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作家專業書評

讓開口就性別歧視、性騷擾的人懂得閉嘴──讀《與其事後越想越氣,不如當場這樣反擊》+《誰叫她是笨女人》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在討論性暴力議題時,我常以校園霸凌為例,經過多年的宣導,我們已經知道不該檢討被霸凌者,「被霸凌的人本身也有問題」這句話已是禁語。那麼,為何性暴力新聞底下的留言,卻常常檢討受害人?彷彿我們每個人都要戰戰兢兢長大,預設自己隨時都有遇到壞人的可能,如果不夠謹慎,就會被批評不懂判斷、為什麼那麼聽話、怎麼只會忍耐、不知道拒絕。如果不是那麼笨,傷害就不會發生。

姬野薰子的《誰叫她是笨女人》裡,「笨女人」這個字眼不斷出現,笨不只是考不上名校的女人,也是頭腦不好又對聰明男人「別有居心」的女人。如同作者在前言的提醒,她要寫的不是「五名男子企圖輪暴一名女子」這樣八卦腥羶的故事,而是描述幾個孩子所經歷的平凡人生軌跡如何成為強暴案的背景——為什麼自認高人一等的男學生,會認為侵害女性是一件合理的事?

誰叫她是笨女人【第32屆柴田鍊三郎賞得獎作品】

誰叫她是笨女人【第32屆柴田鍊三郎賞得獎作品】

讀這本書要很有耐心,最引人氣憤的事件僅在全書最後二十頁左右,其餘四百多頁,從受害者美咲和加害者翼的各自人生開始,帶領讀者進入兩人的成長環境,理解他們價值觀如何養成,明明戀愛一開始也有粉紅色泡泡,最後卻是明顯的階級差異,偏見、惡意、毫無同理心,加上不諳世事的少女純真期待,導致了性暴力事件。

美咲很笨嗎?在社會眼光裡,美咲可能是聰明的,她知道社會期待的女孩樣貌,身為長女最好不要顯露太多慾望,也知道穿上能顯現胸部線條的衣服,就能得到異性以不同的態度相待。翼很壞嗎?是誰讓他知道,原來成為東大學生後,就會數不完的女孩供他選擇?

翼代表了這個社會某些人(可能是多數人)的真實想法:女孩穿著成套的內衣褲代表別有居心;答應和異性朋友喝酒聚會代表也有「那個意思」;她們才是「加害人」,去騙那些聰明傑出、家中花大錢努力栽培、能考上名校的優秀男孩。

美咲作為「一般的女孩」,當她身旁的人都談起戀愛,她很難不認為自己是個又醜又沒有優點的女生。當充滿戲劇性的愛情降臨時,她當然要瞬間被沖昏頭,這樣才符合盲目戀情的遊戲規則,而這場愛情的發展也不讓人意外,半年過後,戀情冷卻,女孩的可愛成了裝模作樣,迷人的身材變成故意招蜂引蝶,毫無事實根據的想法一個又一個冒出來,接下來,吵架、分手。

這段感情,原本應該成為幾年後回想起來略帶遺憾的青春之戀,但是,翼在卸下白馬王子披風後,沒有讓自己成為被遺忘的前男友,而是變成掌控美咲的「權力者」。翼的心態,讓我想到2023年五月台大經濟系學生會長選舉時,那些提出歧視政見的男大學生,他們從小到大在同儕間絕對算得上出類拔萃,在許多競賽中都是得勝者,卻如此缺乏人文素養與同理心,只要確保自己能一路順遂走在康莊大道上。就算做出被社會批評的下流行徑,仍「天真」覺得只是開玩笑不行嗎?無法理解他人所受的傷害多嚴重。我想,他們的心態大致是:大家罵歸罵,其實也有得到樂趣吧?畢竟這是優秀的我所想出來的玩笑啊。

除了男女主角,在《誰叫她是笨女人》裡,我特別注意到另一個出現篇幅極少卻不可忽略的角色,也就是事件發生當晚,和美咲一起出現的另外一個女孩,身材與回話技巧處處被拿來與美咲比較的她,當天很快就覺得無聊,當現場逐漸失控時,她機敏地立刻離開,並說服自己「美咲看起來沒有任何的反應」,清楚顯示即便是女性,也難以清晰分辨性暴力的型態──僵硬而失語也是一種受害者反應;最後,她還被這些男大學生說服,沒有自行離開的美咲是「自願留下」,如果她站出來多說什麼,就會成了性暴力事件相關人。

這個故事裡,我們讀到各種荒謬:

  • 性暴力在這些優秀男孩口中只是一個遊戲;
  • 跟男友拍親密照的女孩就是不自愛,被性羞辱剛好而已;
  • 會和男人一起喝酒、晚上走進男人房間的女性,憑什麼因為胸部被摸就生氣?突然翻臉是把男性耍著玩吧;
  • 就算這些男孩的行為有錯,但女人錯更多,因為女人「引誘」男人犯錯──所以現代男人真倒霉,要小心碰不得的女人,在這個必須取得女人同意才能摸奶的年代,男人過得太戰戰兢兢了!
  • 女人不都應該紅著臉、露齒微笑、掩飾痛苦並且屈身承受嗎?
這本書越讀越煎熬,姬野薰子的文字殘酷無比,逼我們承認,就算犯罪,前途光明的東大生的未來,還是比爛大學的女大生更重要,國家更需要這些聰明有辦法的男人。

書末姬野薰子寫下了耐人尋味的一句話,「有這種大學才會出那種學生!」究竟,是有東大才會有這些自認高人一等的學生?還是,眾人眼中的垃圾大學才會產出「自以為是」的女大學生, 導致一群優秀的男孩遭受「無妄之災」?

作者最後還是不給大仇得報的痛快,因為「壞人受懲罰」的情節太不現實,唯有美咲所提出的和解條件能讓我們略感寬慰,她要這些男孩退學,讓他們失去合理化自己暴行、造就他們高人一等感覺的東大生光環。

故事停在這裡真是太好了。雖然是改編真實事件,但作者無意譴責所有男性,她想傳達的正是美咲的要求──如果不能發自內心尊重他人,當剝去包裝自己的外在條件時,自己也不配被尊重。

若想平復讀完《誰叫她是笨女人》的鬱悶心情,我想只有《與其事後越想越氣,不如當場這樣反擊》做得到。

與其事後越想越氣,不如當場這樣反擊:別把所有不對勁都當成過度反應,認清似是而非的性別誤區,一招反制歧視與偏見,鬼島女性走跳江湖必練的「語言防身術」!

與其事後越想越氣,不如當場這樣反擊:別把所有不對勁都當成過度反應,認清似是而非的性別誤區,一招反制歧視與偏見,鬼島女性走跳江湖必練的「語言防身術」!

把這兩本書放在一起讀的我,不時思考,如果美咲先讀了這本書再遇到翼、再去參加那場聚會,她和那些男孩的人生會發生什麼改變?當整個社會忙著讓被害人反省自己是否做錯什麼時,更該合力讓加害人每次開口都羞愧到無地自容吧。

男人可能無法想像,女人成長過程中會在各種正常或奇怪的場合被冒犯,家族聚會、班級活動、職場升遷、情感關係等等,就連搭計程車都可能被司機數落太晚回家。真的有不少男人會因為對方是女性,而表現出不同態度(而且往往不是好的那種)。然後女人還要先懷疑自己是否反應過度、對方是什麼意思?再說服自己一笑置之,繼續扮演識大體的女人。

無論你是什麼性別,《與其事後越想越氣,不如當場這樣反擊》提供的「語言防身術」都很好用,例如一臉嚴肅的問「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沒想到你的想法這麼老派。」、「我沒有生氣,只是想問清楚。
問到對方啞口無言後,再補一句「看來這個問題對你來說太難了。」若是對方輩分比較高,無法回嗆,就皺著眉頭說「會說這種話的男人真不少。

還有幾個不用多加練習就能說出口的「語言防身術」:

1. 明菜回應法:用大量的刪節號讓對方意識到說了不應該說的話,例如被問到何時才要結婚?就回答:「發生了很多事⋯⋯結婚到底是什麼呢⋯⋯
2. 愛迪生回應法:以充滿好奇的語氣問「為什麼男人做家事就是體貼?女人做家事卻不會被稱讚?為什麼?
3. 雞同鴨講回應法:對方炫耀自己買了賓士車,就問「賓士是德國車,那你對梅克爾有什麼想法?
4. 宗教回應法:被問是否想結婚,就說「不知道上帝會引導我去什麼地方。」
5. 法律防身術:如果是網路對話,留下截圖證據。

如果一時之間忘了這些防身話術也沒關係,只要求自己聽到任何覺得刺耳的話,就不要再笑了,那只會讓對方得寸進尺。我們常下意識的取悅別人,但有些人根本沒必要取悅,別讓自己踩進污水坑,請直視對方回問「這是什麼意思?」無論對方如何辯解或打哈哈,再補上一句「原來你是這樣想的。」就可快速結束話題。

當然,懂得這樣說話的女人一定會被酸「男人不喜歡太強悍的女人」,請帥氣回答「我也不喜歡那樣的男人」,然後拿出手機玩遊戲。俐落乾脆的說話方式,可以省去許多麻煩,場面尷尬又如何,別忘了,是對方先讓你尷尬的!

作者還提到,習慣博取男人歡心的女性,其實並非公主型女性;反而是直爽、能和男人互開黃腔的女人,她們找到一種更容易在父權社會生存的模式,把自己和男人同化,這樣的女性就算朋友和下屬與她們討論性騷擾困擾,她們第一反應可能是說你太大驚小怪、不要破壞團體和諧,把已經陷入困境的女性更加逼入絕境。可是這種價值觀正好讓男人漁翁得利,因為男人最害怕的就是女人團結起來譴責性別歧視和性暴力。

各位男性啊,2024年就要來了,女人被你們說的話激怒,不是反應過度或情緒化,更不是月經來了、步入更年期;我們只是跟著時代進步了,所以我們必須讓開口就性別歧視與性騷擾的人懂得閉嘴。每個人都不應該貶低他人,也要拒絕被他人貶低,社會才能繼續改變呀!


誰叫她是笨女人【第32屆柴田鍊三郎賞得獎作品】 (電子書)

誰叫她是笨女人【第32屆柴田鍊三郎賞得獎作品】 (電子書)

與其事後越想越氣,不如當場這樣反擊:別把所有不對勁都當成過度反應,認清似是而非的性別誤區,一招反制歧視與偏見,鬼島女性走跳江湖必練的「語言防身術」! (電子書)

與其事後越想越氣,不如當場這樣反擊:別把所有不對勁都當成過度反應,認清似是而非的性別誤區,一招反制歧視與偏見,鬼島女性走跳江湖必練的「語言防身術」! (電子書)



作者簡介

女性主義者實在沒有力氣去呵護父權玻璃心,因為力氣要用在坦誠地接受自己。
_____
作家、生產改革行動聯盟常務監事。
曾任報社記者,現為「半媽半X」自由文字工作者,育有一狗二孩三貓,
關心兒童與動物的權益與未來生活環境。
著有《迎向溫柔生產之路》繪本《一百萬個親親》
合著《餐桌上的真食:用腦決定飲食風景,吃出環境永續 《遜媽咪交換日記》《億萬年尺度的臺灣》《晨讀10分鐘:酷少年故事集》


OKAPI專欄【繪本告訴你怎麼教小孩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二二八專題│因為不想忘記,我們用不同的方式訴說

距今76年前的二二八事件,與隨之而來的恐怖時期,許多當年被掩蓋的故事一一被出版傳播,成為人人可見的著作。有從歷史角度探討、用攝影方式記錄,或用漫畫娓娓道來,不同的媒介帶我們重回深入那個年代。

118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