡絜 /2020-06-29 瀏覽次數(18236)
對於國內的古典樂迷來說,吳家恆這個名字當不陌生,除了經常在媒體或表演機構讀到、聽到他介紹古典音樂的堂奧與趣味,也能在臺中古典音樂電台、臉書粉絲頁「Music Pad 古典音樂筆記」持續接...
-
風格才是翻譯最重要的事──專訪新版《異鄉人》譯者劉俐
採訪:朱嘉漢 攝影:陳佩芸 /2020-05-18 瀏覽次數(19633)
新版《異鄉人》譯者劉俐曾任巴黎文化中心主任、淡江大學法文系副教授。 「我並沒有做譯者的vocation。畢竟,翻譯是吃力不好討的苦差事啊。」 譯者劉俐,翻譯過羅蘭.巴特以節制、極簡詞語表...
-
正是時候讀科幻──從劉慈欣《三體》的譯介談起
作者:楊詠翔 /2020-04-29 瀏覽次數(62462)
2015年,科幻大獎雨果獎的最佳小說獎,頒給了中國作家劉慈欣的《三體》,這是雨果獎史上第一次頒發給「中國」作家。《三體》獲獎之後,在全球引發熱潮,迅速賣出多國版權,總銷量據傳高達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