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 本月大人物 /

中藥行女兒的生活藥方──專訪江鵝《俗女養成記》

  • 字級


(攝影/陳佩芸)


有這樣的女生,她們家教良好,卻總覺得自己還不夠好。她們知道何時該收聲,何時又該據理力爭。她們有穩當的工作,還得經營周全的婚姻。她們心中有一張完美的淑女藍圖,時時揣摩對照。

不過,身為這群齊整女生的一份子,儘管看起來並無異樣,江鵝從小就覺得自己是個「跟不上」的小孩,乖巧跟不上,成績跟不上,使壞也跟不上,只能一路小心,以免脫隊。漸漸,她從自己照顧自己的積極兒童,長成一個知道看人眼色、懂得閱讀空氣的消極大人。

像她這樣的一個六年級普通女子,以江鵝的話說,就是「俗女」。她的新書《俗女養成記》回望台南的童年,以及那間餵養她成長的中藥行。當時他們家的下午茶是四物雞,孩子沒有玩具,遊戲就是搥當歸。她和台灣十大建設差不多時間出生,與台灣經濟同步成長,沒有變成父母心中理想的淑女,那就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勇於當個俗女,這是中藥行女兒抓給自己的一帖生活藥方。

俗女養成記(電視劇書衣版) (電子書)

俗女養成記(電視劇書衣版) (電子書)

俗女養成記

俗女養成記


父母在意的,總是最確切的存活保障和生存能力。江鵝小時候,父母本來打的如意算盤是讓她學鋼琴,讓她變成一個氣質良好的鋼琴老師,在家賺錢,養尊處優,家長會帶孩子來拜師。「但我小五開始叛逆,拒絕練琴,寧可坐在鋼琴前被打被罵,就是不彈。我父母一直在家裡中藥店工作,領的是工讀生薪水,絕大多數的錢拿來栽培我。我一邊抵抗練琴,其實心裡對自己鞭笞很嚴重。」

當不了鋼琴老師,為了讓孩子將來有好日子過,父母於是轉移目標,要江鵝考上好學校。她一路在父母安排的軌道上前進,試圖當個乖巧合格的孩子,但那標準實在高到搆不著,或者,必須用所有的自我去交換,那該怎麼辦。

江鵝在39歲的某天,猛地想著自己就快40歲了,如果人有80歲壽命,也活一半了,「但我這輩子都在讓別人安心,自己無盡焦慮,到時候後悔怎麼辦?」她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但很清楚知道不要什麼,就用刪去法過生活,「40歲好像還可以再試試看,做一點不違背自己感受的事。」

念頭成形後,她開始給老闆心理建設,慢慢準備離職,「辭職後一個月我就知道對了,什麼都對了!」她過日子,寫書,面對生活中非做不可的各種瑣事,做肥皂,玩貓,整理家裡,開賣場看特價商品,無數次跟自己打賭,再開臉書就剁手指。也常常做翻譯到凌晨兩點還不能睡,但這是她選擇的,交換來的是心靈上的自由。

「我的前半生都在努力對得起爸爸媽媽,他們只期望我能照他們的方法活得幸福快樂。但沒有路啊,走不出來。動物的本能是生存,人不應該把自己放在活不下去的狀態。」江鵝說,「我希望可以活到一個程度,讓父母有一天懂我的時候,會知道我用了我最大的努力去活得快樂。」

(攝影/陳佩芸)


想到任勞任怨的父母,她試著以同理看待,「人生都是選擇而來的,他們選擇做個孝順的孩子,獲得很好的名聲,親戚們都稱讚,卻也相對付出了一輩子。我很敬佩他們,但無法改變什麼,能做的就是給他們帶來一些緩解。」

不符合父母的期待,那就另闢修復的蹊徑。江鵝從大學時期就知道媽媽有乳癌,一直活在恐懼中,如果在雙方不諒解的狀態中,媽媽出了什麼事,她覺得會太傷害。於是她做了一個決定,要抱媽媽。

她自行向爸媽宣布,以後她回台北前都要抱一下,「我們家是很疏離的,連吵架都不會,何況是表達感情。但很奇怪喔,老一輩的鄉下人竟然很期待這件事,每次我臨走前,他們就乖乖『蛇』到我旁邊等。」這時,江鵝會說幾句感謝的話,謝謝媽媽煮大餐、謝謝爸爸種的玉米。「剛開始當然很卡很害羞,現在就做得很順,」她認為,肢體的碰觸可以建立共識,超越語言,「可能就是愛,無論怎樣,我們是在一起的。那個言語無法形容的連結,讓我可以跨越曾經的不諒解。」

淑女是媽媽的藍圖,俗女是女兒自己的創作。俗女就是發現有做不到的事,不要硬撐,就軟軟地從那根竿子下鑽過去,當個符合自己心意的人。江鵝在《俗女養成記》走過童年與成長,撫過一個又一個充滿各式氣味的藥格,仰望大人們的壓抑與恐懼,也有死亡與告別。她想用這本書向媽媽致敬,也是表態,這個女兒踏上俗女之路,一去就不會回頭。

普普通通,但真誠快樂,不是自強號,就當平快車。江鵝正以自己喜歡的步伐,暢快前進。

(攝影/陳佩芸)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媽媽如果沒有選擇生下我們,會有怎麼樣的人生?那些成為媽媽之前與之後的心事

拿起媽媽的身分,意味著要拋下許多東西,也許是原本可以更自在的人生、更大把的時間,有更多的「自己」。

270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