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博客來偵探社

反轉再反轉!是連續殺人犯真的蒙冤,還是高明的心理操控?──讀《死刑之病》

  • 字級


櫛木理宇小說死刑之病》曾改編電影《殺人結業弒》(2022年)。


他對於不同的人而言,是不同的角色。他是個演員、騙子、小偷、殺人犯、心機者、跟蹤狂、萬人迷,聰明卻用錯地方,因此在劫難逃。
我認為即使是泰德本人,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麼樣的人。
──《我身旁的陌生人:連續殺人犯泰德.邦迪的成魔之路》(2008)

存在主義的鼻祖、丹麥哲學家齊克果在經典著作《致死之病》(1849)指出,「絕望是無藥可救、致人類於死的疾病,甚至連死亡也無法擺脫。」用現代觀點解釋,齊克果的絕望是指人「迷失自我」,忘記了真實的自己。他當時建議以虔誠信仰基督教來治病,若套用到現在,可衍伸為我們需要找到自己願意相信、想要奉獻一生的事情,來度過有意義的人生。

如果說絕望這種病會導致精神的「死亡」,那麼又有什麼可怕的「疾病」會導致人類的「死刑」呢?日本作家櫛木理宇的《死刑之病》(2015)便以書名致敬齊克果,展開引人入勝且結局衝擊的犯罪懸疑故事。2022年由名導白石和彌搬上大銀幕,勇奪該影業公司自製作品的史上最佳票房;她的另一部傑作《鵜頭川村事件》(2018)也由 WOWOW 拍攝為連續劇

致死之病:關於造就和覺醒的基督教心理學闡述

致死之病:關於造就和覺醒的基督教心理學闡述

死刑之病

死刑之病

電影《殺人結業弒》改編自《死刑之病》


2012年,櫛木理宇以《超自然研究會》獲日本恐怖小說大獎「讀者獎」出道(KADOKAWA主辦,2019年起與「橫溝正史獎」合併為「橫溝正史推理暨恐怖大獎」)。櫛木分享,能獲獎就是不以傳統恐怖小說來參賽,而是設計出帶有恐怖元素的青春小說,讓讀者不僅僅是被故事嚇到,還能對角色產生共鳴。《超自然研究會》系列被評價為「日本恐怖小說的首部校園青春作品」,目前已推出21集,累積近兩百萬冊銷量。同一年,她的《紅與白》也從1423篇投稿脫穎而出,奪得集英社「小說昂新人獎」,以雙料得獎者之姿活躍文壇。

櫛木的作品經常深入描寫人性黑暗面,並保有娛樂性表示,她說自己更擅長《紅與白》這種「陰暗」風格。筆者相當推崇她早期代表作《寄居蟹之女》(2014),她描繪女性偏執、病態等負面情感的功力,堪比桐野夏生

超自然研究會 1

紅與白

寄居蟹之女(全)

寄居蟹之女(全)

櫛木理宇曾在採訪中說,自己對社會心理學很有興趣,將創作視為映照社會病理的鏡子,藉由光怪陸離的故事反映社會死角中被忽略的問題。確實,她有許多作品改編自真實事件,但並不是針對單一事件進行回溯,反而是較少見的手法:將案件當成「靈感」,藉由部分與事件相似的劇情,探索人與社會、個體與群體發生了什麼「錯誤」,一步步鑄成悲劇。

《寄居蟹之女》改編自北九州監禁殺人事件,但操控家人、逼使家人互相殘殺的「操控者」並非現實中的男性,而是女性;《鵜頭川村事件》像是常見的「封閉村落」家族內鬥,櫛木參考了童年目睹聯合赤軍虐待背叛的同胞屍體的記憶;《虜囚之犬》(2020)描述囚禁大量女性、把她們當成「狗」凌虐,參考美國的蓋瑞.海德尼克事件,這名殺人魔在地下室折磨殺害多位黑人女性,並堅稱自己是跟她們組成一個「快樂的大家庭」。

高度的致鬱性和黏膩的不快感,是閱讀櫛木小說的必然滋味。筆者認為她的作品在剖析社會病理的宗旨外,可分為兩大類型:1.封閉空間的扭曲關係、2.探討連環殺手的成因。前者在《寄居蟹之女》有淋漓盡致的發揮。現代都會關係疏離,「家庭」成為最重要的人際交往場所,但也往往是一個封閉的密室,裡頭的運作邏輯,外界不易看清也難以理解。一旦有人懂得掌握權力與規則,就會形成重重束縛與詛咒。這種悲慘的密室不僅限於家庭,《避雷針之夏》(2014)裡實行「村八分」的極限村落、《少女葬》(2016)中貧困青少年無處可逃的 Share House 等等,櫛木對於陰鬱世界的塑造手法總令筆者讚嘆不已。

虜囚之犬

避雷針之夏

少女葬

至於推理迷看到「探討連環殺手的成因」,多少會冒出問號。沒錯,歐美常出現的反派明星連環殺手,在日本並不多見。比起「名偵探」,這種角色並不那麼受到日本讀者喜歡。也難怪《死刑之病》文庫版坦言:「本書出現的美國風格連續殺人犯在日本是少見的,可能會感覺在設定的真實度方面稍嫌不足。」那麼,為什麼櫛木理宇會挑戰這塊吃力不討好的領域,甚至在與電影導演的對談中強調這本小說是她的「集大成之作」?

「我在當上作家以前,有十年的時間都在經營介紹連環殺手的網站。我本來就喜歡這個主題,家裡堆滿了相關資料,但是我的出道作卻與這無關,直到我現在寫作水準提升,才終於能夠寫出《死刑之病》,它對我來說就是作家的集大成!」說來奇妙,櫛木30歲前忙於工作,某日高燒休息,拿起柯林.威爾遜(Colin Wilson)《現代殺人百科》(The Encyclopedia of Modern Murder著魔似地一口氣讀完,也產生了要記錄殺手事蹟的念頭。回首過去,她認為若不是花了許多時間經營網站、練習文筆,也沒辦法奠定參加小說獎的基礎。而創造出戰後最兇惡殺人魔「榛村大和」這個融合各種要素的角色,就是她理想的主題。

《死刑之病》裡,曾經是資優生的筧井雅也,考試失利淪落到三流大學的法律系就讀,從父親的驕傲變成敗家子僅一線之隔。鬱鬱度日的他某日收到榛村大和的來信,此人被指控犯下24起謀殺,但在警方起訴有罪的9起命案中,榛村只認罪前8起,堅稱第9件是冤罪,希望雅也幫忙重新調查,證明他的「清白」。為什麼榛村會找上自己呢?小時候雖然跟對方有交集,卻沒有特別的交情,自己更不具備找出真相的財力與影響力啊......

雅也好奇地閱讀國內外連環殺手資料發現,第9件命案的手法確實與先前嚴守規則的榛村這類「秩序型殺人犯」有明顯差異,有另一個兇手逃過法網嗎?懷念著「特別的自己」的雅也接受了請求,開始造訪過去與有交集的長輩,聆聽他們口中的榛村。他也在拘留所與榛村多次會面的過程中,漸漸被榛村魔力的話語所吸引,重新對自己燃起自信──

在主角調查陳年舊案的緊繃氛圍中,懸疑的謎團與灰暗的人性逐漸明朗化。故事中也埋藏巧妙的誤導和伏線,營造出乎意料的逆轉結局。《死刑之病》維持典型的櫛木理宇風格,關於連環殺手的研究更是讓人眼睛一亮,因為過去台灣引進的作品鮮見日本連環殺手題材,櫛木引用的吹上佐太郎勝田清孝大久保清小平義雄等距今有點歷史的殺人魔資訊,讀來特別長知識。

之所以在本作開啟連環殺手的研究世界,其實扣回創作宗旨:櫛木認為,連環殺手是社會病理的縮影。日本歷史上少,但不表示不存在,大正時期的吹上、昭和經濟成長期的大久保、平成不景氣時期的酒鬼薔薇聖斗,他們的犯罪動機都深受時代影響。於是,櫛木細膩地對照舊時日本人性格,重建榛村大和的生平、嘗試刻畫邪惡由何而生。

小說中將榛村大和比喻為「日本的泰德.邦迪」──英俊瀟灑、風度翩翩卻殺人不眨眼。讀者若打開同理心來看,生長在三餐不繼、被周遭霸凌的環境、受虐造成腦部損傷,或許也很難不走歪,更何況榛村具有心理病態人格。他童年時心理被徹底扭曲,戴上假面具生活後便難以回到正軌。

除此之外,櫛木更認為「時代不好」也占了重要因素。

「該怎麼說好呢……像當時大和同學家那樣的單親家庭,可以說是掉進了社會福利的漏洞吧。當時的社會對弱勢族群還不夠有同理心,能注意到這種家庭的人也很少。在這種不幸的狀況下,大和同學和他媽媽幾乎被淹沒,沒人看見。」昭和晚期的非都市地區,行政機關效能不彰,民眾仍停留在泡沫經濟弱肉強食的思維,沒有對智能障礙的單親母親伸出援手;鄰里仍分不清管教與虐兒的差別,導致大和不斷遭受母親男友的暴力對待(甚至性侵);往後純樸鄉民對背負少年犯前科的他警戒心不足,無意為大和打造了有利的連續殺人環境。作者藉由關係人拼湊起失落的圖像時,會發現真相就是「每一個人都必須為鄉愿、袖手旁觀所催生的巨惡負起責任。」

邦迪最令人震驚的事蹟是,即便罪證確鑿、身處獄中,仍有許多迷戀他的女性認定其無辜、還與他私通生下小孩。也就是說,邦迪在囚牢內仍然能操控、玩弄他人,這個特質啟發了作家湯瑪斯.哈里斯(Thomas Harris)創造出「漢尼拔.萊克特」這位虛構文學的頭號人魔,也為《死刑之病》奠定最關鍵的核心謎底──主動接觸雅也的榛村大和究竟目的何在?他如何運用話術,推動雅也做出他理想中的「選擇」?

讓我們再回到齊克果,小說開頭一無所有的雅也正處於「迷失自我」、接近絕望的狀態,這是最危險、最容易被趁虛而入的時期。別忘了他開始接觸、認同的榛村本質有多噁心?榛村唯一信奉的價值,就是虐殺少年少女來享樂,也是注定致他於「死刑」的「絕症」。而藉由洗腦精神不健全的年輕人,他能夠將名為「死刑之病」的病毒,感染到對方身上──原來,連環殺手真正的恐怖之處,在於他們本身就是一種毀壞秩序、玷汙人心的「疾病」。櫛木理宇想要描繪的是「以犯罪形式顯現的社會病理」。她的結論是,殺人魔就算被處決,邪念價值觀的「病毒」仍會殘留世間,無聲地感染自我不堅的人走上歧路。



死刑之病 (電子書)

死刑之病 (電子書)


作者簡介

台灣犯罪作家聯會成員,百萬書評部落客,日韓劇、電影與足球專欄作家。本業為製作超過百本本土推理、奇幻、愛情等類型小說的出版業編輯,成功售出相關電影、電視劇、遊戲之IP版權。並擔任KadoKado百萬小說創作大賞、島田莊司獎、林佛兒獎、完美犯罪讀這本等文學評審,興趣是文化內涵、社會議題的深度觀察。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為什麼我們喜歡看詐騙的故事?

    從《創造安娜》、《Tinder大騙徒》到各種離奇的詐騙犯罪,在經過串流平台的包裝後大受歡迎,但當我們看這些騙人與被騙的故事時,我們真正想看的是什麼?而這類影片是否只是幫助騙子們獲得更多關注?

    1404 0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為什麼我們喜歡看詐騙的故事?

從《創造安娜》、《Tinder大騙徒》到各種離奇的詐騙犯罪,在經過串流平台的包裝後大受歡迎,但當我們看這些騙人與被騙的故事時,我們真正想看的是什麼?而這類影片是否只是幫助騙子們獲得更多關注?

140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