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作家專業書評

為了照顧家人,你願意演一場大龍鳳嗎?──讀《他不知道他病了:協助精神障礙者接受治療》

  • 字級



生病就去看病,不是理所當然的事嗎?但如果家屬有精神障礙卻從不認為自己生病,我們又該怎麼辦呢?

我有一位朋友,安妮,她的母親多年前逐漸出現被害妄想的症狀,如害怕政府特工的遠程輻射攻擊,所以家裡門窗都得關緊。要是她認定被監聽了,全部人便都不許講話,一律改用寫字條來溝通。若打破這些規矩,母親就會發怒,想當然爾,她完全不認為自己生病。

安妮嘗試過各種方法引導缺乏病識感的母親去看精神科門診都不果,想到全家生活將繼續折騰,多年來聽著這些事的我也跟她一併低落起來。

最近,曙光乍現,母親居然開始接受精神科門診的藥物治療了!安妮是怎樣做到的?她某天突發奇想,一改以往否定或忽視的態度,而去認真聆聽母親的被害妄想,對被攻擊、被監聽的恐懼表達同理。如此,通過肯定感受與情緒,安妮贏得了母親的信任,成為她家裡最信任的人。

接下來,安妮才開始誘導母親,說這些事他們處理不來,一定要找警察幫忙,於是她提前到醫院跟醫生串通好該如何去演一場「大龍鳳」。到了正式公演日,安妮把母親帶到醫院一個比較不像診間的地方,說警察要在這個掩人耳目的地方跟她錄口供。

精神科醫生學起警察的嘴臉說:「你女兒已經跟我們說明過情況,放心!那些壞人已經在我們警方的掌控之內!」母親在信任的氛圍中完成這次初診,並願意服用(據說可以防止輻射的)抗精神病藥物。由於藥有發揮效用,症狀減輕,感到安全的母親便更相信醫生日後的醫療安排(雖然她仍以為自己是去協助警察辦案)。

讀過《他不知道他病了:協助精神障礙者接受治療》一書,我馬上就想起這段故事。教人驚嘆的是,沒有任何心理或醫療相關背景的安妮所做的,完全體現出書中所要傳達的協助精神障礙家屬接受治療的 LEAP 四步驟:傾聽(Listen)、同理(Empathize)、贊同(Agree)、夥伴(Partner)


▌家屬缺乏病識感?未必是他的錯!

一些讀者可能會想,若要在人際之間達到有效的溝通結果,其實也得應用LEAP步驟。不過,為何對於缺乏病識感的家屬,我們更需要這套指引呢?

《他不知道他病了》作者,臨床心理學家哈維亞.阿瑪多(Xavier Amador)發現,精神障礙者的病識感薄弱本身就是一種症狀,他稱之為「病覺缺失症」(anosognosia)。這症狀可理解為腦傷或腦部功能失調,使人無法客觀地審視自我。

在柏拉圖的洞穴比喻中,那些不願相信外面世界而寧死守在洞裡的人,其實是在否認現實(防衛);也許當中有部分人不太在意世界的真相為何,卻因為長年生活在洞裡而固執地反對改變(性格);然而,病覺缺失症更像是一群一直生活在外頭,但由於腦部問題而使他們從小看到的都是明暗相反的世界,直到某天,剛好有人跟他們核對時才發現彼此對世界的理解大不同,這便抵觸了當事人長久以來攸關「我是誰?」的自我概念(信念)。

因此,若試著以心理發展的角度去理解病覺缺失症,可以說人們並非被「發現」生病的時候才「開始」生病!臨床工作中我們看到許多怪異或奇特的認知,往往從很早期已出現在當事人腦中。醫學認為的「不正常」,其實是患者經年累月下建構的「習以為(正)常」──幻覺是真實的、被外星人或特務迫害是可能的,這些感受和想法都是日常不過的事情。可想而知,當人的「真實」被質疑時,引起的憤怒與反抗會多劇烈。

LEAP對病覺缺失症的精神障礙者之所以十分有效的一個重點,正在於不去衝擊他們對真實的核心信念,也不以強迫對方同意「我生病了」為目標,只致力找到雙方都同意的目標,攜手邁進。


▌旁觀自己生病的自己,他的孤獨會被看見嗎?

總有一種聲音會質疑說:既然患者的情況是如此複雜,家屬為何不直接威脅他去就醫?強制住院治療後病情穩定下來,患者不就發現自己果真生病了嗎?
作者提到,患有病覺缺失症的人都有一個模式,這些患者腦海中沒有意識到自己生病的部分,和他們察覺自己已經生病的部分,往往同時存在。」這種自我的分裂現象,勾起我好奇:當人們看著患者沒有病識感的自我的時候,清醒地知道自己在生病和別人的用意的那個自我,是怎麼了?到哪去了?

佛洛伊德去世後一年才出版的遺作《精神分析綱要》(An Outline of Psycho-Analysis, 1940)有一段教人啟發的文字。他說,那些脫離現實的精神病患者一旦康復起來,就會宣稱在心裡某處其實仍隱藏著一個正常人,「好比一位冷漠的旁觀者,坐看病態幻象的發生。」

這觀點提醒說,雖然患者有一個自我(不論出於何種因素)背離現實,但總有另一個自我在接受現實、等待康復。療癒的希望,正在暗處靜靜發亮。

這個旁觀自己生病的自己,他孤獨嗎?是要哪天他重拾理智,回想家人與醫療人員對自己做過的種種指責或不諒解,他會傷心和無奈嗎?

也許,僅僅為了不讓患者健康的自我感受到生病的自我被所愛的家人拋棄,我們就得用LEAP的方式,跟他一起踏上心靈迷宮的出路。《他不知道他病了》中有大量的LEAP示範,輕鬆上手,精神障礙者家屬及相關醫療人員都很值得一閱。


他不知道他病了:協助精神障礙者接受治療(20週年紀念版)

他不知道他病了:協助精神障礙者接受治療(20週年紀念版)


《他不知道他病了》延伸書單


作者簡介

諮商心理師,精神分析主題作家,臉書「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版主,著有《願你,永恆少年》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媽媽如果沒有選擇生下我們,會有怎麼樣的人生?那些成為媽媽之前與之後的心事

拿起媽媽的身分,意味著要拋下許多東西,也許是原本可以更自在的人生、更大把的時間,有更多的「自己」。

256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