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充電5分鐘5-Minute Reading

厭世哲學家/除了「豁達超脫」與「冷漠逃避」,你還可以這樣面對「逝去」──讀《悲痛:關於生命逝去的哲思》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如何面對生命中必然的消逝?

印象很深刻,大約在六歲左右,我在某個電視廣告中看到「日落」的畫面,夕陽逐漸下山,接下來的畫面是一片黑暗。當時內心突然浮現一股悵然、失落的感受,雖然無法用言語形容,但這種感受一直存在我的心底,揮之不去。

每一天都會有日落的時刻,每當我意識到這件事,總會有些難受。對於那些匆匆流逝的時光,我無法阻止或挽留,只能眼睜睜看著時間一去不返;小時候的我或許已約略意識到,世間的一切人事物都會隨著時間不斷變化,然後消逝。萬事萬物,終將歸於空無——包含我自己在內。

隨著年紀漸長,我經歷了許多不同的學習階段,也經常搬遷到不同的地方生活。人生確實就像車站一樣,不斷地送往迎來,所謂「樂莫樂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別離」,認識新朋友固然欣喜,但面對親友的離去,或生離或死別,總令我深陷悲痛之中,難以承受。

我是一個敏感多情的人,對於身邊的人事物,往往投注過多的感情,故而特別難以接受人事物的離去與消逝。除了深陷悲傷,我還經常痛苦地沉思:為何世間有這麼多的離合聚散?究竟有哪些人事物是我可以留得住的?如果萬事萬物終將消逝,我又該如何面對如此無奈的人生?


▌從「逃避悲痛」到「理解悲痛」

有一段時間,我以為最好的應對方法就是效法莊子的精神。據我所知,莊子是古代對「死亡」進行過最深刻思考的哲學家之一,莊子曾說:

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莊子.大宗師》)

這段話的意思是:宇宙賦予我形體,給了我生命去勞動,讓我老了得以退休,最終讓我死亡以安息。宇宙既然完善了我的生命,也必將完善我的死亡。

莊子認為,人生有一個從「生」到「死」的過程,這一切本來都是宇宙在行程表上已然為我們預定好的、安排好的,是「自然」的現象;就像我們到餐廳點了一個套餐,這個套餐裡就是有生也有死,我們不能像小孩子一樣無理取鬧,要求隨意替換或拒絕套餐中的某個內容。因此,我們不該逃避死亡,反而還要順其自然地擁抱它,才能成為真正成熟、有智慧的人。

在理智上,我知道莊子說的確實有道理;然而在情感上,卻始終難以達到那樣高超的境界。每當我深陷悲痛之中,總是提醒自己要效法莊子精神,用超脫、豁達的心境來面對,但我實際上根本無法做到,甚至因此養成了「逃避」的心理——既然我無法超脫,那乾脆以麻木、冷漠的態度來面對,假裝自己根本不在乎他人的離別或逝去。我知道,這樣的做法雖然有點偏差,但至少能有效減輕心中的痛苦。

原本我以為這已經是人生無法解決的困境,但我很幸運地接觸到了當代哲學家邁克爾.喬比(Michael Cholbi)《悲痛:關於生命逝去的哲思》一書,此書是我目前所見最全面、最深入地剖析「Grief」的著作。(Grief,悲痛,或譯喪慟,指人因喪亡而引起的心理反應。)

悲痛:關於生命逝去的哲思

悲痛:關於生命逝去的哲思

作者Michael Cholb現為愛丁堡大學哲學系教授及系主任

這本書不是羅列一些故事或格言以慰藉讀者的心靈雞湯,而是一本嚴肅的「哲學」著作。作者明確地告訴我們,此書並非針對「正處於」悲痛狀態中的人們而寫的,如果期待能透過此書以療癒心中的悲傷之情,其實是緣木求魚;這本書的任務是清清楚楚地告訴讀者「悲痛」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如果我們能透徹了解「悲痛」的起因、過程與意義,或許就能以更理智而清醒的態度來面對生命中無法避免的離合聚散。也就是說,這本書更像是一部「自救指南」,主要是針對那些期待能以理性思維來應對人生困境的人們而寫的。

對我而言,此書最大的價值就是讓讀者了解:除了「豁達超脫」與「冷漠逃避」之外,面對生命中無可避免之悲痛,我們其實還有第三條路可以走——就是去認識它、分析它、理解它,然後冷靜而客觀地接受它,並且將它轉化為心靈成長的養分


▌「悲痛」是心靈成長的養分

無論在東方或西方,哲學家們對於「悲痛」往往是採取貶抑的態度,認為人類不可沉溺在悲痛之中,否則可能會對身心靈有害;《悲痛》作者卻提出迥異的思維,他認為「悲痛」其實是人性最可貴的表現形式之一,適當的悲痛經驗不僅是符合道德的,也有益身心健康。作者先釐清「悲痛」的起因,分析其本質,然後指引讀者如何面對悲痛,方能從中獲益,使悲痛不只停留在悲傷與痛苦的層次,而能升華為心靈成長的養分。

作者在第一章藉「我們為誰悲痛」的提問,使讀者發現:我們不只為身邊親近的人逝去而悲痛,我們也可能會為那些素未謀面,或只在電視上、演唱會上見過的偶像明星而悲痛,此外,我們也可能會為仇人的死亡而感傷不已。

該如何解釋這種現象呢?作者認為,會引起我們悲痛的對象,其實是那些對於我們如何看待自己及生活具有影響力的人,因為我們在那些人身上投以相當多的關注,他們實際上已經融入了我們的自我認同當中,成為我們身心靈的一部分。因此,當他們逝去時勢必會對我們的自我認同產生影響,有時甚至是天搖地動的。

在釐清了「悲痛」的定義之後,作者進一步分析人們的悲痛心理,作者認為悲痛的本質是「我們與死者的關係,無法再跟死者生前那般完全不變地持續下去,由於對象的逝去,我們被迫改變自己與死者之間的關係,因而引發一連串對於未來的疑問:在對方逝世之後,我們的日子該怎麼過下去?這同時也是在質疑自己:如今我們的生活核心不見了,那我們以後會變成什麼樣子呢?——就是這些亟具不確定性的疑問,造成了我們心靈的痛苦。

分析至此,「悲痛的意義」便呈現出來了。在作者的分析中,「悲痛」的本質是自我認同的危機,而換個角度看,危機便是轉機;作者認為,悲痛是讓我們意識到對方到底有多麼重要的契機,當我們在悲痛之中回顧自己與對方的關係時,往往能夠去修正或調整自己與其他重要之人的關係。因此,「悲痛」並非如一般人所以為的負面情緒或負能量,換個角度看,「悲痛」其實是迫使人們重新調整生命敘事的重要動力之一,對於未來具有積極指引的作用

讀畢此書,內心豁然。儘管生命中充滿了各種無可奈何的逝去,敏感多情的我,依舊會為了這些逝去而沉溺在感傷之中,但現在我理解了悲痛的意義,不會再逼迫自己超脫或遠離悲痛,而是懂得如何在悲痛中調整生命的方向,將悲痛轉化為心靈成長的重要養分。

 

悲痛:關於生命逝去的哲思 (電子書)

悲痛:關於生命逝去的哲思 (電子書)



作者簡介

佛系男,宿命論者,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致力於古代典籍之細讀及思想重構,現任職高中國文教師。
生長於雲林鄉村,活動不出彰雲嘉地區,到臺北就學後才開了眼界,接受各種思潮與學潮之洗禮,胸懷更加開闊。雖然喜歡城市繁華精彩的生活,但內心卻嚮往鄉村的樸實安定,總是依違於「入世」與「離世」的兩難困境,最終在《莊子》與陶淵明詩文中找到精神安頓的方法。
著作:《厭世講堂:顛覆人生的十堂莊子課》
FB專頁:厭世哲學家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有些事情,比見鬼還可怕

好比無法翻身的貧窮、不快樂的婚姻、痛苦的工作、穩交多年後出現的第三者......

201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