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博客來偵探社

其實,不是只有被害人才是被害人──關於《死刑犯與三個女人》

  • 字級



在那些駭人聽聞的連環兇殺案裡,主角往往都是那名如同怪物般的殺人犯。我們好奇、痴迷地看著那些相關報導、書籍、電影、紀錄片,乃至於 Youtube 上一支又一支的刑案介紹影片,試圖了解究竟是什麼樣的人,在怎樣的成長環境與動機驅使之下,化身為和我們不同的異者,犯下天理不容的罪行。

而在故事裡可能成為另一個焦點的,是被害人。有時,某些報導與評論會試圖站在高高在上的位置,逐一指出被害人犯下哪些錯誤,導致引火自焚,彷彿一切只是某則給小朋友看的寓言,非得要有個高瞻遠矚的人,為大家指出某些具有教誨性質的寓意才行。

但有時,我們之所以會受到被害人的故事吸引,其實是出自一種驚駭不已的恐懼,明白我們也有可能在沒有任何緣由的情況下,也不幸變成被害人,因此讓這種惶惶不安,與同情、氣憤、哀傷等情緒相互交融,共同形成壓在你心頭上的沉沉重量。

丹妮亞.庫嘉夫卡(Danya Kukafka)的犯罪小說《死刑犯與三個女人》Notes on an Execution),不僅精準掌握這種讓你心生共鳴的複雜情感,同時也神奇地另闢蹊徑,讓中文書名中的「三個女人」成為故事主角,而她們並非加害者,甚至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被害人。

更準確一點地說,在通常的同類作品裡,像是這三名女人的角色,往往會被放在最不起眼的角落,純粹作為推進故事的工具存在。然而,當你翻開這本《死刑犯與三個女人》,便會因她們的故事而被提醒:一樁悲劇往往比我們所能看見的還要影響深遠,就連源頭,也未必真有什麼黑白分明的善惡對錯。

《死刑犯與三個女人》作者丹妮亞.庫嘉夫卡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Danya Kukafka(@danyakukafka)分享的貼文



《死刑犯與三個女人》的故事在第二人稱與第三人稱的敘事手法中交錯推展。

第二人稱的部分,主要描述連續殺人犯安索,於死刑執行前12小時裡的經歷。故事透過「你」的觀點,把讀者與安索放在同一個位置,最後使這些章節彷彿成為接連不斷的捫心自問,既反映出值得同情的兒時陰影,卻也展現出放縱般的自我沉淪,讓我們一面以這種方式「體驗」安索的悔恨,同時感受到他努力為自己找遍各種理由與逃脫方式的執迷不悔,將黑暗且幽微的矛盾人性,栩栩如生地傳達到讀者心中。

巧妙的是,庫嘉夫卡雖然以這種方式將讀者拉進安索的思維裡,也同時以刻意模糊的手法,處理安索在某些時刻的心理狀態與行為動機,最後既把這些問題拋給讀者自行思考,讓這些並未言明的部分,就此成為故事真正的主角──也就是那三名女人內心痛苦與困惑交織的黑暗源頭。



這三名女人與安索的淵源,全部始於不同的年代,同時也展現出女性可能遭遇到的不同困境。

1970年代的菈凡德,是一名家暴受害者,年僅17歲便生下安索,並由於丈夫的關係,長期與社會隔離,雖然好不容易揭露了丈夫的行為,卻為了讓孩子能得到更好的生活,忍痛選擇消失,期盼孩子能被正常人家收養。

菈凡德的故事巧妙將「邪教」操縱人心的技巧,與家暴行為劃上等號,在將範圍縮至一個「小家庭」後,使那些身體與心靈均慘遭囚禁的相關描述,更容易叫人共鳴。就連她那因為愛而離開孩子的行為,使她受盡心靈折磨,書中形容,這份愛如同鹽一般的苦鹹。

1980年代的薩菲,曾與安索在同一個寄宿家庭渡過一小段成長歲月。一開始暗戀安索的薩菲,由於目睹「某個事件」,就此安索成為她陰暗回憶的夢魘。經過時間流逝,那股恐懼才隨著羞恥與憤怒,轉化為一股推動她前進的恨意,讓她決定成為警察。

在薩菲的故事裡,我們能看到她發現安索與幾樁命案的關聯後,試圖找出真相的經過,也能看見她努力跨越性別歧視與官僚文化,如何在警界奮鬥,過程中不僅始終以主動的姿態迎向一切,也不斷與內心的矛盾及困惑展開一次次的爭鬥。

至於1990年代的海柔,則是安索前妻珍妮的雙胞胎妹妹。早在她第一次見到安索時,便知道這個未來的姊夫大有問題,只是由於她與姊姊之間,揉合了愛、嫉妒與佔有慾的複雜情感,才使她一直將此事埋藏在記憶深處。

多年後的悲劇發生,使她覺得自己不再是完整的個體,墜入深不見底的痛苦,雖然她曾在姊姊需要幫助時伸出援手,卻懊悔自己做得不夠多,甚至應該更早提出警告。最後,她以被害者家屬之姿,成為了另一個層面的被害者。



這三個角色的觀點,讓我們察覺安索在她們心中,早已成為深淵般的存在,讓人望進其中,只有一片巨大而空洞的黑暗,將所有光亮吸收進去,任憑你如何叫喊,聲音也只能在其中迴盪反彈,無法掙脫而出。更讓人惶惶不安的是,我們甚至還能從菈凡德、薩菲與海柔的故事裡,想像得出若是在現實世界,她們說不定還會被某些人指控需要為事件負起一定責任,認為她們的決定若是有稍許改變,一切或許就有轉機。

但這種站在高位檢討被害者的說法,再荒誕不過。

庫嘉夫卡在《死刑犯與三個女人》帶來的,除了拓展了對「被害人」的狹隘定義,也像在我們面前描繪一片下著雨的湖面,每個雨滴的漣漪,都與其他無數個漣漪交互影響,透過根本沒有對錯可言的連鎖反應,形成我們稱之為「社會」的光景。

每個雨滴都是各自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對於善與惡、愛和恨的不同定義。於是,《死刑犯與三個女人》既帶我們用特寫方式窺見這些雨滴如何落下,更以廣角的視點,讓我們看見那些複雜難解的人性與社會問題,並在情感上成功觸動了讀者。讀完全書,心湖裡的那場雨依舊繼續下著,縱使移開視線,雨聲還是綿延不絕,如現實一樣,成了註定永不停歇的,眾聲紛雜。


死刑犯與三個女人(作者親筆簽名扉頁版)

死刑犯與三個女人(作者親筆簽名扉頁版)

死刑犯與三個女人

死刑犯與三個女人



劉韋廷
曾獲聯合文學短篇小說新人獎,譯有《蝙蝠》、《午夜4點》、《險路》、《終端人》、《穹頂之下》等小說,曾任雜誌總編輯,文章出沒於各大媒體。
粉絲專頁:史蒂芬金銀銅鐵席格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世界月經衛生日 讓我們從歷史、文化、醫學等面向好好認識月經(與子宮)

幫月經取各種代稱、拿衛生用品遮遮掩掩、各種因為忌諱所以月經來不能參加的活動......直到今日,「月經羞辱」還是藏在我們的生活中,不管男女老幼,我們都有必要更了解月經。

289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