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花公園」這看似公園的名稱,是日本新一代恐怖小說家的名字,他熱愛恐怖小說,陸續接觸了貴志祐介、三津田信三、朱雀門出等恐怖大師的作品,也立志要寫恐怖小說。《刺骨之痛》是他在台灣出版的第一部作品,原本在網路上刊載時掀起熱潮,最後擴寫並修訂成書出版。
《刺骨之痛》的主角「我」是一名整形外科醫師,平常最喜歡蒐集怪談,也談到自己看過許多精采的作品,像是恆川光太郎、平山夢明、道尾秀介等人的作品,與作者本人的經歷不謀而合。但「我」談到了他最喜歡三津田信三的「幽靈屋敷」系列作品,喜歡「介於虛實之間」的故事,這不禁讓人產生了一股期待:所以《刺骨之痛》這個故事會怎樣發展呢?
「我」開始蒐集怪談,起始於漫畫家提供給他的幾則故事,但漫畫家在提供完這些內容後,卻主動斷聯,彷彿消失。書中出現的大量文本,乍看是毫無關係的怪談集合,但漸漸隨著「我」的深究會發現:這些故事竟慢慢串聯在一起,而且不斷出現相同的元素、類似的場景,雖然風格迥異卻暗藏深意的傳說。一開始出現的怪談,就是那些網路上常見的、看起來像編造的內容,邊看還會邊覺得:「這到底哪裡恐怖了?」恐怖作品往往毫無邏輯,經常會出現一些為嚇人而嚇人的東西,比如突然響起的恐怖歌謠、陌生人的胡言亂語等等。然而在《刺骨之痛》中,每出現一個新的怪談,就增添了一些能夠證實傳說的元素。讓這些原本看似無中生有的虛幻,逐漸成了有實感的恐懼。
「我」原本只是在爬梳自己有興趣的怪談,不管是從網路上聽來,從朋友處得知,或者是主動蒐集的資料,卻發現這些故事隱隱產生關聯:漂亮的女性、缺手斷腳的身體、有錢人家、蛇的形象、宗教,每個怪談或多或少都出現一兩個這樣的內容,而當某個傳說裡的角色突然被證實是真實存在的人物,怪談便不再只是怪談,反而像是某種可以推測或推理的事件。滲入了真實的要件,彷彿可以解答這一切異象,加上「我」一開始曾強調自己最喜歡三津田信三的故事,會讓讀者忍不住懷疑,這難道是可以推理及釐清的作品嗎?
每次閱讀恐怖小說總會有一種感覺,就是主角們為什麼都「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那些不該犯的禁忌、不該涉足的場所、不該流傳的言語,總是有人不相信而以身犯險,讓人感到緊張萬分。不過人總是有好奇心,當主角隨著考察而漸入險境,把自己捲入傳說中的當下,正在閱讀的讀者,大概也會開始煩惱,是不是在這個瞬間,自己也變成了怪談的一部分,接著感到恐懼而疑神疑鬼。書中也有一個角色提到「夜路走多了遲早會碰到鬼」、「不找死就不會死」,令人不禁會心一笑。
然而這本書最值得一讀的部分,正是主角在爬梳怪談與查核事實的努力,以及不管多麼怪誕的事件發生,他都仍要找出源頭的堅持。不管是一開始從網路蒐集來的故事,或後來充滿各種歷史的查證,作者不僅僅只是寫出怪談的一種樣貌,而是以各式各樣的形式去陳述傳說,網路傳言、歷史文本、旁人引述,甚至是親身經歷。這不僅僅是一篇長篇小說,每拆解一個短篇故事,會赫然驚覺作者以極為精巧的設計,在鋪陳這一整段過程,以及書寫出各種樣貌的怪談,逐漸模糊了主角在這些傳說的虛幻,以及他所體會的現實。
在某些篇章中,會不斷重複著某個聲音,亦會逐漸令人產生幻覺,似乎側耳傾聽就能聽見那樣的嘈雜,大量的狀聲詞的顯現,更是讓人驚恐不已。另一個讓人害怕的,則是出現在故事中女子唱誦的歌謠,那些支離破碎的語句究竟蘊含了什麼詛咒?以及書中怪談出現的七個關鍵字,看似毫不相干卻又暗示著故事的發展。「我」藉著那些詞語,抽絲剝繭出「傳說」的共通性。到了最後,「我」逐漸迫近怪談的真相,可是那真的是真相嗎?又或者是因為閱讀太多相關資料,看到太多異象,而不斷出現幻覺?
整個故事呈現著「裡」與「外」的呼應,「我」聽來的、查來的故事,以及「我」當下遇到的體驗,以個人興趣去進行的行為,認為自己沒有碰上怪事的鐵齒,恰恰正是恐怖故事裡最常見的一環。從看似三流的網路報導到煞有其事的歷史紀錄,作者呈現出他書寫怪談的功力,及對於常見恐怖小說套路中的融會貫通,並收束成一個完整的探索歷程,在每個章節埋下的伏筆,也不忘在後面的篇章加以運用與回收,甚至會讓讀者心生疑竇,忍不住回頭去翻閱那些可能的線索。
以一個新人作家的恐怖小說作品來看,蘆花公園無疑呈現了他過去大量閱讀的累積,並加以運用在自己的故事裡,以細緻的描寫與豐富的想像力,構築出屬於自己的恐怖意象。而書中的諸多場景更是充滿戲劇效果,不僅是前面提及的聲音的描寫,對於人物形象刻畫,及他們的動作反應,都有詳盡的敘述,足以讓讀者快速想像出生動而恐懼的畫面。對於在意謎題的讀者,也不忘要釋放足夠線索,勾住你我的好奇心。
讓人非常期待,他下一本作品會寫出什麼樣的故事呢?
作者簡介
部落格:https://twinsyang.net/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twinsyangblog/
延伸閱讀
回文章列表